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作者:许高彬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8.5(7.5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2100841
  • 条形码:9787212100841 ; 978-7-212-1008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特色

《安徽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从安徽历代名人中遴选出100位对中华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为他们树碑立传,系统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本套书的出版,一方面,有利于汇聚各地专家学者参加安徽省的文化建设,适应了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可从一个侧面系统呈现安徽发展脉络,展示安徽悠久、深厚、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文明成就,对提升安徽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安徽人民的文化素质、道德风尚、精神境界,进一步激发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其中一本,讲述了包拯的一生。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安徽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以史实为依据,以流畅的文笔,翔实的史料,记录了包拯的一生经历,尤其对他的下列行为,进行了褒奖:一是不畏权贵,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秉公断案。二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三是注重民生,多为百姓谋事。另外,书中还加入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使包拯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目录

**章 肺肝冰雪 胸次山河
一、故里与家世
二、少年游学
三、考取进士
四、辞官尽孝

第二章 清心治本兴利除弊
一、包拯在天长
二、包拯在岭南
三、端州留名
四、凿井治瘴疠
五、端州留诗
六、不持一砚归

第三章 犯颜直谏 疾恶如仇
一、任监察御史
二、与庆历新政
三、不涉朝野党争
四、出使辽国
五、执意抗辽
六、七斗王逵

第四章 身体力行 为民请命
一、任转运使
二、陈州放粮
三、任户部副使
四、三弹国戚
五、参掉宰相
六、对策及七事
七、外任地方

第五章 肃正吏制 威震天下
一、坐镇开封
二、京都“阎罗包老”
三、假皇子诈骗案
四、议用窜逐之臣
五、劝立太子

第六章 勤于政事 鞠躬尽瘁
一、任御史中丞
二、四弹郭承祐
三、论李昭亮
四、三弹李淑
五、扳倒财神爷
六、任三司使
七、任枢密副使
八、魂归故里

附录 《孝肃包拯墓志铭》
展开全部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节选

  《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苦学有成的下一步按说便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踏上仕途了。在天圣二年(1024年),仁宗皇帝重开科举时,包拯竟然放弃了这次朝廷开科取士的机会,原因在于受到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影响。包令仪夫妇固然为包拯的至孝之心所感动,却也为包拯的前程感到不安。两位老人不想拖累了包拯的仕途,为了解决包拯的后顾之忧,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原来,包拯在弱冠之年,娶妻张氏,但不久张氏病故。包令仪夫妇为让儿子考取功名,决定给包拯续弦。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在包令仪夫妇的安排下,26岁包拯与24岁的董氏结婚。从此,有妻子在家尽孝,包拯也就可以安心考取功名了。包拯的夫人董氏是一位有名的贤内助。包拯清廉的一生离不开她的默默支持,有历史学家这样说,“包青天”的荣誉中有董氏一半的功劳。  董氏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与包令仪素有交往,两家知根知底,董氏自幼读书识字,知书达理。她与包拯结婚不久就对包拯说:“大丈夫当为君上效力,志在四方,家里有我来照料双亲和打理内外,我会像对亲生父母一样侍奉他们,你放心去应试吧,争取早日为国家效力。”于是,包拯留下贤惠的妻子照料父母,立即赶赴京城参加考试。后来,包拯考中进士,被派去做建昌知县。由于父母年迈不愿随着包拯远行,包拯毅然辞官回家侍奉双亲。可是这个与董氏的初衷相违背,大家都担心董氏会阻挠。为尽孝心而抛弃官位,包拯此举不仅没有惹恼妻子,反而赢得了妻子的敬重。董氏理解丈夫“先尽孝后尽忠”的想法,心甘情愿地陪伴丈夫一起专心奉养双亲。十年后,包拯的双亲都过世了,包拯才出任知县,踏上仕途。这期间,董氏隐埋自己相夫报国的雄心而无怨无悔地伴其左右。  等到包拯出仕做官了,在跌宕起伏的从政岁月里,董氏不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包拯,在政见上也常常支持、鼓励他。包拯经常当面向宋仁宗秉直谏言,一次在朝堂上,包拯因为一件事说话太激动,唾沫星子喷到了宋仁宗的脸上。虽然宋仁宗没有当面责怪他,但包拯退朝后想起朝堂上的事,不免闷闷不乐,回家后在董氏一再追问下,才说出自己的担心。善解人意的董氏了解到原因后,回后堂庄重地对包拯说:“你是为国家为大宋江山社稷说话,就是皇上怪罪下来,我也愿和你一起受罚。我之所以这样做,只希望你今后在朝堂上继续为国家、为百姓直言面谏。只要心中无愧于大宋无愧于百姓,何惧之有!皇上*终也会理解的。”深明大义、外柔内刚的董氏这样的一席话无疑给包拯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使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做官做人立场,大公无私,为国家社稷为天下黎民百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与那些贪赃枉法之徒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从这里,我们可以说包拯清廉一生、誉满朝野的背后,有着董氏不可忽视的功劳。  当时的赶考学子要经过三层选拔才能成为进士。首先是州郡发解试,即“乡试”;然后是全国礼部试,即“省试”;*后便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二十八岁,朝廷再次开科取士。包拯顺利通过“乡试”后,却对接下来的“省试”很是担忧。  ……

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包拯传/安徽省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各类报刊中发表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五十余篇。著有反映新时期农村一线情况的《守望黑土地》,人物传记《走近李鸿章》《包公故事》,地方史《肥东史考》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