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
所属丛书: 读者丛书
开本: 19cm 页数: 206页
读者评分:5分3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7(3.2折) 定价  ¥2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6054352
  • 条形码:9787226054352 ; 978-7-226-05435-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本书特色

《读者》杂志始终以弘扬人类**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宗旨和“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一起来翻阅《读者丛书》吧! 本书是其中一册,文章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很高,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宣传甘肃人文历史的通俗读本。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内容简介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读者丛书》为“读者丛书·人文甘肃读本”之一。《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读者丛书》主要围绕甘肃由“山河相依”的地理特征所形成的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从各类图书、期刊、网站精选美文29篇汇编成册。所选文章多为名家名篇,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强,让读者在阅读美文中认识甘肃,理解甘肃,是一部宣传甘肃人文历史的通俗读本。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目录

一团美玉似的敦煌/阿来
敦煌抒感/常书鸿
迷雾重重的敦煌藏经洞/拓晓堂
春风不度玉门关/宋羽
阳关月/扬之水
夏天的香气/韩松落
在冬天的暖锅前一醉方休/张子艺
兰州水车/李西岐
七大姑八大姨兰州人都怎么称呼/佚名
清凉的雨投怀一个叫兰州的地方/邓涛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赵武明
烟火上的兰州/白一羊羽
在路上的青春/张磊
五行山下双石记/马伯庸
新阳镇/雷达
武威酒话/移高红
临潭而立,荡漾心之潭/北乔南人
甘之南,舟之曲/张琳
舟曲那些感人的故事/王远山
通渭人家/贾平凹
张掖丹霞山——色彩斑斓的诱惑/浮力旅行
《三国演义》中的甘肃地名/周胜华
一碗面40年的传承蜕变/徐倩影
长城/吴伯箫
乡关/林野
一生的守候:我的父亲常书鸿和他的敦煌情缘/常嘉煌李菁
失去的与得到的/巩琳萌
路易·艾黎在山丹培黎石油学校度过的10年时光/佚名
忆父亲邓宝珊与北平和谈/邓团子
致谢
展开全部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 节选

《行走在山河相依的城市/读者丛书》:  一团美玉似的敦煌  阿来  对我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地方,那样反复阅读在心,又从未身临其境。不是没有机会,而总是觉得要再做准备,再做些准备。这次前去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好多地方,都是叫自己早些去,早些去吧。偏偏这个地方,总对自己说,还得知道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这个地方,就是敦煌。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好些地方都去过不止一次。只有今年,就去过吐鲁番,看高昌和交河。又入天山,去伊犁河谷。不久前,再去武威,为我向导的作家朋友叶舟已经做了从武威穿河西走廊直上敦煌的安排,但我还是取消行程,飞回了四川。  这次却因为不能推辞的活动,不得不上路了。  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唯一的理由,似乎是这地方的文化遗存如此丰富。丰富的另一种表达,就是复杂。丰富或复杂,正是头绪繁多的深远历史决定的。总在纸上读历史。以前读过的不算,今年又重读唐代的边塞诗与凉州词,读斯坦因和伯希和的考古记录,读林则徐和谢彬的西行日记。其间敦煌这个地名,是*吸引我的字眼。当然,还有那些传法和求法路上中西僧人的行迹。这个地方,法显去过,鸠摩罗什来过,后来,唐玄奘去过,也来过。  还有那么多不同民族的身影在这条曾经的国际大通道上出现过,那么多不同的语言在这个时空中响起过。他们彼此刀兵相向,用那些语言嘶喊;他们交易,用那些语言讨价还价;他们和亲通婚,用那些语言歌唱。这些人血缘驳杂而精神健旺。他们传播并接纳彼此的文化,用不同的语言讲述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讲述祆教、景教和佛教的教义;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彼此走近,用不同的语言彼此打探互为远方的消息:国家、人民、信仰,风习、工具、衣冠,以及物产。  命名了丝绸之路的李希霍芬谈到张骞通西域这段历史时,不是只注意军事与政治的角力。他说:“张骞建立了关系,使得其后几年里能把栽培的植物传到中国来。”  有记载说,张骞通西域发现中亚的汗血宝马时,注意到这种马嗜食的草料是中国没有的苜蓿。于是,他从大宛国带回了苜蓿种子。汉武帝命人在皇宫旁的空地上遍植此草。这样的历史细节,中国史书中也有记载。比如创作于6世纪的《述异记》还记有此草由来:“张骞苜蓿园在今洛中,苜蓿本胡中菜,骞始于西国得之。”  后来,这种本是牧草的植物还进入了中国人的食谱。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记录:“长安中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  张骞从中亚带回的植物还有如今广泛种植的葡萄。  这些植物已然改变了中国大地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人是饮了葡萄酒的人,马是食了苜蓿草的马,何况还有琵琶!  “凉州七里十万户,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就是敦煌石窟飞天女手里的那个琵琶。乐音响起时,苜蓿花已经在中国原野开放,葡萄藤正在中国田园的篱架上攀爬。这些植物都曾和携带他们的远行者一起,经过了敦煌。  飞机下降,敦煌在望,在机翼前方。我从舷窗俯瞰,看见过去被称为南山的祁连,积雪的山峰,绵延的山脉。融雪水顺着清晰的沟岔流下。有些流进了绿洲,有些还未及滋润出一点绿色,一丛草,一根树,一个村庄,就在赭红色的荒漠中消失不见。  ……

商品评论(3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