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作者:李意愿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595907
  • 条形码:9787532595907 ; 978-7-5325-959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考古写研究者在人类进化的道路上,使用时间*长的工具是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石器,在人类体质进化和文化演变的两百多万年时间里,石器伴随了人类的每一次进步,直到铜、铁等金属器的大规模应用,石器才逐渐退出使用工具的舞台。石器的形式差别、功能利用,以及伴随石器发现的栖居遗迹,乃至上升到高科技手段的石器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都使得我们可以透过小小石器了解到古人类生活的更多细节。*近考古工作者在澧水流域做了一系列调查、发掘工作,本书以新资料为起点,并结合之前的考古发现,综合运用石器工业分析理论和类型学方法,从澧水这一小地域出发探讨了古人类文化的演变。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长江中游地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新发现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文中探讨和构建了澧水流域更新世的文化层发育模式和末次冰期以来较高分辨率的年代序列框架。书中还力图将澧水流域这一区域个案研究置于华南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的背景中进行观察,以进一步展现世界不同地区现代人文化和行为的多样性。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目录

目录


序(1)


**章绪论(1)


1 1研究背景(1)


1 1 1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的意义(1)


1 1 2澧水流域的地理区位(3)


1 1 3考古发现与研究回顾(4)


1 2研究目标、方法和材料(14)


1 2 1研究目标(14)


1 2 2研究理论与方法(15)


1 2 3研究材料与本书构架(18)


1 3石制品分类与观测项目(19)


1 3 1石制品分类方案(19)


1 3 2石制品定位与观测项目(22)


第二章地质、地层与环境背景(24)


2 1区域更新世地层研究概述(24)


2 2地质与地貌(26)


2 2 1地质构造(26)


2 2 2地貌特征(29)


2 3澧水河流阶地发育与堆积(30)


2 4澧水流域旧石器遗址地层(34)


2 4 1乌鸦山遗址地层(34)


2 4 2条头岗遗址地层(36)


2 4 3袁家山遗址地层(37)


2 4 4十里岗遗址地层(38)


2 4 5八十垱遗址地层(40)


2 4 6地层对比与时代(41)


2 5澧水流域晚更新世环境(43)


第三章乌鸦山遗址石制品分析(46)


3 1发掘和埋藏概况(46)


3 2第4文化层石制品(48)


3 2 1剥片(49)


3 2 2工具修理(54)


3 2 3废品(54)


3 3第3文化层石制品(55)


3 3 1剥片(56)


3 3 2工具修理(67)


3 3 3打击类(75)


3 3 4废品(76)


3 4第2文化层石制品(77)


3 4 1剥片(78)


3 4 2工具修理(86)


3 4 3打击类(94)


3 4 4废品(94)


3 5第1文化层石制品(96)


3 5 1剥片(96)


3 5 2工具修理(97)


3 5 3废品(97)


3 6本章小结(98)


第四章条头岗遗址石制品分析(99)


4 1遗址发掘和埋藏概况(99)


4 2上文化层石制品(101)


4 2 1剥片(102)


4 2 2工具修理(118)


4 2 3打击类(127)


4 2 4废品(127)


4 3下文化层石制品(128)


4 3 1剥片(129)


4 3 2工具修理(135)


4 3 3废品(138)


4 4本章小结(138)


第五章其他遗址石制品分析(140)


5 1袁家山遗址(140)


5 1 1发掘概况(140)


5 1 2第④层石制品(140)


5 1 3第③层石制品(151)


5 2十里岗遗址(158)


5 2 1发掘和埋藏概况(158)


5 2 2石制品(160)


5 3八十垱遗址下层(177)


5 3 1发掘概况(177)


5 3 2第层石制品(178)


5 3 3第⑨层石制品(180)


5 3 4第⑧层石制品(183)


5 4本章小结(184)


第六章石器原料的采备与利用(186)


6 1原料的开发策略(186)


6 1 1原料的基本构成和利用率(186)


6 1 2原料的产地(192)


6 1 3原料的获取方式(200)


6 2原料的利用策略(205)


6 2 1石核利用程度(205)


6 2 2石片与工具利用程度(207)


6 3本章小结(208)


第七章石器技术与操作链(209)


7 1初级剥片策略(209)


7 1 1石核剥片技术模式(209)


7 1 2遗址间石核剥片技术比较(214)


7 1 3石片分析(216)


7 1 4小结(225)


7 2次级剥片策略(225)


7 2 1原料与毛坯(225)


7 2 2大小与形态(226)


7 2 3修理技术(228)


7 2 4小结(229)


7 3工具类型与组合(230)


7 4石器生产操作链复原(231)


第八章遗址空间结构与功能(235)


8 1空间分析方法与实践(235)


8 2乌鸦山遗址空间分析(237)


8 2 1遗物分布与人类行为(237)


8 2 2拼合研究(238)


8 3条头岗遗址空间分析(242)


8 3 1遗物分布与人类行为(242)


8 3 2拼合研究(242)


8 4十里岗遗址空间分析(247)


8 4 1遗物分布与人类行为(247)


8 4 2拼合研究(249)


8 5遗址功能与性质分析(252)


8 6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栖居形态(255)


第九章澧水流域晚更新世文化发展和行为模式(262)


9 1地层年代序列的构建(262)


9 1 1相关地层剖面分析(262)


9 1 2年代序列认识(265)


9 2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的发展(267)


9 2 1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的特点(267)


9 2 2原料利用模式与旧石器文化发展(270)


9 3华南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的相关问题(272)


9 3 1华南“旧石器中期文化”的发现与再认识(272)


9 3 2华南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形成与区域性(276)


9 4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的适应策略(291)


9 4 1晚更新世生存环境的变化(291)


9 4 2晚更新世古人类的适应策略(298)


9 4 3晚更新世古人类的行为模式(301)


第十章结语(303)


参考文献(306)


后记(328)


展开全部

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李意愿,1982年出生。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博士。2007年至今,任职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副研究员。主持过乌鸦山、条头岗、伞顶盖、枫树嘴、福岩洞以及华垱、杉龙岗、宋家岗等旧、新石器遗址的考古发掘,近年参与中孟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考古简报2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