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24cm 页数: 128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49232
  • 条形码:9787513249232 ; 978-7-5132-492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本书特色

胡希恕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伤寒思想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其经方学说尤其注重“谨守病机”,开创了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 “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这本由马家驹主编的《走近胡希恕——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胡希恕医学全集)》是众弟子回忆胡老学术的经验集。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为胡希恕先生生平事迹、生前所带学生的回忆性文章或专题访谈, 追忆和重温了一代经方大师胡希恕生活和学术生涯的点滴风貌。此外, 本书内容还包括胡老学术传人团队传承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活动纪实, 希望为中医师承教育提供一个细节化的生动模板。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目录

引言 有一位老人,您可曾知道
**节 冯世纶追忆胡希恕先生的经方人生
冯世纶(胡老弟子,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第二节 段治钧追忆结缘胡老十八载
段治钧(胡老弟子,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顾问)
第三节 陈雁黎追忆跟师胡老点滴记
陈雁黎(胡老弟子,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第四节 单志华追忆“我的老师胡希恕先生”
单志华(胡老弟子,《中医传承思辨录》作者)
第五节 跟随胡老亲历经方传奇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第六节 一代中医巨匠——胡希恕先生晚年二三事
赵厚睿(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第七节 追忆胡希恕先生访谈录
马家驹博士(北京中医医院医师)
第八节 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三部曲”
陈建国(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第九节 《胡希恕医学全集》提要简介
陶有强(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成员,冯世纶经方传承班班主任)
第十节 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画传”
后记继承胡老遗志,做一代经方传人
陶有强(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成员,冯世纶经方传承班班主任)
展开全部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节选

  《走近胡希恕: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胡希恕医学全集》:  风雨处及老白干  1960年9月,我考入北京中医学院(本科六年制)。1961年,陈慎吾老师给我们年级讲《伤寒论》,胡希恕老师则带教临床见习课,每周下午1~2次。1963年的下学期半年,我和小朱同学走进胡老诊室,完成期中实习课。此后胡老经常在家中讲课,去1~2个同学也要讲。老师备有提纲和写书的手稿,拿出来就讲,我做好笔记,耳濡目染,积累了很多资料。胡老笑脸迎笑脸送,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很受同学尊敬。刘师母也特别客气,对我们嘘寒问暖。时过境迁已去50多年,二老的恩情,无法释怀,心铭感激。恩师的教导,言之谆谆,犹在耳边,令学生终生享用不尽。我不会数典而忘祖,故写此缅怀胡老之文,以表情有独钟之念。  胡老家离学院很近,下班从附院走路回家,用时*多10分钟。胡老住南小街北口的街东,有一排一层木结构的瓦房,都是门面房的小店,大多是卖日用品和杂货的,看去房屋都很陈旧,油漆早已脱落,为新中国成立前所建。胡老一家三口住在中间的小店门面房,使用面积有30多平米。房顶是瓦,后墙是砖,屋檐下有老式小窗,两侧是店铺,店铺间的隔墙无窗。门面房的屋门是一个大木框,上下都有木槽,用十多块高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镶上,没有玻璃,屋内光线很暗。冬天很冷,只取下3~4块木板,就算是“门”。夏天很热,全部取下木板。放个小方桌,坐小板凳,吃饭、喝茶、歇凉。晚上把木板全部装上,就算是“门墙”。经常停电,所以有煤油灯。经常停水,所以用水缸。南小街有大而陈旧的公交车、有自行车、脚蹬平板三轮车,更有匆匆行人。大车开过,尘土飞扬,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这就是我为纪念胡老而撰写的《满江红》里的“风雨处”。因为日军攻打东北三省,胡老逃难,风餐露宿,从沈阳到北京来回跑了好几趟,这就是《满江红》里的“冰雪月”,胡老当年生活之困难可想而知。  那时,北京中医学院凡是直接调来的老师和干部,都分配有住房。胡老是几位老教授联名建议,由学院聘用的(而非直接调来的),因而没有分配住房(这并不是歧视)。我所见到的是,1961年春至1967年夏,胡老一家住在这间租赁来的门面木屋,上班、写书。  胡老上班不吸烟,很少喝茶。在家中讲课,用紫砂壶泡花茶,对着壶嘴喝。吸的烟是“大前门”或“牡丹牌”香烟。胡老家吃晚饭的时间比学院开饭时间晚一些,我走到他家时,经常看到胡老手里拿着一个二锅头的小扁瓶,对着女儿喊道:“耀,打酒去”,同时拿给五分钱。耀买回当时用红薯干做的四两(125g)白干酒。家中无酒杯,胡老就对着瓶嘴喝。主食是定量的米和面粉,还有搭配的玉米面,吃的是素菜。我几乎没有看见他们家吃肉,因为当时买肉要肉票,每人每月*多发肉票二两(约62克)。饭吃完酒也喝光了,胡老很高兴,神气足,说“开始讲课”,点上了一支烟。  1961年深秋,胡老因营养不良,患有浮肿及肝大,学生劝胡老去医务室开个证明,申请每日一小瓶鲜奶,胡老不同意,怕搞特殊影响不好。那时,朝鲜、越南的留学生,每晚夜宵有牛奶和苹果。可是胡老夜里写书,连杯牛奶都喝不上。  ……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 作者简介

  马家驹,博士,师从首都国医名师冯世纶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等,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医师。注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致力于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研究,临床将时方纳入经方六经辨治体系,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药简而效彰。在中医在线网主讲“胡希恕经方医学概述”“左手伤寒右手温病”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