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晚年钱锺书

晚年钱锺书

作者:钱之俊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4-01
开本: 21cm 页数: 337页
读者评分:5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19.7(4.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9.3(7.9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晚年钱锺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7860451
  • 条形码:9787537860451 ; 978-7-5378-604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晚年钱锺书 本书特色

该书通过对钱锺书1949年之后住房的变迁、职业的转换、与人(陈寅恪、胡适等)的交往等的解读,分十四话书写钱锺书晚年的思想脉络与心迹,对所挖掘的大量史料进行钩沉发覆、考辩厘订,别具手眼,展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晚年钱锺书”的形象及其心路历程。

晚年钱锺书 内容简介

◆钱锺书110周年诞辰纪念版。
◆探寻钱锺书晚年的政治抉择与隐秘心迹!
◆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 谢泳 作序!
◆钱学专家范旭仑、《开卷》主编董宁文诚意推荐!
◆钱锺书为何选择留在大陆?钱锺书是“御用翻译”吗?钱锺书有哪些私密日记?晚年钱锺书为何没有大作品?诸多如此问题,本书逐一作答。
◆展现一个较为真实的“晚年钱锺书”的形象及其心路历程。
◆特别收录十余幅珍贵图片,带你重回历史现场。
◆史料确当,查证严谨,文笔畅达,可谓“可靠的生动的传记”之晚年阶段。

晚年钱锺书 目录

**话 一九四九:钱锺书为何选择留在大陆?
第二话 一九五七:钱锺书与父亲钱基博
第三话 一九四九年后的钱锺书与政治翻译
第四话 从清华新林院到南沙沟“部长楼”
——钱锺书一九四九年后的住房变迁
第五话 晚年钱锺书的“备忘而代笔谭”
第六话 “我几乎成了写信的动物”
第七话 “自古才高有折磨”
——晚年钱锺书的健康及其他
第八话 晚年钱锺书谈陈寅恪
——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的交往史
第九话 晚年钱锺书忆胡适
第十话 晚年钱锺书与无锡七尺场故居
第十一话 钱锺书:“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晚年钱锺书与母校
第十二话 钱锺书:“事实上证明皆非‘全集’,冒名撒谎而已
——晚年钱锺书为何不出“全集”
第十三话 晚年钱锺书说“不”拾零
第十四华 晚年钱默存新语旧事
展开全部

晚年钱锺书 作者简介

钱之俊 生于1982年。安徽无为人。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一级教师。
著有《钱锺书生平十二讲》。

商品评论(4条)
  • 主题:

    依照钱先生的一贯做派,《晚年钱锺书》涉及的内容,大多都是他不想让外人知道的。因此,本书可读。

    2023/10/27 22:53:06
    读者:139***(购买过本书)
  • 主题:碎片文章尽显学人风范

    一个个主题,切入传主生活、读书,更显真情。

    2022/4/1 10:28:48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

    韬光隐晦,胡乔木保护了老同学。

    2021/9/17 22:53:45
    读者:tor***(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泳作序,有些意外,原以为是时下较流行作品,凑着买的。谢泳算是几十年来写旧中国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经历的鼻祖级人物,当年的《学人今夕》是这方面的启蒙读物,也是南周热捧的著作,后来才有《南渡北归》一类,这也预示了本书的风格。 本书研习了谢泳、丁东这派作家的笔法,考据较严谨,立场较持中,基本还原了这段人生轨迹。我觉得钱留下来,还是有眷恋故土的意味,否则以他们夫妇的性情,必然会远走。至于入了译著的班子,一是有好友同学提携,二也反衬出钱较为谨言慎行,没有什么太突出的把柄,这符合他有精致利己一面的特点。一直较为顺遂,也多半因了班子及上层的这些缘由吧,总之是有偶然之处。 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钱学大火,一众人对一个本来毫无印象的出土文物般的人物大谈特谈、大赞特赞,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陈寅恪身上。当时陈早已身故,钱先生尚在,却异常淡定,于烈火烹油之际从无访谈一类东西面市,最著名的那句话是,如果你喜欢那只蛋,为何非要认识生蛋的那只鸡。这也体现了钱极为睿智的一面,特别是经历了大浪潮后,本来就以俯视姿态示人,更增添了洞察力。在钱学、陈学均已退潮的今天,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因为当年的评价的确是过誉了。 于学术之外,钱的精致,其实是阻碍了他传承中国知识分子另一个传统的能力,简单说就是“铁肩担道义“,众多人苦做炮灰的同时,也在历史上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也许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原本就是知识分子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有时候很难兼得,如果不挑剔的话,其实都是可取的,只要不助纣为虐。 最后,还是要为这本书点赞,点赞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经历的因果关系,虽没有直陈,但已一切尽在不言中。

    2021/8/31 9:09:56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