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6.0(6.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032840
  • 条形码:9787552032840 ; 978-7-5520-328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内容简介

1204年,以收复耶路撒冷为名的十字军改道东罗马,攻陷君士坦丁堡,大肆烧杀抢掠,将这个古老的东方都城洗劫一空。这是君士坦丁堡有史以来的抢先发售沦陷,也是东罗马帝国固若金汤的神话抢先发售破灭,由此这个强大的帝国被划开了一道口子,内忧外患沿着撕裂的创口汹涌而入,很终覆灭了整个帝国。 那么,这次东征为何更改路线?是威尼斯总督的有意为之?还是教皇的暗中决定?抑或是十字军将领的突发奇想?再或者其实是各方力量的博弈共谋… 而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又有什么样的含义?是一个帝国的式微?还是一种文明的衰落?抑或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再或者实际是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目录

前言/ 001

**章 概述:12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规模、形势和政府组成/ 001

第二章 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与帝国的衰落/ 011

第三章 北方入侵与帝国的衰弱/ 038

第四章 帝国内部动乱与其衰落/ 050

第五章 十字军与帝国的衰落/ 094

第六章 帝国的衰弱与西方的入侵/ 110

第七章 1200年君士坦丁堡的形势/ 145

第八章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180

第九章 到达威尼斯/ 197

第十章 征服扎拉/ 208

第十一章 阴谋/ 213

第十二章 从扎拉到科夫岛/ 240

第十三章 从科夫到君士坦丁堡/ 246

第十四章 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出逃与伊萨克复位/ 257

第十五章 进攻、占领、洗劫君士坦丁堡/ 285

第十六章 拉丁皇帝/ 308

第十七章 结论/ 318


展开全部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节选

第五章十字军与帝国的衰落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对帝国的衰落有非常大的影响。当撒拉森人、突厥人不断入侵并对帝国造成影响时,西方对伊斯兰教的前进警惕起来。虽然教皇曾召集基督教的贵族们,拿起十字架,但是以教皇为首的这种运动事实上一直属于自发性质的。**次十字军东征是*成功的,但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十字军历史学家米肖(Michaud )把它比作共和国运动。**次东征的成员充满了宗教热情,这成为军队纪律的基础。 十字军与帝国合作中的困难 东方的皇帝们一开始时非常高兴地想要利用西方的这次东征来打击与基督教世界的共同敌人。我考察了**、二次十字军东征对帝国的影响,发现小亚细亚塞尔柱人是西方士兵们碰到过的*厉害的敌人。1137 年,皇帝约翰积极参与十字军运动,夺取了好几个城池。他的目的是把安条克变成对抗伊斯兰教的阵地,但是东西方教廷不久就表现出互相嫉妒的情绪。约翰认为那些从撒拉森人手里夺过来的城池,都被帝国的人占领了,而这些地方应该归他统治。这干涉了在教皇宗主权领导下建立一个基督国的计划。因此,东西方士兵们对彼此的征服行动都分外忌妒。教皇自然站在拉丁士兵这边。1137 年,教皇下令如果约翰仍然坚持占领安条克以及十字军夺取的领土,所有承认他权威的人们就离开君士坦丁堡。 但是,帝国的皇帝还想继续获得十字军的支持,在曼努埃尔的统治时期,帝国的教会寻求教皇和西方基督徒的帮助。曼努埃尔对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殖民区偏爱有加,特别是1166 年,他不断试图建立一个联合基督教会,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旧罗马主教的权威,这表明这位有能力的皇帝想利用西方这次伟大的宗教运动。但是两种教会的敌对情绪太强烈,两支军队也无法和谐相处。东西方基督教会在几百年里的隔阂越来越大,东罗马教会接受的教育程度很高,经常思考哲学和神学问题,而西方教士更重视基督教的扩张,而非具体教义。东方教士把自己称作东正教,西方则称自己为天主教,名称上的不同表明每个教派的倾向不一样。迪恩·米尔曼(Dean Milman )说,东方创立信条,西方创立教规。东方忙于思考,西方忙于实践。东西方教廷不断出现分歧,天主教与东正教发生了分裂。 十字军宗教精神的衰落 12 世纪后半叶,曾经是**、二次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动力的骑士精神和宗教狂热在西方迅速消失。西方的贵族中开始形成一场在国内谋求官职的运动,这个风气蔓延到了英格兰。在约翰时期,这场运动在拉尼米德(Runnymead )产生了持久的利益关系,西方的男爵们与反对无能君主的人民达成一致。早期十字军战士尽力实现的崇高理想,在圣路易时期曾得以复兴,但如今已大多被遗忘。戈弗雷以后的那些十字军战士曾经梦想建立一个基督王国,虽然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戈弗雷肩背十字架,来表示对上帝所受苦难的敬重之情,他抑制欲望,在救赎中与上帝融为一体。对于我们来说,耶路撒冷是一个古城,不管是看作圣城还是当作考古的目的地,我们都可以从马赛乘船到达,也可从加法坐火车到达。但是,对于12 世纪的基督徒来说,耶路撒冷的距离非常遥远,而且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这里到处都是遗迹和圣物,是当之无愧的天国耶路撒冷。在实际行动中,十字军帮助西方年轻的国家摆脱公国的枷锁并吸收了东方的文明,他们考量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封建领主之间的争吵。 十字军阻止了西方文明的具体化,他们保持着一种理想,期待有一位正义的、和平的国王统治国家,在这样的国王统治下,战争、流血、残暴等这些十字军在自己人民中发现的半开化民族般的状态都会终止。因为在西方国家中,十字军战士们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气息,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也赋予了西方文学诗歌动力。 12 世纪末,十字军的崇高理想终结了。西方各国准备收获自己付出努力后的果实,发展民族生活、艺术以及文学。十字军精神虽然还存在但已经没有了新鲜感,每次当基督军队想向撒拉森进攻时,他们的兴趣却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宗教精神,也逐渐失去自发性。 十字军与罗马人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方人不断接触东罗马帝国居民以及其他拜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占庭的统治者。安娜·科穆宁、后来的尼基塔斯、提尔的威廉以及维尔阿杜安的威廉等其他当时史学家的作品清楚地体现出西方人的不同。西方人相对来说比较野蛮,他们攻入并摧毁了精致的文明城市。东方和西方在美德与邪恶方面各有明显的特点,与十字军所感、所言、所行相对应的不仅仅是文明,还有奢华以及拜占庭宫廷的残忍与虚伪,这些经历与英国人在远东宫廷的经历相似。十字军粗鲁、放荡、喝得大醉,他们有时还很虚伪、残忍,但与拜占庭相比,十字军的虚伪与残忍就像把一个普通的英国士兵与东方*糟糕的君王一贯表现出的特别残忍、狡猾和虚伪相对比一样,前者远比不上后者。十字军战士有着宗教信仰,有了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他们在做事的方式上坚信自己在完成上帝的职责,因而他们倍感鼓舞,他们厌恶说谎、懦弱和残忍,因为那是罪恶的。西方的宗教虽然有大量的迷信,但也赋予了一种责任感。对于十字军战士们来说,东方的宗教不仅有大量迷信,而且没有道德。东方教会的*大缺陷就是对人生的影响非常小。东方人对道德漠不关心,他们带着嫉妒对*后选择的东正教保持着戒备。拜占庭的人们愿意花时间来讨论无名者的贡献,对信条中某句话的意义或者一项仪式进行争论,他们的智慧有时就消磨在这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上了。与在本加利(Bengalee )的英国士兵相比,西方的十字军战士受不了与希腊人的辩论。尽管拜占庭人想用滔滔不绝的话语欺骗十字军,但十字军却能看到本质,辨别出真假。十字军有时会失去耐心,当他们看到对手试图用言语蒙骗时,就会大胆地告诉对方他们不会上当。十字军认为,他们比拜占庭要强大得多,无论在财富还是在学识上,他们都鄙视后者。但是,拜占庭人也把对方视作野蛮人,虽然他们承认在体力和能力上十字军比他们强,但却认为十字军是无知、狂热的。 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了。但把原因归咎为新罗马帝国的敌视和干涉是不公平的。 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士之间的问题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于1147 年,分别由士瓦本家族的**位国王康纳德(他也是罗马帝国的西方分支的士瓦本皇室的创立者)和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率领。十字军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因为此时东罗马要比西方更热衷于抵制、击退伊斯兰各族的进攻,所以他们邀请十字军参与抵抗。康纳德和曼努埃尔进行联姻,期待能互相援助,协同作战,但是他们却又彼此嫉妒,再加上家族内部纷争,这二人之间的问题很快就表现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军队进入巴尔干半岛而不引起不满是不可能的。曼努埃尔的信使估计有9 万十字军战士跨过多瑙河,拜占庭的军队立即接应他们,帝国这么做的目的是检查一下十字军的人数是否符合进入的条件。但是,这支部队与当时的其他军队一样,士兵们都是远道而来,军纪涣散。很多朝圣者跟随康纳德,但他们很难管理。至少目前东方的朝圣者们是*放纵的。如果大批战士没有钱,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抢夺,军中的那些朝圣者准备洗劫经过的地区。另外,当地居民也抬高物价,想尽办法去欺骗十字军战士们。康纳德和曼努埃尔尽力维持秩序,但都无济于事。那些被抢掠的行省,不久之后就成为敌对势力。保加利亚人和帝国的其他臣民开始进行报复。康纳德的一个亲戚在亚得里亚堡的修道院被拜占庭士兵杀死。康纳德当时已经离开那里两天了,于是他派了一队人马,在他的侄子著名的“红胡子”腓特烈带领下,讨伐凶手,焚烧了修道院,拜占庭军队受到攻击,杀了几个人。但帝国军队要阻止这次报复行动。该事件使两军交恶。*后,十字军到达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在都城外行动就像要攻入敌军一样。拜占庭的贵族和商人在城外的城堡遭到洗劫。在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后,由于十字军管理不善,以及这次冒险本身存在的困难,他们开始遭遇一系列严重的灾难。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国度,由于把这个地区的人民当作敌人来对待,所以十字军寻找补给非常困难。夏季在这里行军,士兵们容易患上疟疾,这让他们难上加难。当十字军不能征服伊斯兰的时候,他们早就在内部做好了准备,要征服基督徒,可不幸又降临到了希腊人的头上。 路易七世领导的十字军与康纳德的军队在尼基塔斯会合了。但是法国军团的敌对情绪一点儿也不比条顿军团的少。路易发现皇帝曼努埃尔的属下抢的东西并不比康纳德的士兵们抢的少。据说,路易用强有力的手腕平息了骚乱。一旦发现士兵抢夺东西,严惩不贷。有的被判处刖足、断手之刑。王公贵族们发现路易的军队比康纳德的军队更具有十字军精神。路易阻止出现像康纳德军队的情况,不让大量朝圣者和追随者加入军队。尽管这样,路易向君士坦丁堡进军也面临困难。路易的军队对希腊人表现出极端的敌对情绪,这种情绪越演越烈,*后十字军拿起武器准备进攻。他们在都城外安营扎寨。当西方的基督徒们听说曼努埃尔已经与科尼亚的苏丹达成协议,他们非常震惊。联盟者叛变了基督的事业。我们假设美国南北双方纷争的唯一起因就是奴隶制,北方的唯一目的就是解放奴隶,而英格兰却与南方联盟,我们从现在这个时代那些正直诚实的人们的情感出发,去判断法国十字军的感受,就不难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法国十字军召开会议,表达了他们强烈的耻辱感。朗格尔主教提议在夺回基督圣物之前,应该先惩罚君士坦丁堡的敌人。他们又进行了精心的商议,结果所有的怒骂、屈辱以及主教和同僚的说辞*后都没有达成结果。法国贵族们宣布他们作战的对象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是为了保卫耶路撒冷,惩罚异教徒,所以摧毁基督城市不是他们要做的事。 法军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的领地进发。但是士兵高烧、粮草缺乏、道路破坏严重,导致行军放缓,很多患病的士兵被抛弃,损失大量人员。路易带着军队从安塔利亚向安条克进发,有七千人留在原地。他们从海边向安条克进军,很多人丢掉了性命,造成了灾难性的结果,只有几名信仰伊斯兰教的得救了。 十字军失败归因于帝国 路易、康纳德和耶路撒冷的鲍德温一起试图进攻大马士革,但彻底失败。人们对这次十字军东征寄予厚望。西方两个大国做了大规模的准备。*后,可怕的疾病以及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人们的心为之一沉。西方把此次失败归咎于东方基督徒的分裂,谴责分裂者背叛了基督去支持神的敌人,与突厥人、撒拉森人结成联盟,击败基督的事业。西方士兵军纪涣散、互相嫉妒等这些原因被统统忘掉。东罗马皇帝与非基督徒联合的变节行为更加深了西方的偏见,激起西方反对希腊人叛变的情绪。西方把随后不断传来的恶果都归罪于东方的异教徒般的分裂。

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作者简介

埃德温·皮尔斯(Edwin Pears),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者,专长于有关十字军、中世纪时期希腊和拜占庭历史方面的研究。代表作有《攻陷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希腊的毁灭和君士坦丁堡被占领》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