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参差集

作者:杭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2.6(9.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参差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39158
  • 条形码:9787559639158 ; 978-7-5596-3915-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参差集 本书特色

我有一个梦想:是希望考古所见的美好,真正能够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1.《参差集》的作者杭侃先生曾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法人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主要的科研领域集中在宋元明考古、佛教艺术、古代建筑、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2. 《参差集》一书为作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包含了多个篇论文,这些文章写成的时间跨度很长。其中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以便读者查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参差集》一书为方便读者阅读和收藏,采用了145mm*210mm的小开本,以及圆脊精装的装帧方式,封面书名部分使用烫漆片的印刷工艺。

参差集 内容简介

本书文字简炼,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的普及考古文博专业知识,使广大读者能学习掌握一定的考古文博信息。全书共分为考古之思、从源到流、源头活水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多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都阐述了一个大众感兴趣的,有关考古学,博物馆学方面等问题。

参差集 目录

考古之思

003 “关”“扃”和“仓”“廪”

008 夏县东下冯的圆形建筑浅析

011 宋塔立面设计模数

015 胡同的本义

018 老北京的排水系统

025 中国古代城市的防洪排涝

036 大昌古城参观札记

040 地方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

053 古今重叠型地方城址工作的几点思考

066 龟卜与畲田

069 桃形饰物= 扇子?

074 大黑天与十相自在

——释读梁庄王墓中的藏传佛教文物

078 云冈头像辨伪

085 延兴二年交脚弥勒像献疑

093 武林旧事

101 天宝荔枝道与驿站系统

108 马车是西方传入的吗?

113 天马的诱惑

118 伯乐相的是什么马?

124 学问即使远在中国

133 历史时期考古大有可为

136 考古手工测绘的学与用

141 十年辛苦不寻常

——读王仁波先生主编的《秦汉文化》和《隋唐文化》

146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后记

150 夙夜孜孜沉潜贵,朝夕默默惟苦吟

——记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

157 博学而详说

——从《宿白未刊讲稿系列》看宿白先生的治学之路

171 宿白留下的考古学之思

从源到流

177 要关注生产性文化传承

181 活态传承需要普及和人才

185 激发内心的创造力

189 谁谓古今殊

——关于“源流运动”的思考

201 “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些思考

206 作为资源的文化遗产

209 从年度报告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问题

217 大遗址保护中的展示工作

220 公共考古学推动考古学发展

224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

227 我有一个梦想

232 考古,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源头活水

239 中国文明形成问题的一部新作

245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

250 补白之作

——读《7—14 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254 《武威行》导读

257 石窟寺考古报告的诸问题

——读《莫高窟形》有感

269 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

272 六千岁,正青春

——读《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276 《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专家推荐意见

279 《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专家推荐意见

284 读《第五次开始—— 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

287 读《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291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的展览

297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序

301 后 记


展开全部

参差集 节选

关作为动词“关闭”的意思大家都很熟悉,但关还可以作为名词,作为名词的关的含义,《玉篇》解释为“扃(jiǒng)也”。而扃是什么含义呢?《说文》对“扃”的解释是“外闭之关也”。按照《说文》的解释,“关”和“扃”都是“以木横持门户”,阻止人开门出入的门闩,所不同的是“关”是为防止外人进入,在建筑里面使用的门闩;而“扃”则是加在门扇外面的门闩。所以《吕氏春秋??君守》中说:“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这里的“闭”也是门闩的意思。《管子??八观》里面就说:“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有良货,不能守也。”这里的“关闭”连用,皆指从内部插在门扇上的门闩,而不是动词的“关闭”意。 但是,作为门闩的关和闭,仔细区分还是有所不同的。“关”经常用于大门,如城门之上,这样的门闩自然体量大而分量重,《吕氏春秋??慎大览》里面说孔子很强壮,可以“举国门之关”;《汉书??杨恽传》记载汉昭帝死前“曾有奔车抵(触)殿门,门关折,马死而昭帝崩”;这里的“关”都是指大门上的门闩。“闭”作为门闩解释的时候是短小的门闩,所以常用于小门之上,这种区别实际上还保留在今人的语汇中,正因为关、闭作为门闩时有大小的区别,所以我们平时才说关门(指大门)闭户(指小门),而不说闭门关户。 “关”因为是大门的门闩,因此,后来被引申指在来往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关隘、要塞,如函谷关、嘉峪关等等。而“扃”在《集韵》中又解释为“鼎扃”。“鼎扃”就是穿到鼎耳间用来抬鼎的木杠,不会很长,所以用到门上指“短关”,与“闭”相似, 只是和闭有门内使用还是门外使用的差别。“扃”是用在门扇外面的,所以又可以用于箱柜之类的闭锁,如《酉阳杂俎??语资》中有“见草中一柜,扃锁甚固”。 “扃”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它和关、闭的区分今人也不再在意,但是,它们的区分对于我们研究文物,甚至是考证题材还是有所帮助的。比如四川彭县出土的一方汉代画像砖,画面右方一个老人匍匐在地上,他的手中持着一根鸠杖,中间一个人正拿着一个盛器往老人面前的口袋里面倒米,画面左面席地而坐的那个人应该是会计一类的记账人员。画面上的建筑物建筑在台基之上,门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扃”的形象。建筑上还有用于通风的气楼。所以,有的专家把这幅图考证为“养老图”是正确的。这种“扃”的形象,在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也能够看到。由于仓廪之类的建筑里面用于储藏实物,没有必要在门扇里面设置门闩,而需要的是从外面封门的“扃”,所以,汉代文物上所见有扃的建筑,可以判断为作为储藏使用的。现在所见文章中对这种类型的建筑也多考证为仓屋,这样的考证没有大错,但是如果再仔细区分一下的话,仓和廪还是有区别的。四川彭县出土的另一方汉代画像石上刻画了一幅“舂米图”,图上方的建筑为干栏式建筑,日本著名的正仓院采用的就是这种干栏式建筑,因为干栏式建筑下部通风状况较好,用于仓储建筑是合适的。但是,既然是“舂米图”,那么这幅画面上的建筑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廪, 也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廪。仓是收藏脱过粒的谷物的, 廪则是收藏舂出的米的。《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疏:“蔡氏云: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者也。”所谓夫人亲舂不过是象征性的,但这却说明了“廪”里收藏的是脱过壳的谷物。 现在再看养老图,图中的建筑如果仔细区分的话,也应该称为廪,因为老人是很难有体力再去舂米,不可能将谷子领回去。领回去的,应该是从廪里储藏的米。 这里的米,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狭义上稻米的米。在古代,凡是去壳的粮食都称作“米”,这一点《正字通》讲得很清楚:“凡脱肤壳者,如菰、菱、莲、茨之类皆曰米。”《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粟米之出入。”疏:“黍、稷、稻、粱、瓜、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廪里的米是可以拿来直接做饭的,所以古代常用“廪食”这个词,《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廪食”就是由国家粮库供给粮食。科举时代秀才有多种名目,其中资历较深的叫“廪生”,“廪生”是“廪膳生”的简称,即由府学、县学供给衣食的官费生员的意思,供应的主要是米。

参差集 作者简介

曾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法人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挂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考古、佛教考古、文化遗产学。先后发表《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论文四十余篇,出版有《东京梦清明上河图》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