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坛书苑忆往录

文坛书苑忆往录

作者:倪斯霆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坛书苑忆往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6306268
  • 条形码:9787556306268 ; 978-7-5563-062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坛书苑忆往录 内容简介

  一本回忆和集纳现当代文坛名家轶文的著作。《文坛书苑忆往录》共收文章47篇,内容均为作者亲身经历,即具有历史现场感,又极具揭秘性。既是对当代文坛及出版业史实的拾遗补缺,又是研究现当代文学及出版的**手资料,并配有作者及同事拍摄的当年大师们的各类生活照片数十帧(均属首次面世)。《文坛书苑忆往录》具有大量文坛耆宿及名家的短文、书画及史料、照片等,均为首次以书稿形式面世,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和研究价值。近40年后的今天,随着众多大师的先后逝去,这些史料便显得弥足珍贵。

文坛书苑忆往录 目录

一份记录“文坛春光”的读书小报
难忘王愿坚的“军礼”
未收入孙犁任何文集的“新春寄语”
梁斌字画引来《红旗谱》出版“内幕”
方纪的《来访者》当年为何引“争议”
冯骥才的“逸文”与“趣谈”
端木蕻良这样防止写作“陷入
张赣生是民国通俗小说和戏曲美学研究的开拓者
张孟良自述如何从“我写我”到“我写他”
对韦君宜《回忆“天津书局”》一文的补正
韩映山情系“散文小开本”
滕鸿涛笔下的“天祥”旧书摊
“小彩舞”在其京韵大鼓选出版后的“爆料”
王学仲解读归国后因何再版《书法举要》
叶文玲的“记忆彩云”
电影《金沙江畔》作者陈靖将军谈“处女作”
苏金伞与塞风当年为诗集出版而“呼吁”
听严文井讲文坛“故事”
王子野评说年代初的出版业
柳萌“忘不掉”年代初的津门“书香”
浩然给我写来《我愿有颗忠诚的心》
柳溪谈《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写作缘起
岳野忆谢添导演电影《水上春秋》后的遭遇
顾城之父顾工**次创作很“危险”
吴祖光与新凤霞用字画为小报“庆生”
“悲剧”后的鲁藜“还是一匹老战马”
曹辛之有浓浓的“韬奋情结”
邵燕祥创作“变法”后再写新诗“致读者”
享受“创作与出版松时刻”的李霁野
石英忆“出**本书的时候”
我为丁玲的《中国》写“广告”
鲍昌漫忆与文学的“缘分”
袁静自揭“转行”科普童话的“秘密”
叶永烈被我“标注”成了童恩正
胡万春创作《苦海小舟》后的“随想”
柯原忆天津“黎明”前的《民生导报》
曹禺说“写《王昭君》交给我的任务”
胡絮青图解《四世同堂》中的“大儿”
程造之回忆上海“孤岛”时期的《地下》
**位用纯文学写”的郭秋良
沈从文在天津的“乞醯”之举
来新夏的记忆力
陈景春忆传奇小说《血溅津门》组稿经过
董延梅“忆旧”中的出版史料
“百花散文小开本”出版史实的披露
“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忆《童话》十年
我给出版社多位编辑开“专栏”
后记
展开全部

文坛书苑忆往录 节选

  《文坛书苑忆往录》:  一份记录“文坛春光”的读书小报  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艺术界破冰解冻,书刊出版业复苏返青。虽然春寒阵阵,但全国文坛书林万象更新的春天确实已然到来。以天津为例.那时文坛上,饱经磨难的老作家孙犁、梁斌、方纪、李霁野、鲁藜、王林、雪克、杨润身、袁静、柳溪、王昌定、鲍昌等纷纷复出;意气风发的新锐作家蒋子龙、冯骥才、航鹰、吴若增等,竞相亮相。而在出版业,除此前十余年仍保留建制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外,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新蕾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也于1979年或复社或新建。品种繁多异彩纷呈的津版图书因质高量大,更是受到时人热捧。  形势喜人也逼人,在当年已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全国文坛书林,尽管名家经典相继再版,新人新作层出不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在信息渠道并不发达的年代,如何让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能及时了解出版信息,快速便捷地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面对窘境,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辽宁等地的出版部门,率先办起了以介绍本版新书信息、推荐本版佳构为宗旨的“书讯”类小报,或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  受此启发,1979年7月1日挂牌并正式对外办公的天津市出版局,也准备创办一张以宣传本版书为宗旨的报纸。因为天津在当时已有六家出版社的基础上.已正式定于1983年再创办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及南开大学出版社,而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创办,也已被提上工作日程。如何将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十余家出版社的庞大出版物推向市场,并宣传津版重点书,已成为刚刚组建的天津市出版局的当务之急。而在当时,办一张“书讯”类报纸,已被全国图书市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此,出版局领导非常重视,局长孙五川亲自指定出版处干部王树人主抓此事。  王树人本身就是天津知名文学评论家,此前一直在从事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写作,因此他接到任务后热情极高,很快便将当时天津已有六家出版社的领导召集起来,研究落实。*终决定,成立由王树人任主任的编委会,六家出版社各派总编室负责人担任编委,并承担本社稿件的组织工作。编委会下设编辑部,负责具体稿件的编排和社外其他稿件的采编,同时也承担报纸的出版、发行业务。值得一提的是,王树人在此任上尽职尽责,事事亲为,这也为他几年后参与创办《今晚报》并出任副刊部副主任打下了基础。  1982年11月15日。经过一年多筹备,*终定名为《天津书讯》的报纸悄然面世。初为四开四版月报,旋改为四开八版半月报,全国公开发行。当年刚走出校门的我.不但阴差阳错间参与了这张传导“文坛春光”小报的创办,而且在此后的十余年,一直担任该报的记者与编辑。直至1996年春天,我被上级机关调到出版局出版研究室,做《天津出版史料》和《天津出版志》的写作与编辑工作,方才告别了服务14年的这张小报。至此,我结束了14年让我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因为我的青春年华整个献给了这张始终“名不见经传”但却留有“文坛春光”的小报。如今想来,这14年的时光,正是国家春回地暖、文坛万物争荣及个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它让我温馨,也使我亢奋,当然更令我难忘与怀念,这也正是促使我今日今夜追忆前贤写作此书之动因。  记得报纸创刊号推出前后没做任何宣传,只是请当时主管新闻出版的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牟闵撰写了发刊词,报头也仅是从公开出版的鲁迅手迹中的集字。但出乎意料的是,报纸发行两期后,迅速在文坛及各地读者中引发反响,编辑部收到了众多来信。其中*大的呼声便是希望多登些劫后余生老作家、老学者们的近况,以及他们新作出版的信息,因为那是一个崇尚偶像心有理想的年代。  受此鼓舞,报社决定在即将到来的1983年前两期,先刊发部分老作家的“新春寄语”。为了尽快组到稿件,我们首先拜访了此时已在全国文坛产生影响的冯骥才先生,请他为我们联系老作家。记得在天津长沙路冯先生那顶层逼仄的旧居里,冯先生在给本市几位老作家写过信后说:“你们的眼睛应该盯向全国,既要把天津的出版信息传递出去,又要将国内文坛的情况反映出来,这样的报纸才能在全国站住脚。现在‘凌汛’已过,全国文坛春色渐浓。我刚刚从人民文学出版社改稿回来,你们应该去北京采访这个社,在那里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春潮涌动。”  ……

文坛书苑忆往录 作者简介

  倪斯霆,著名民国北派通俗小说、民国报刊研究家、收藏家。从事民国通俗小说及天津近现代文学史、出版史、新闻史研究20余年,出版过《旧人旧事旧小说》《旧文旧史旧版本》等多部著作,并在杂志上发表过不少谈论民国通俗小说及天津文坛掌故的文章。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