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作者:蔡恭撰文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26cm 页数: 207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92.2(7.2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323520
  • 条形码:9787550323520 ; 978-7-5503-235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本书特色

祝渭洋,江山人,1942年出生,1955年开始学习画画,1983年加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1989年加入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同年被评定为“工艺美术师”职称。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装饰画研究会会员、衢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996-2002年任理事)、江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996-2003年任江山市文联委员、美协主席)、衢州书画院特聘画师、衢州市浙西书画院画师。本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人生经历和学艺生涯,生动地呈现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一生。通过文字和艺术作品,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时代风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内容简介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由三大版块组成,**个版块主要介绍了传主祝渭洋的家族情况、童年经历、学画历程、知青生涯等;第二个版块介绍了祝渭洋的艺术,包括油画作品、钢笔速写、工艺美术作品、展馆及旅游项目设计;第三个版块是传主祝渭洋的年谱。通过三个版块的介绍,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人生经历和学艺生涯,生动地呈现了艺术家祝渭洋的一生。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目录

引子
一、祝氏家族
二、多灾多难的1942年
三、颠沛流离的童年
四、与画结缘
五、知青生涯(上)
六、知青生涯(下)
七、时来运转
八、美术作品
九、美术作品(续)——写实钢笔画
十、题材与风格
十一、工艺美术作品
十二、展馆及旅游项目设计
祝渭洋年谱
展开全部

情倾故土:艺术家祝渭洋评传 节选

一、祝氏家族 据祝氏族谱记载:“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阿,食邑济南府禹城县,即邑号为国,其后以国为氏。” 东晋时,祝巡以功封护国上将军、信安侯。大兴三年(320),祝巡奉召迁镇龙丘(今浙江省龙游县);太宁元年(323),诏安营衢州,是为衢州祝氏族祖。 祝巡的八世孙祝辂(字殷初),曾任南朝萧齐殿中侍郎、太尉。因不满朝中奸佞专权,辞官迁居今江山市郊西山梅泉。 祝巡的十五世孙祝其岱(字东山),为唐初宿儒,学界称其“诗无邪思,文有卓识,气浩词严,一扫当世芜秽之习”,曾被朝廷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内翰检讨,因不满武则天专权,坚辞不就,隐居江郎山,设馆讲学。祝其岱为郎峰祝氏始祖,其后裔徙布江山及外地者达39个支系。 至南宋,郎峰祝氏已有20余人中进士。其中祝允哲(1069—1142),任武翊卫大制参,曾北上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父子被陷害入狱,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祝允哲却上《乞保良将疏》,愿以全家70余口保岳飞无罪,并请斩误国奸臣。后被贬,悲愤而亡。 据20世纪90年代调查,祝氏为江山市第七大姓,计21334人,分布于大溪滩、王村、赵家、上余等13个乡镇、60个行政村。其中,赵家乡885人,陈村363人。 赵家乡陈村西垄自然村(今属双塔街道陈村)就是祝酒洋的老家。其曾祖父祝万春(字华年)是清未秀才,懂地理,好诗书,乐善好施,民国时期,曾主持祝氏等多部族谱的编纂工作。 祝渭洋的祖父祝庭献(字理一,号奇吾),自幼熟读诗书,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级师范农业专修科(今南京农业大学),后回乡创办西垄初级小学。 祝渭洋之父祝维良(1911—1982)毕业于县城文溪高级小学,14岁进清湖镇周恒裕布店当学徒,三年后出师,当伙计。他勤奋好学,机灵勤快,办事千练、负责,深得老板和账房先生(相当于经理)喜爱。21岁时,祝维良得亲眷资助,娶清湖镇社屋底毛文萃17岁次女毛鹤仙为妻。毛鹤仙(1916—1952),初小毕业,机敏、贤惠,是位贤妻良母型的家庭妇女,生育四男两女,依次为亚英(女)、鹏常、渭洋(朋训)、瑜英(女)、鹏杭、鹏村。 二、多灾多难的1942年 在1942年,对于浙西边陲江山这个山区小县而言,众多平民百姓还缺乏“公元”的概念,他们在当时及后来的一段时间,均称这一年为民国三十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两场灾难,一为天灾,二为人祸。 四五月间,“大水进城。城郊陈家安、乌龟塘等处房屋尽塌,溺毙人畜甚众”。6月,大暴雨,江山港双塔底*高水位90.76米(吴淞基面)。*大洪峰流量4900立方米/秒。 查阅《江山市志》,水位90.76米是有记载以来的*高纪录,如今70多年过去了,一直未能突破。同一部志书记载,洪峰流量4400立方米/秒为五百年一遇,4590立方米/秒为千年一遇。很难想象,超过千年一遇的洪峰,铺天盖地而来是何等模样。 也就是这一个月,伴随千年难遇的洪水而来的是日本侵略军。6月10日,日军攻占江山,至8月23日弃城东撤,铁蹄蹂躏江山75天。有关史料记载:被杀害百姓1081人,被掳失踪3850人,强奸、轮奸妇女200余人,烧毁乡村民房44638间,掠夺耕牛3762头。这75天,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死尸腐烂的气息。 天灾人祸,水深火热,空前绝后。 就在这一年的11月20日,祝滑洋出生在江山县清湖镇社屋底。 社屋底今属清湖一村,位于清湖街区的东北部,为农业与商业的交接地带。 如今的清湖,不过是个小集镇,当年却是京(城)福(州)古驿道上一个繁忙的商埠,是钱塘江上游,进福建的*后一个可通行大航船的码头,是来自京杭大运河船舶的东南端终点。 《读史方舆纪要》载:“凡浙入闽者,由清湖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南至浦城县城,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中间二百余里,皆谓之仙霞岭路(今称仙霞古道)。”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版)载:“清湖镇,在浙江江山县南十五里,为浙闽要会。……官置浮梁(浮桥),以济行旅。商务为全县中心,繁盛胜于县城。” 清代刘侃《渡清湖》诗称:“十里城南路,舟车此地纷。虹桥收浙雨,驿路入闽云。” 1942年5月14日,10万日军沿富春江、浙赣铁路、曹娥江三路南下。28日,金华、兰溪沦陷。6月3日,江山县政府颁发疏散令,强制疏散城区居民、物资。10日,江山沦陷。 P1-4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