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54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48.5(4.9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684721
  • 条形码:9787504684721 ; 978-7-5046-847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本书特色

面对“伪科学陷阱”,怎样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发挥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公众享受“完满的生活”?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育人功能,正是破局的关键。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以教育实践和行动研究为基础,面向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现状与需求,设计了章节布局。本书内容既面向中小学校园,探讨了学校实施科学教育、开展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又面向校外,探讨了非正规教育场所中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模式与理念;还面向互联网,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与对策;同时,本书结合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从业者的一般特征,讨论了该类从业者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目录

**章 科学的本质
**节 科学及其内涵
一、从当代研究者的观点中认识科学的内涵
二、从字词释义中探寻科学的蕴意
三、从历史脉络中追溯科学的发展
四、从现实生活中领悟科学的特性
第二节 科学本质、科学探究及科学素养
一、科学本质
二、科学探究
三、科学素养
第二章 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
**节 科学教育的发展史
一、古代的科学教育
二、近代的科学教育
三、现代的科学教育
四、科学教育的深化
五、我国的现代科学教育改革
第二节 当代科学教育的主要理论与思潮
一、培根经验论的科学教育理论
二、斯宾塞实证主义的科学教育理论
三、杜威的科学教育理论
四、贝尔纳的科学教育观
五、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科学教育理论
六、英国科学家弗雷泽的科学教育理论
第三节 科学教育的学科基础
一、科学教育的哲学基础
二、科学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内涵
**节 科学教育的本质
一、科学教育概述
二、科学教育的内容
三、科学教育的方法
四、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
五、科学教育的价值
六、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七、对科学教育本质的理解
第二节 科学教育的目的
一、科学教育的目的
二、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
三、我国科学课程的目标
第三节 科学教育的特点与功能
一、科学教育的特点
二、科学教育的功能
第四节 科学教育改革与研究前沿
一、国际科学教育改革
二、国际科学教育研究前沿
第四章 科学课程与教学
**节 科学课程与教学概述
一、科学课程
二、科学课程教学
第二节 场馆教育的科普实践与策划实施
一、场馆教育目标定位
二、场馆教育资源开发
三、科技馆的科普实践活动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开发
二、教学设计
第四节 学校教育和科技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的局限性
二、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
**节 科学传播的起源
一、西方科学传播的发展与演变
二、中国近代科学传播
第二节 科学传播的界定
一、科学传播的概念理解
二、科学传播的参与主体
三、科学传播的内容与渠道
四、科学传播的当代需求与任务
第三节 科学传播的依据与目的
一、科学传播的依据
二、科学传播的目的
第六章 科学传播与媒体
**节 建构科学传播:传播者、媒介与受众
一、以科学共同体为主导的科学传播者
二、媒介变迁下的科学传播
三、迈向多向互动的受众
四、主体间性:传播者、媒体、受众的融合
第二节 如何科学传播:渠道及模式
一、科学传播的渠道
二、科学传播的模式
三、科学传播的线性传播模式及其典型模型
四、科学传播的非线性传播模式及其典型模型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
一、新媒体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点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媒介
四、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约束因素
五、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新格局构建的方法
第七章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节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一、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区别
二、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联系
三、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融合
第二节 科学传播、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科学素养提升的当代需求
二、我国科学素养建设
三、促进科学素养提升的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当代实践
第三节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一、思想的结合
二、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三、馆校合作视域下的协作教育
第四节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势
二、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发展趋势
第八章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节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特征
一、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内涵
二、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特征
三、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四、互联网时代下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
一、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
二、科学教师的发展途径与方法
三、场馆工作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
四、科学家的发展途径及方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作者简介

崔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从事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科学/生物教师教育(含师范教育及职后教育)、环境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