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5(7.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417173
  • 条形码:9787521417173 ; 978-7-5214-171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内容简介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是一部中医临床著作,明•戴原礼著,全书共16十六卷,包括《秘传证治要诀》12十二卷和《证治要诀类方》4四卷。前12十二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等12十二门论述了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则治法治方等,后4四卷对《秘传证治要诀》中的处方按照汤、饮、散等剂型排列,主要记述了各科病证的病症的方药。两书前后呼应,相互关联,实难分割。合刊之后,分门别类,有论有方。全书详细阐述了戴原礼的临床用药经验,其中多参丹溪学术思想,内容涵盖内、外、妇等临床各科杂病,阐发详尽,用药规范,能较全面地反映丹溪高徒戴原礼的学术思想特色。本次整理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馆藏的清文奎堂刻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版本对书中难读难解的字、词和中医术语等予以注释,并从理论和临床实际出发进行点评,以期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便于临床应用。文前增加了“全书点评”,对《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学术思想以及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使读者对该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书末附有方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本书适合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人员参考,还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目录

全书点评
证治要诀类方序
卷之一
诸中门
中风附破伤风漏风
中气
中寒
中暑
中湿
中恶


卷之二
诸伤门
伤风寒附感冒
伤暑
伤湿附痹
伤酒
伤食
伤食泻见大小腑门泄泻证

卷之三
诸气门
七气
痞塞附噎膈
积聚

蛊胀
脚气附下血
阴癞气
手气
小肠气

卷之四
诸血门
鼻衄
舌衄
肌衄
牙宣即齿衄
吐血
咯血
……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展开全部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节选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泻血  泻血,当辨其色,色鲜为热,色瘀为寒。热血连蒲散,寒血理物汤。血色鲜红者,多因内蕴热毒,毒气人肠胃,或因饮酒过多,及啖糟脏炙煿,引血人大肠,故泻鲜血,宜连蒲散,吞黄连阿胶丸及香连丸,或一味黄连煎饮。大泻不止者,四物汤加黄连、槐花,仍取血见愁草少许,生姜捣取汁,和米饮服。于血见愁草中加入侧柏叶,与生姜同捣汁,尤好。有毒暑入肠胃下血者,一味黄连煎汤饮。  有肠风下血,以香附末加百草霜,米饮调服。加入麝香少许,其应尤捷。  泻血色瘀者,为寒血逐气走,冷气人客肠胃,故下瘀血。理中汤不效,宜黑神散,米饮调下,中用附子者佳,或用胶艾汤,加米煎,吞震灵丹。  撷扑内损,恶血人肠胃,下出浊如瘀血者,宜黑神散,加老黄茄为末,酒调下。  有风人肠胃,纯下清血,或风湿人肠胃,下如豆汁,或下瘀血,并宜胃风汤、胶艾汤。  泻血,或淡或浊,或鲜或瘀,亦宜胃风汤,吞驻车丸。或独泻血,或与粪俱出,当辨其色与所感施治。  有腹痛者,乃是血不循理,故尔作痛,却无里急后重及缠坠等患,不可因痛认为血痢。  妇人因月事不通,血不循故道,从后分出者,当调其经。见妇人门。  泻血过多,手足厥冷而眩晕者,当审其寒热施治,不可因眩晕而便用附子热药,寒血犹可,热血为害不少。  肠风脏毒 附痔漏 肠痈  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或在粪前,或在粪后,并宜米饮汤调枳壳散,下酒煮黄连丸,或枳壳散,或乌梅丸。此乃因登圊粪中有血,却与泻血不同,或用小乌沉汤和黑神散,米饮调下。粪前后有血皆可用,色瘀尤甚捷。  脏毒者,蕴积毒气,久而始见;肠风者,邪气外人,随感随见。此《三因方》五痔、脏毒、肠风,辨之甚详。脏毒、肠风之血,出于肠脏间;五痔之血,出于粪门蚀孔处,治各不同。无择翁乌连汤,治脉痔,外无形,而所下血一线如箭,或点滴下不能已,此由脉窍中来也。其方已录《千里镜》。  血色清鲜者,以瓦松烧灰研细,米饮调服。宜减桂五苓饮,加茅花半钱,吞荆梅花丸,仍以侧柏叶同姜烂捣,冷水解下,浸少许,米饮佳。  如血色淡浊者,胃风汤吞蒜连丸,或乌荆丸,或棕灰散,仍以米饮调香附末,或三灰散。  或久而不已,面色痿黄,渐成虚惫,下元衰弱者,宜黄芪四君子汤,下断红丸,或十全大补汤,或黄芪饮。  诸般肠风脏毒,并宜生银杏四十九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两三丸空心细嚼,米饮下。  痔漏证状颇多,自属外科,不复繁引。既血自内出,不可全仗外敷,宜枳苣散,吞钓肠丸。痔正发而血多者,亦宜自里托之,宜《千金》内补散减桂之半,加鳖头血尤妙。  ……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作者简介

余凯,就职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从事中医医史文献整理和浙派中医研究工作,现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青年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专家。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上火”的机理与防治项目,参编《金匮要略百家集注》《中医药与健康》等著作,于核心期刊上发表《浙派妇科刍议》《浙江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文献研究》《以离位之相火论“上火”之火》《从教材看中医理论的“过度诠释”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