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作者:金荣权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89.7(7.6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73043
  • 条形码:9787520373043 ; 978-7-5203-730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内容简介

淮河流域界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由于淮河的整体长度与长江和黄河相比并不算长,加上历目前黄河曾夺淮入海,所以淮河流域在文化地理上丧失了其独立性,淮河以北地区大多都归于中原文化或黄河文化,而江淮之间的文化往往被划入长江文明之内。同时,淮河流域又与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吴越文化区、楚文化区产生交叉与重叠,因此淮河流域的文化区又常常被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和楚文化所分割。正因如此,淮河流域文化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基础与空间基础。近20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新材料尤其是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使淮河文明越来越被历史研究者所关注,于是淮河流域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的说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接受。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目录

绪论
一 远古部族、族群与华夏民族
二 淮河流域与淮河的南北过渡特征
三 先秦族群迁徙与淮河流域的族群演化
四 淮河流域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

**章 淮河流域旧石器时期文化
一 淮河上游旧石器时期文化
二 淮河中游及安徽江淮之间旧石器时期文化
三 淮河下游旧石器时期文化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淮河上游的族群迁徙与文化融合
一 裴李岗文化在淮河上游的生存与传播
二 屈家岭文化的北渐
三 大汶口、龙山文化的西进
四 多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第三章 新石器时期淮河中游族群迁徙与文化交流
一 以蚌埠双墩为代表的淮河中游早期地域文化
二 裴李岗文化与后李文化在淮河中游的交会
三 大汶口-龙山文化向淮河中游的拓展
四 凌家滩文化与史前东夷文化的关系
五 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北上
六 结论

第四章 新石器时期淮河下游族群演化与文化交流
一 特色本土文化之一:泗洪顺山集文化
二 特色本土文化之二:淮安青莲岗文化
三 贾湖族群的东迁与北辛文化的形成
四 大汶口文化的南移与刘林、大墩子文化的形成
五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五章 从神话传说看淮河流域早期族群的迁徙与融合
一 从伏羲、女娲神话的演变看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二 神话传说中的帝俊与早期的越人和东夷族群
三 炎黄之争与炎黄二族向中原与淮河流域的迁徙

第六章 东夷族群与东夷文化
一 夷与东夷
二 东夷族群的形成
三 东夷族的演化
四 “东夷”“淮夷”与“南淮夷”之关系

第七章 秦人的西迁及其早期历史
一 关于秦人的族源
二 秦人在春秋以前的演化
三 秦人西迁历史探考
四 小结

第八章 祝融八姓的演化及其在淮河流域的活动
一 淮河流域的妪姓后裔之国
二 淮河流域的曹姓后裔之国
三 淮河流域己姓的番国
四 祝融八姓的其他后裔在淮河流域的迁徙与兴亡

第九章 “夷夏之争”与夏人的东迁及对淮河流域的影响
一 鲧放羽山与夏族的**次大规模东迁
二 “羿代夏政”与华夏之争
三 夷夏之争与岳石文化的衰落
四 夏王朝势力向淮河流域的拓展与文化交流

第十章 商族的起源、发展与商王朝向淮河流域的拓展
一 关于商族起源的几种观点
二 商族的起源与发展探考
三 商王朝对淮河流域的统治与文化传播

第十一章 周代淮河流域主要诸侯国简述
一 姬姓诸侯国
二 姜姓诸侯国
三 祝融八姓后裔之国
四 赢姓诸侯国
五 偃姓诸侯国
六 其他诸侯国

第十二章 周代淮河流域族群融合
一 肢解族群而淡化其集体记忆
二 采用怀柔之术而笼络“异族”人心
三 以夷夏杂处之法实现族群的渐融
四 以武力征伐以实现兼并式融合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楚人的北进与淮河流域族群的演化
一 楚人的族源与楚国发展史
二 吴楚之争与春秋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
三 楚人对淮河流域的统一促进了族群的融合

第十四章 周代淮河流域的文化融合
一 中原宗周文化对淮河流域的影响
二 吴、楚文化的交流与淮河流域文化的融合
三 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的族群融合与文化交流

第十五章 周代淮河流域文化激荡与诸子思想的发展
一 儒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的产生与发展
二 道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的产生与传播
三 黄老之学的兴起和其与淮河流域文化的关系
四 全球视野下的驺衍大九州观念

第十六章 先秦淮河流域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一 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主源文化
二 先秦淮河流域文化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 作者简介

  金荣权,男,1964年生,河南商城人,信阳师范学院教授,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有2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新华文摘》等报刊复印或转摘。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屈宋论考》《中国古代神话流变与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神话稽考》《周代淮河上游诸侯国研究》等,其中《周代淮河上游诸侯国研究》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