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24cm 页数: 220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72129
  • 条形码:9787509672129 ; 978-7-5096-721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建立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核心, 在深入分析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及其治理改革进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国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发展与改革经验, 建立基于利益相关人视角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博弈模型, 详细分析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过程中政府、公益类事业单位和广大用户之间利益博弈过程和博弈结果。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目录

**章 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进展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历史沿革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发展历程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发展历程的特点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现状及问题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现状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的演进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不同阶段治理结构特点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总结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的现状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内外部治理结构现状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总结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的问题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体制内部改革动力不足
(二)“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政资不分”现象仍然存在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缺乏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四)社会治理主体实质性参与不足
(五)多元参与主体地位不平等
(六)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职能定位不明确
(七)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所有权虚化
(八)公益类事业单位资金和资源配置效率低

第三章 国外公共产品体制发展与改革
一、公共产品及其供给难题
(一)公共产品定义与特征
(二)公共产品供给难题
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一)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
(二)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
(三)公共产品的社会供给
三、国外公共服务改革实践
(一)国外公共服务改革的进程及典型模式
(二)典型国家公共服务改革进程及特点
四、国外公共服务发展实践的启示
(一)逐渐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
(二)发展多种组织形式的公共服务提供者
(三)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仍需政府主办
(四)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机构的监督与制约
(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
(六)逐步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七)把公共服务重点放在满足人民基本服务需求上
(八)加强培训,提高公共服务部门人员素质

第四章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博弈分析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利益相关人
(一)政府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
(三)社会公众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的博弈分析框架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的委托一代理博弈模型
四、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的博弈模型设定
(一)模型设定
(二)政府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目标函数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的基本博弈模型
五、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改革模型求解与分析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亏损补贴博弈基本模型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数量补贴博弈基本模型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服务及成本监督下的补贴博弈基本模型
六、不同补贴机制设计的比较分析
七、博弈结果在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应用

第五章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架构与原则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整体治理架构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外部治理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内部治理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原则
(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
(二)分权制衡原则
(三)公益属性原则
(四)多元治理原则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模式构建
(一)政府治理模式
(二)联合治理模式
(三)理事会治理模式
(四)合作治理模式
(五)董事会治理模式

第六章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模式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一)政府监管机制
(二)法律政策机制
(三)供给机制
(四)运营机制
(五)激励约束机制
(六)绩效评价机制
(七)社会监督机制
二、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模式保障措施
(一)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二)积极有序加强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三)同步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配套制度改革
(四)制定和健全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程序
(五)加强公共服务内部与外部监督

第七章 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及其构建
一、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公立医院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产权不明晰
(三)医院人事制度缺乏专业性
(四)财政补偿机制使医院“入不敷出”
(五)忽略绩效考核机制的意义
(六)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不健全
(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新时期我国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
(一)政府治理模式
(二)托管治理模式
(三)公私合作治理模式
(四)董事会治理模式
四、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的转型
(一)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转型的实现路径
(二)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转型的运行机制
(三)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转型的配套制度
五、深化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公立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完善公立医院产权制度,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六)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七)完善公立医院监督机制

第八章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模式及其构建
一、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建立初期计划经济下的科层式治理结构
(二)改革开放后的扩大办学自主权阶段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治理模式探索阶段
二、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错位
(二)大学自治难以实现
(三)拨款机制存在不足
(四)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
(五)大学的领导、执行、监督机构权力失衡
(六)高校与院系权力分配不合理
(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
(八)利益相关者缺位与财政危机
三、新时期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
(一)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事会”
四、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的转型
(一)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转型的实现路径
(二)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转型的运行机制
五、深化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建立健全拨款体制
(三)完善评估监督机构
(四)建立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
(五)实行学院参与型的治理模式
(六)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七)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
(八)注重文化因素力量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柳学信,河南信阳人。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北京科技委员会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民主预算监督组副组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首都企业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等。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合著1部,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