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36.5(8.1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40.5(9.0折)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版权信息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内容简介

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别号六和堂主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明代崇川(今江苏南通)人。中医外科名家,外科三大学派之“正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外科正宗》。陈实功提倡内外并治,刀针与药物结合,主张“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di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崇尚医德,所著《医家五戒十要》,为医生树立了职业道德规范。《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内容包括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政治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加速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二)多因素文化思潮的兴盛影响着陈实功学术思想的形成
(三)江苏名医辈出,是中医外科的发祥地
(四)临床外疾与外伤的增多加剧了对外科的需求
二、从医经历
(一)先学文,再习医
(二)重实践,精外科
(三)崇医术,尚医德

著作简介
一、《外科正宗》的内容体例
二、《外科正宗》的传本系统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正宗派”思想的起源
(二)“正宗派”思想的形成
(三)“正宗派”思想的确立
二、学术特色
(一)立足整体认识疾病,审证求因,详辨阴阳
(二)论治强调内外并重,“开户逐贼”,临床贵在“活法”
(三)外治善用腐蚀,精于手术疗法
(四)内治遣药遵“三法”,调理脾胃,重视气血
(五)崇尚医德,从医者五戒十要,立医家规范

临证经验
一、疮疡
(一)疖
(二)疔
(三)痈
(四)有头疽
(五)附骨疽
(六)流注
(七)丹毒
(八)瘰疬
(九)发颐
(十)流痰
二、肿瘤
(一)瘿瘤
(二)岩
三、乳痈
四、肛肠疾病
(一)痔疮
(二)肛痈
五、皮肤疾病
(一)癣
(二)疥疮
(三)湿疮
(四)麻风
(五)白屑风
(六)漆疮
(七)油风
(八)黄水疮
(九)葡萄疫
(十)黄褐斑
六、性传染疾病
七、生殖器疾病
(一)下疳
(二)囊痈
(三)阴疮
八、耳鼻喉及口齿疾病
(一)耳病
(二)鼻病
(三)咽喉病
(四)口唇病
(五)齿病
(六)舌病
九、外科其他疾病
(一)脱疽
(二)臁疮
(三)肠痈
(四)肺痈
(五)破伤风
十、内服方药的运用规律
(一)内服方药的运用规律
(二)常用内服方剂分析
十一、外治法与外用方的临床应用
(一)常见外用方的临床应用
(二)创新外治法及手术方法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一)重医德
(二)精医术
二、学派传承
(一)《外科大成》完善了《外科正宗》的内外同治理论
(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外科正宗》的补充与发扬
(三)其他外科著作对《外科正宗》学术思想的继承
三、后世发挥
(一)外科学其他派别对《外科正宗》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现代中医外科学在《外科正宗》的基础上系统化、体系化
四、国外流传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二、学术特色  陈实功注重全面掌握传统外科理论和技能,临证每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治疗内外并重,内治长于消、托、补,外治使用多种外用腐蚀药和手术方法。重视整体和辨证论治,审因论证,辨别阴阳虚实。重视脾胃,“盖疮全赖脾土,调理必要端详”。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始终注意脾胃的调补,遣方用药慎用寒凉,补益脾胃,充实气血。后期养生调护也尤其注重饮食调理,以“养生之道,不损脾胃”为度。内治用消、托、补三法。消法是肿疡初起,毒气已聚,未成脓腐,邪盛正实的消除邪毒方法;托法是疮疡脓成而不消,邪实正虚的治法;补法是疮疡脓溃后邪正俱虚的治法。注重手术和药物外治,“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外治手术方法。  (一)立足整体认识疾病,审证求因,详辨阴阳  1.论病立足整体  陈实功认为,“治外较难于治内何者?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这是他治病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痈疽疮疡虽是外科疾病,但是与内在脏腑都有很大的联系,把局部表现与全身阴阳气血的盛衰综合进行辨证。七情、六淫、饮食起居失常等致病因素,均可影响脏腑气机,五脏不和,六腑不通,自内外发,留结为痈。治病必须把握整体情况而进行辨证论治,他指出:“凡看人病,兼视其形色,后与脉病相参,诚识于此,以决其终。”陈实功在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上,突出了整体观念。他认为“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就是说外症的发生不仅仅是体表的病变,而是与内在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提出六淫、七情、饮食等致病因素先使气血、脏腑发生乖变,而后乃外发为痈疽。故他说“六淫伤气血,七情干脏腑”“凡发痈疽者,未有不先伤五脏而后发之”“痈疽多由脏腑乖变,关窍不得宣通而发”。这说明痈疽的发生与气血、脏腑有密切的联系,气血、脏腑的异常能直接影响痈疽病情的变化。也就是说,痈疽在体外发生的症状,也反映了体内气血、脏腑的异常变化,不能孤立地来看痈疽,而应当根据人体的整体状况来判别。  2.诊疾必先求因陈实功认为,痈疽成因有二:一是由“火热”之毒引起。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在病程中均可化热生火。“火既生,七情六欲皆随应而入之,既入之后,百病发焉……发于外者,成痈疽、发背、疔疮。”二是因虚致疮。陈实功强调,疮疡的发生也与内伤正气关系密切。言“是为疾者,房劳过度,气竭精伤……以致真水真阴从此而耗散;既散之后,其脏必虚,所以诸火诸邪乘虚而入。既入之后,浑结为疮”。此类疮疡,治宜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对疮疡之因不加明辨的医家,虚证疮疡每被忽视,一遇疮疡不辨寒热虚实表里,动辄施予攻伐之品,致邪毒内陷,变证丛生。对此弊病,陈实功甚为感慨,指出:“不论症之新久,本之虚实,又不悟因虚致病,因病致虚,一律妄行攻之,如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岂不致危哉。”  (1)百病由火而生陈实功把痈疽的发病,归结于水火动静失常。他认为:“凡人处世而无疾病者,水升火降精秘血盈也。”“盖谓静则生水,动则生火;又水能生万物,火能克万物,故百病由火而生。火既生,七情六欲皆随应而入之;既入之后,百病发焉。发于内者,为风劳、蛊膈、痰喘、内伤;发于外者,成痈疽、发背、对口、疔疮。”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实功 作者简介

  林燕,女,1977年出生,山东省聊城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内科学专业;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黄帝内经》研究主编《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黄帝内经灵柩白话解》《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等。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5”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5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