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小时候

小时候

作者:琦君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1cm 页数: 262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4(7.0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小时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213689
  • 条形码:9787570213689 ; 978-7-5702-136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小时候 本书特色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白先勇 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美好的写给青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林海音 《读者文摘》转载琦君的文章,总有二十来篇,她成为作品*常为《文摘》转载的中国作家。 ——林语堂之女 琦君散文是诗化散文的典范。 ——王鼎钧 读琦君的文章,会很容易的进入琦君那个和乐敦厚的东方世界。 ——隐地

小时候 内容简介

时光飞逝,而童心永不会老去。 本书是《琦君散文精品集》(4卷)之一,以童年、童心、童趣、童真为四个侧面,精选琦君散文中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代表篇目,如 《桂花雨》《金盒子》《青灯有味似儿时》等名篇。其散文善于从日常生活和平凡小事中挖掘素材,以生动传神的细节描摹和诚挚温润的干净文字表达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这种毫无距离感的写作风格和永恒的人生主旨,为中小学生写作及阅读提供了极好的范本,也为塑造青少年的纯正品格提供了范本。 一本好书,有如一滴雨露,映照大千世界,滋润干涸心灵。读琦君的书,正有此益。

小时候 目录

**辑 童趣:金盒子 / 001
母亲的书 / 003
妈妈,我跌跤了! / 009
“哈背牛年” / 012
妈妈炒的酸咸菜 / 020
妈妈罚我跪 / 023
万花筒 / 028
爸爸教我们读诗 / 031
新春的喜悦 / 035
金盒子 / 038
小小颜色盒 / 044
小瓶子 / 048
春节忆儿时 / 055
压岁钱 / 072
乞丐棋 / 080
下雨天,真不好 / 083
儿时不再 / 090

第二辑 童年:粽子里的乡愁 / 095
爷爷的味儿 / 097
尝新 / 100
看咸鱼 / 104
吃大菜 / 107
头发与麦芽糖 / 112
萝卜大餐 / 116
桂花卤·桂花茶 / 118
粽子里的乡愁 / 123
春酒 / 127
梦中的饼干屋 / 131
香菇蒂 / 135
红豆糕 / 141

第三辑 童心:桂花雨 / 145
寂寞童心 / 147
桂花雨 / 149
关公借钱 / 153
阿喜的花篮 / 156
不倒翁 / 160
坑姑娘 / 164
魔笔 / 167
孔雀错了 / 170
木鱼的故事 / 173
玳瑁发夹 / 176
玻璃珠项链 / 186
幼儿的心愿 / 191
变戏法的老人 / 193

第四辑 童真:青灯有味似儿时 / 197
捉惊 / 199
幼儿看戏 / 203
一撮珍珠 / 206
小羊 / 209
**次坐火车 / 211
别针风波 / 219
青灯有味似儿时 / 224
童趣 / 234
菜篮挑水 / 236
蟹酱字 / 239
大红包 / 244
猫债 / 247
妈妈,让鸽子回家 / 252
猪年感怀 / 255

展开全部

小时候 节选

母亲的金手表 母亲那个时代,没有“自动表”、“电子表”这种新式手表,就连一只上发条的手表,对于一个乡村妇女来说,都是非常稀有的宝物。尤其母亲是那么俭省的人,好不容易父亲从杭州带回一只金手表给她,她真不知怎么个宝爱它才好。 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会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母亲就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眯起(近视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您不上发条,早就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但我也不敢说,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里左照右照一阵又脱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们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种保证,一份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宝爱金手表的心意。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我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宝贵的纪念品啊!”因为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就由同学介绍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就会看着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的。 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身体不太好。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个月薪水就买了一只手表,要送给母亲,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那时正值对日抗战,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默默地逝世了。 这分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我含泪整理母亲遗物,发现那只她*宝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因为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手表早就停摆了,母亲也弃我而去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忍心去开发条,拨动指针。因为那究竟是母亲在日,它为她走过的一段旅程,记下的时刻啊。 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只让宝贵光阴悠悠逝去。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中,竟不曾好好把握一分一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定步子向前走。 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开紧起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有韵律的嘀嗒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我把从上海为母亲买回的表和它放在一起,两只表都很准确。不过都不是自动表,每天都得上发条。有时忘记上它们,就会停摆。 时隔四十多年,随着时局的紊乱和人事的变迁,两只手表都历尽沧桑,终于都不幸地离开了我的身边,不知去向了。 现在我手上戴的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不锈钢自动表,式样简单,报时还算准确。但愿它伴我平平安安地走完以后的一段旅程吧! 去年我的生日,外子却为我买来一只精致的金表,是电子表。他开玩笑说我性子急,脉搏跳得快,表戴在手上一定也越走越快。而且我记性又不好,一般的自动表脱下后忘了戴回去,过一阵子就停了,再戴时又得校正时间,才特地给我买这个表,几年里都不必照顾它,也不会停摆,让我省事点。他的美意,我真是感谢。 自动表也好,电子表也好,我时常怀念的还是那只失落了的母亲的金手表。 有时想想,时光如真能随着不上发条就停摆的金手表停留住,该有多么好呢?

小时候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以散文写作著称。其散文获中山文艺创作奖、金鼎奖等各种奖项,代表作有《桂花雨》《青灯有味似儿时》《三更有梦书当枕》等。小说代表作为《橘子红了》。散文《桂花雨》《春酒》等数十篇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并被译为美、韩、日文等。其散文以至纯至美之笔,写至真至善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