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作者:崔永东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50.4(7.2折) 定价  ¥7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926662
  • 条形码:9787510926662 ; 978-7-5109-266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内容简介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以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指引,以法治战略及其实施为主线,以部门法治战略和国家重大战略法治保障为核心议题,以司法改革和司法学战略为特色,广邀各界精英,聚焦战略研究,把握战略动态,发现法治问题,建言法治改革。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是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一个多学科、跨学科对法治战略研究的系列报告,由中心常务副主任、司法学研究院院长崔永东教授担任主编。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目录

**章 宪法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二章 刑事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三章 民事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四章 行政法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六章 民事诉讼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七章 行政诉讼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八章 司法改革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九章 司法学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章 经济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一章 金融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二章 知识产权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三章 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四章 科技创新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第十五章 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法治战略及其实施报告
展开全部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节选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年度报告·2018》:  时代使刑法的基本立场发生了改变:其基本立场由单纯的法益保护转向为法益安全保护。在刑事法治保障方面,惩治各类犯罪、法益保护是刑事法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刑事法治另一要务是应对不同的社会风险,维护国家及公众的法益安全。党中央据此着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战线防控好各种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面对新时期下诸多社会风险,对于不同领域的风险防控已然成为刑事法治保障的首要任务,这些领域包括国家和公共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医疗安全,等等,尤其是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大威胁的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主义犯罪等严重犯罪活动。在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维护国家制度安全和政治安全的任务列在首位,强调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争的重要性。自我国《反恐怖主义法》颁布以来,国家加大对“伊斯兰国”等恐怖主义组织的打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恐怖主义犯罪作为一种国际公害犯罪,时常由跨国犯罪集团构成。这一方面,2018年国家加大国际反恐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人身及财产安全方面,公安机关通过“智慧公安”等科技手段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惩治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治安。此外,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方式明确涉及人身、财产定罪量刑标准,从而更好保护公民人身及财产法益,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法律文件,一个是《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气枪批复》);另一个是《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气枪批复》之前,司法机关认定涉枪案件主要是《枪支管理法》、2001年*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2001年公安部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等,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年代久远,且由于涉枪案件的起刑点较高,因此在入罪门槛上设置较为严苛,导致涉枪罪名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较低。《气枪批复》主要针对的是近年来涉枪案件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针对涉及气枪类案件确定其司法认定标准。涉气枪类案件与传统涉枪案件不同,所涉枪支多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故而其致伤力低,因此在司法认定上往往产生争议。《气枪批复》在认定涉气枪类案件中,并没有因为涉及气枪类案件增多而单单降低入罪门槛来保护公众人身及财产安全,而是坚持了实质解释的基本立场,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仅从枪支的数量上认定,还综合在客观上考虑致伤力大小、是否易于通过改制提升致伤力等要素,在主观上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动机目的等要素,综合判断其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将气枪等压缩气体等比动能较低枪支通过实质解释的方法,将其扩大解释为刑法条文中的“枪支”,旨在通过刑法*大限度保障公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2018年9月28日,*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油气解释》),从涉及此类案件的公共安全、盗窃未遂、共同犯罪、销赃情况等方面明确该类案件的认定标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油气解释》将盗窃破坏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的行为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该条所规定的行为类型既包括抽象危险犯,又包括具体危险犯。《油气解释》第1条将“破坏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的行为方式拆解为两类,**类是采用“切割、打孔、撬砸、拆卸手段”;第二类是采用“开关的手段”。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