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作者:林剑鸣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15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97.4(5.8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55770
  • 条形码:9787208155770 ; 978-7-208-1557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林剑鸣一生的学术精华,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中外大交流的情况,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是秦汉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价值极高,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一种。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林剑鸣一生的学术精华,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中外大交流的情况。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目录

**章绪论1 **节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 二专制制度的形成和文化思想的统一5 三文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7 第二节秦汉史基本史料介绍12 一文献资料12 二文物、考古资料21 第三节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9 一秦汉史研究的历史29 二秦汉史研究的现状37 第二章秦王朝的建立47 **节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统一王朝47 一皇权和皇位的确立48 二社会阶级构成53 三秦代统一初期的版图62 第二节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统一64 一“百越”的统一64 二加强对“西南夷”的统治72 第三节秦王朝同北方各民族的关系74 一匈奴和秦王朝的关系74 二匈奴以外的北方各民族80 本章小结82 第三章秦王朝的统治92 **节封建政权机构的建立92 一秦代的中央官制93 二地方政权机构及官制105 三选官制度和等级制度112 第二节土地、赋税、军事、徭役和法律制度117 一土地和赋税制度117 二军事制度和徭役122 三法律制度127 第三节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的政策和措施139 一经济政策139 二统一文字,端正风俗146 三加强统治的其他措施150 第四节秦始皇的残暴统治153 一暴虐和愚蠢的“焚书坑儒”154 二专断残忍,穷奢极欲157 第五节秦始皇巡游全国164 一人民对秦暴政的反抗和秦始皇出巡164 二五年中的三次出巡167 三第五次巡行和始皇之死170 本章小结174 第四章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187 **节农民战争的爆发187 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187 二起义的爆发和反秦战争的初步胜利191 第二节起义军的凯歌行进和暂时失利196 一向秦王朝统治中心进攻196 二起义军的挫折199 第三节反秦浪潮的复起和秦王朝的灭亡205 一农民起义军重振军威205 二秦末农民战争的*后胜利213 本章小结218 第五章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厮杀——楚汉战争223 **节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223 一“约法三章”——农民战争结束的标志224 二项羽入关和“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226 第二节割据形势的重现230 一咸阳大火和项羽的分封230 二割据战争的开始——田、项火并233 第三节楚汉战争的全面展开235 一刘邦进入汉中及还定“三秦”235 二刘邦还都栎阳和对楚宣战237 三从反楚联盟的出现到楚汉相峙240 四项羽的败亡249 本章小结251 第六章西汉王朝的诞生和汉初的统治256 **节西汉王朝的诞生和刘邦统治时期257 一刘邦称帝及初期的政权建设257 二同异姓诸侯王的斗争266 第二节“无为而治”下的西汉王朝276 一“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277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87 三“吴楚七国之乱”293 第三节西汉初年的民族关系298 一西汉统治者对匈奴的退让和妥协298 二汉初的“南越国”304 本章小结307 第七章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315 **节“卓然罢黜百家”316 一汉武帝继位前后的统治思想变化316 二提倡儒学321 第二节官制和军制的变革325 一“中外朝”的形成325 二刺史制度的建立332 三选官制度的新内容334 四军队实力的加强338 第三节强化和完善封建法制343 一立法指导思想343 二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347 三西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52 第四节打击不法地方豪强和削弱诸侯王势力357 一地方豪强和诸侯王同中央政权的矛盾358 二打击豪强和抑制诸侯王势力膨胀的措施361 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363 第五节财政、经济政策364 一经济状况和财政危机364 二币制的改革368 三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372 四算缗和告缗376 本章小结378 第八章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390 **节汉王朝同匈奴关系的根本改变390 一汉王朝反击匈奴的准备阶段391 二拉开全面反击匈奴的序幕394 三汉王朝向匈奴全线出击397 四双方暂时休战403 五战局重开及汉军失利408 第二节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的关系415 一西汉政府与西域诸国的正式接触415 二征楼兰、破姑师、通乌孙425 三伐大宛、争姑师429 第三节汉王朝统治下的西南、东南和东北各民族433 一通“西南夷”433 二东瓯、闽越、南越的统一439 三汉武帝时期的东北各民族443 本章小结445 第九章繁荣兴旺的“昭宣中兴”时代454 **节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454 一逐步尖锐的阶级矛盾454 二皇室内部的残杀459 第二节“与民休息”政策再度登场464 一昭帝即位后的“轻徭薄赋”政策465 二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盐铁会议”468 三燕盖谋反及其失败474 四宣帝时期的政治477 第三节昭宣时期的民族关系482 一汉王朝和匈奴、乌桓的关系482 二汉王朝同西域诸国关系的新发展487 三羌人的叛乱及重新归汉492 四西南和南方的诸族498 本章小结499 第十章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512 **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512 一地主阶级内部结构的调整513 二农民阶级的浮沉519 三奴婢、刑徒及手工业工匠的地位521 第二节农牧业生产的发展526 一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的进步526 二水利工程的兴建534 三畜牧业的状况542 第三节手工业的发展547 一手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547 二手工业发展的水平552 第四节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566 一发达的商业566 二水陆交通和运输572 三繁荣的城市577 本章小结580 第十一章西汉王朝的衰落589 **节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589 一风雨飘摇中的西汉王朝589 二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苦难的加深597 三阶级矛盾的激化607 第二节宦官外戚专权下的政治611 一宦官和外戚专政611 二对匈奴的征伐与和亲618 三解救危机的各种“药方”621 本章小结626 第十二章“新”朝的出现和王莽改制633 **节从王莽登场到“新”朝出现634 一“爵位益尊,节操愈谦”的王莽634 二向帝位逼进的历程638 第二节“新”朝的政权建设和“改制”活动643 一对西汉制度的修补和改易643 二“王田”和“私属”650 三五均赊贷和“六筦”657 四混乱的币制改革662 五地名和行政区划的改变670 第三节不平静的边陲676 一塞北的多事之秋676 二西方的动乱681 三西南和东北各族的反抗684 本章小结687 第十三章绿林、赤眉起义和“新”莽的灭亡700 **节自掘坟墓的王莽700 一王莽的政治品格701 二“害遍生民,辜及朽骨”的统治705 第二节农民起义军的崛起711 一由局部走向全国的农民起义711 二赤眉、绿林军的辉煌战绩718 第三节昆阳大战和“新”莽政权的覆亡725 一决定性的胜利——昆阳大捷725 二灭亡前夕的“真皇帝”729 三“新”莽王朝的覆亡732 本章小结735 第十四章东汉王朝的出现741 **节在血和火中建立起的王朝742 一“新”莽政权覆亡后的形势742 二消灭农民军,抢夺胜利果实754 三削平地方割据武装760 第二节专制主义的强化769 一东汉王朝的阶级基础769 二重建封建地主政权773 三统治机构和制度779 第三节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788 一“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788 二释放奴婢,减省刑法794 三精兵简政和度田799 本章小结801 第十五章东汉前期的政治812 **节明、章、和帝时期皇权的加强812 一对诸侯王及皇室贵族的控制813 二继续防范外戚专权820 第二节“俱存不扰”的统治政策825 一吏治的特点825 二“平徭简赋”和“假田”830 第三节东汉前期的民族关系834 一匈奴的分裂835 二班超出使西域840 三汉、匈在西域的争夺843 四东汉王朝对匈奴和在西域取得的胜利847 五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851 六羌族、蛮族和夷族854 本章小结859 第十六章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863 **节农业生产的发展863 一田庄经济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863 二农业技术的进步870 三水利事业的成就873 四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南方地区的开发876 第二节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880 一冶金铸造业880 二纺织业889 三造纸和漆器生产893 四其他各种手工业896 第三节商业、货币和物价899 一东汉商业发展的特点899 二货币和物价908 本章小结916 第十七章东汉后期的腐败统治923 **节外戚宦官擅权历史的重演923 一从邓氏专权到阎后临朝924 二顺帝到桓帝时的宦官和外戚931 三桓帝以后宫廷内的风云942 第二节一场壮烈的悲剧——“党锢之祸”949 一朝野反对派的出现949 二反对外戚宦官的行动954 三“党锢”祸起959 四延续十余载的“党锢之祸”962 第三节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966 一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966 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汉族人民969 本章小结973 第十八章黄巾大起义和东汉的灭亡979 **节“小民从来不可轻”979 一桓帝以前的农民起义980 二桓帝以后的农民起义981 第二节“遐迩动摇,八州并起”的黄巾大起义985 一黄巾起义的长期准备985 二“八州并发,烟炎绛天”——黄巾起义的爆发991 三坚持战斗的起义军994 第三节割据形势的再现,东汉的灭亡998 一黑暗势力空前猖獗999 二统治阶级内部的混战,东汉王朝的灭亡1003 本章小结1008 第十九章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1013 **节饮食和服装1013 一饮食1014 二服装及妆饰1024 第二节居住与交通1035 一宫殿的建筑1035 二一般住宅建筑1039 三民家室内布置1045 四交通和运输1048 第三节婚、丧习惯及社会风俗1054 一婚、丧礼俗1054 二社会风气1062 本章小结1069 第二十章秦汉时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1076 **节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1076 一数学、天文、历法的发展1076 二物理、化学和地理学的成就1079 三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1082 第二节哲学思想和宗教迷信1087 一以儒为主各家融合的哲学、政治思想1087 二谶纬之学盛行和反谶纬的思想1092 三迷信和宗教1095 第三节经学、史学和文学艺术1100 一经学和史学1100 二文学和艺术1103 本章小结1108 结束语1113 一主旋律与变调1113 二中外文明的碰撞1118 三挑战和进步1121 秦、西汉、东汉世系表1125 秦汉大事年表1127 后记1136
展开全部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节选

? 出自原文(书摘部分建议带有关键字),文字格式,必须是经过三审三校的版本。有则必填。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时代,它对此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确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专制制度、统一文化思想;奠定文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总之,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对了解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一方面不应割断历史;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到,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秦汉史的研究不断吸取考古发掘的新成果,既可弥补文献不足,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极丰富的资料提供研究、利用,这是今后研究秦汉史的重要途径。史学界愈来愈重视考古、文物资料与传统文献史料的结合,不仅力图在理论观点上有所深入,而且尝试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统计学,甚至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研究方法来研究秦汉史。

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作者简介

林剑鸣(1935—1997)著名秦汉史专家。1935年生于北京。1949年6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61年10月至1972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任助教。1972年至198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12月调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法律史研究所所长。1989年任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年6月任总编辑。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著有《秦史稿》《秦汉史》《简牍概述》《秦国发展史》《秦汉社会文明》《汉武帝》《法与中国社会》及《中国古代史》第一卷(主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