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你好.1978-(全二册)

你好.1978-(全二册)

作者:连谏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7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5.7(3.3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你好.1978-(全二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954826
  • 条形码:9787533954826 ; 978-7-5339-548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你好.1978-(全二册) 本书特色

作为这是一部聚焦小人物大时代的长篇小说,围绕着四兄妹的事业和感情展开,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以点带面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面貌、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冲突和嬗变,讴歌了滚滚向前的大时代。小说男主人公杜沧海身上至情至善的品质和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坚守正义的商业精神和家国情怀让人感慨和动容。  男性的视角,壮阔的故事背景,追随主人公的成长史,回望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改革开放之路。

你好.1978-(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杜家四兄妹命运展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人的命运和成长轨迹。1978年,是杜家看到曙光的一年,亦是家庭成员人生轨迹发生重大改变的一年。在这一年,在纺织机械厂当工人的杜天河考上了复旦大学;做售货员的杜长江当上了供销科科长;杜溪冲嫁给了被大家看不起的小商贩;杜沧海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批商人。

你好.1978-(全二册) 目录

**章 亲爱的旧时光 第二章 惹祸的拉毛围巾 第三章 通往救赎的路 第四章 没人知道的未来 第五章 你永远不知道理想的生活会在什么时候破碎 第六章 人生开始的样子 第七章 爱隋有一张哭坏了的脸 第八章 咆哮的波浪是海水的理想 第九章 天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 第十章 生机勃勃的远方 第十一章 杜溪的婚事 第十二章 人情的江湖 第十三章 惊涛骇浪 第十四章 刀尖上跳舞的吴莎莎 第十五章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你 第十六章 如果这样可以让你不难过 第十七章 家经难念 第十八章 吴莎莎:努力挣扎后的绝望 第十九章 请给心一个停泊的港湾 第二十章 昔日重现 第二十一章 别了,亲爱的米小粟 第二十二章 生活永远比戏剧精彩 第二十三章 彷徨 第二十四章 抱歉,我已经不是曾经的杜沧海了 第二十五章 请原谅,我要和你说再见 第二十六章 风雪交加的莫斯科 第二十七章 逃离莫斯科 第二十八章 过往的光阴里潜伏着未来 第二十九章 杜长江的前尘新怨 第三十章 道义是理想的亲兄弟 尾声 落花无声
展开全部

你好.1978-(全二册) 节选

杜沧海家住挪庄,是一片棚户区,在青岛火车站的西南方向,靠海,以前是一片小泥洼,后来青岛被德国人占了,德国人要在这里修炮台,赶居民走。居民靠海吃海习惯了,不愿远走,就挪到坡上,临时搭棚居住,就叫挪庄了。意思是从小泥洼里挪上来的。青岛开埠成了码头城市,外地不少来闯青岛的,见这一带有人烟,就也来搭棚而居。挪庄土著心善,也没当回事,来这里落脚的外乡人,觉得这片地界好扎根,就呼亲唤友过来投靠,渐渐地,棚子越搭越多,挪庄就长大了。人一多了,挪庄地皮就不够用了,街面上的活也不够这么多人干的,于是,为了抢一砖宽窄的一溜儿院子、为了抢活,一言不合挪庄人就乒乒乓乓打到街上。  挪庄人之间虽然打得凶,但出了挪庄讨生活,谁要欺负挪庄人,旁边的挪庄人会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不是挪庄的那个揍趴下了再说。  所以,在青岛混码头,只要说自己是挪庄的,就没人敢给亏吃,因为挪庄民风太彪悍了,今天让挪庄人吃了亏,明天就会来一群挪庄人给治罪。  挪庄人的彪悍,大约是因为,但凡来挪庄的,十有八九是逃荒的,逃荒是个力气活,虽是被穷逼急了,但能走出来的,也都是身强力壮的,初来乍到一陌生地方,要不彪悍凶猛着点,怕是谁也不给落脚扎根的机会。挪庄的居民,基本都是这来头,不是彪悍遇上愣头青,就是孙二娘不服孙悟空,谁胳膊粗就得认谁的酒钱。在挪庄,软弱无能,谁都瞧不起,挪庄人要说某某是个鼻涕时,满鼻子满眼都是瞧不起,意思是又软又窝囊,甩到哪儿就趴在哪儿,没本事挪窝。  挪庄人百分之九十是逃荒来的,没文化没技术,干的都是又苦又脏的累活。比如说,解放前,挪庄男人从事的行业主要是拉大车、掏大粪、扛大包。杜沧海兄妹四个,大哥杜天河,二哥杜长江,姐姐杜溪,杜沧海是*受宠爱的小儿子。母亲赵桂荣是地道的家庭妇女,没工作,一家六口,全靠父亲杜建成。杜建成以前是交通局运输队拉大车的,给菜店、商店、工厂运送物资。因为跑得快,被邮局要了去,当邮递员,走街串户送信送包裹,跑台东和仲家洼那片。因为没读几年书,经常喊错收件人的名字,闹过不少笑话,他自觉没面子,从废品收购站弄了一本新华字典,没事就抱着看,可看来看去,那些方块字就是进不了脑子,就把字典扔了,但也长了脑子,为了少闹笑话,送邮件时不喊收件人名字了,敲敲门,哑巴似的,把邮件递人手里就走,久了,就养成了习惯,不到必要的时候,不开口说话。  每天早晨,赵桂荣都会把一条洗得很干净但已发板了的毛巾和一只装满旱烟的荷包,递到杜建成手里,目送他跨上那辆绿色的大金鹿自行车,驮着一家人的希望,叮叮当当出门远去。可是,就算杜建成每天驮着几口袋的信件包裹,马不停蹄地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也填不饱一家六口的肚子,尤其三个儿子,杜天河和杜长江相差不到两岁,两人比着劲儿地长,胃口大得好像无底洞,靠粮油本上的那点供应,哪儿填得饱?  至今,杜沧海还记得母亲带他们上街的时候,走到粮店和饭店门口,闻着里面飘出来的吃食味,他们弟兄三个就鬼迷心窍一样地站住了,微微闭上眼,陶醉地嗅着粮店的炸脂渣味、饭店的炸油条味和蒸大包子味……香得他们的魂都快掉了。赵桂荣走着走着,不见了儿子们,一回头,看见在食物的香气中迷醉不已的孩子们,就泪光闪闪了。  晚饭桌上,说起这一幕,赵桂荣哽咽得咽不下饭,杜建成定定地看着他们四个,虽不说话,但好像在怪他们没出息的样儿,惹他们的母亲难受。杜建成一直这样,好像累了一天,连说话的力气都用完了。杜沧海他们也习惯了父亲的沉默寡言,真被惹急了,操起家什就打,绝不废话,作风非常挪庄。  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杜沧海听父亲叹了口气,说:“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赵桂荣幽幽地说:“把你吃穷了,孩子们也还是没吃饱啊。”  父母之间,类似的对话,杜沧海听到过许多次,在不同的场合,相同的语气,一样的惆怅。  在杜沧海的童年记忆里,怎么才能让四个孩子吃饱,一直是困扰父母的大问题。每天饭点,他们兄妹四个围桌团团坐了,眼巴巴等父亲上桌,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吃一口,他们就风卷残云一样地开吃了,一笸箩饭,几样咸菜,不一会儿就见了底。望着饭桌上的空盘子空碗,杜沧海分明能感觉到胃里有只小手,还想往里扒拉点什么,可饭桌上的盘子碗,都已比洗过还干净了。  哥哥姐姐们和他一样,眼巴巴地看着干净如洗的盘子碗,恋恋不舍地放下了已毫无用武之地的筷子。  这时,父亲的眼神,总是怔怔的,好像走街串巷地一天跑下来,累得他连抬一下眼皮的力气都耗光了,他们的母亲也是垂着眼皮,一边收拾饭桌一边说真是一群填不饱的强盗肚子。  为了填饱他们兄妹几个的强盗肚子,赵桂荣就去赶海。开始,在栈桥附近捡点被潮汐扔上沙滩的小鱼小虾和海菜,掺在玉米面里做成窝窝头,既充饥又解馋。  **次吃掺着小杂鱼和海菜做的窝窝头时,杜沧海差点把自己噎死。又鲜又香又解饿,太过瘾了,杜天河甚至还为此抒情,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的*好吃的饭。  因为大海的慷慨赠予,杜沧海兄妹几个,终于体会到了打饱嗝的幸福感。赵桂荣不仅因此迷上了赶海,还越赶越来劲,也越赶越远,从团岛的前海一直赶到了后海的沙岭庄。  沙岭庄是一片漫滩,更是寄宿着大片肥美蛤蜊的滩涂,退潮后,坦坦荡荡地裸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用耙子随便一划拉,青岛特有的薄皮花蛤蜊就滚了出来,几个小时就能挖一大筐。  沙岭庄的滩涂肥,赵桂荣挖的蛤蜊多,一开始,孩子们吃得欢呼雀跃,可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成盆地往桌上端啊。一段日子吃下来,杜沧海一看见蛤蜊就愁眉苦脸。母亲也晓得他们吃够了,可吃够了也比吃不饱好啊。所以,蛤蜊,还是要挖,恍惚间,都挖成职业了。有时候,人问赵桂荣干什么工作,好几次她都下意识地说是挖蛤蜊的。人家就问,还有单位专门挖蛤蜊?她就一愣,然后笑,其实挺心酸的,她一城市妇女,却跟渔婆子似的,整天戴一草帽挖蛤蜊,脸和胳膊晒得黑红黑红的,哪里还有点城里人的样子?  后来,杜天河下乡了,冬天去修水库,落下了病,命都差点没了才回了城。  杜天河回城前,街道上说乡下缺少“赤脚医生”,让杜溪下乡,看着杜天河遭罪的那样,杜溪不想去,哭了好几天,可没办法,街道上天天来催,终还是抹着眼泪去了乡下。  杜天河在家养了半年,和杜长江一前一后就了业,都是大国营,杜天河是纺织机械厂,杜长江是国货,街坊邻居们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杜建成两口子高兴,出来进去都眉开眼笑的,趁着退大潮,赵桂荣挖了一整夜,挖了一麻袋蛤蜊,吐干净了,蒸的,煮的,炒的,包鸡蛋蛤蜊韭菜饺子的,也算请街坊邻居们吃了顿海鲜大餐。  杜天河和杜长江上班以后,家里经济没那么紧张了,大家都劝赵桂荣别挖蛤蜊了,夏天晒,冬天冷,何必找那罪受?  有阵子,赵桂荣也真不去了。  可在家待着,无非就是洗洗涮涮,怪没意思的。  挪庄在坡上,地势高,一退大潮,站在街上就能看见海边裸出了一片黄褐色湿漉漉的沙滩,赵桂荣就心神不宁,好像不去海边忙活一阵,这日子就成了虚晃的,让她不安。  赵桂荣就又去了,看着从泥沙里翻出来的蛤蜊,莫名的喜悦一下子就在身体里流窜开了,开心得那么熨帖,就像抱着肉嘟嘟的孩子走在五月的春风里。夜里,和杜建成说。  杜建成说:“喜欢,你就去吧,别累着就行。”  可就赵桂荣的脾气,哪儿可能累不着?她从来都是十分钟能干完的活绝不拖延到十分零一秒;挖蛤蜊,是能多挖两个就不会只挖一个。  所以,从念初中开始,放学后,杜沧海都会爬到学校院墙上看看远处的海,如果正退潮,他就不回家,跑到火车站,坐5路电车去沙岭庄的滩涂上找母亲。  赵桂荣挖蛤蜊的时候,在潮乎乎的海风里一抬头,看见儿子像矫健的小马驹一样向自己跑来,心里就会涌上一股幸福的暖流。那幸福,就像含辛茹苦的白发老娘,一抬头,看见儿子已衣锦还乡。  可从去年开始,赵桂荣的脖子就吹不得风了,尤其是冬天的海风,吹一阵,就会起一小撮一小撮的红疙瘩,奇痒无比,一挠就连成了片,通红通红的,肿老粗,很吓人。  赵桂荣没觉得这是病,说可能是上火了。  因为上面突然来了新的指示精神,上大学不搞推荐制了,得考试,杜沧海他们这批学生除了学工就是学农,基本就没在教室里待过,怎么考?听到消息的当天,海风就把赵桂荣的脖子吹成了一根红彤彤的大火腿肠。  一开始,赵桂荣也害怕,可几次反复下来,就发现除了痒倒也不碍吃不碍喝的。  在穷苦出身的赵桂荣心目中:只要不碍吃喝,就不是要命的毛病,遂也没管。她脖子上的疙瘩就是刚起的时候吓人难受,回家暖和一阵就消了,平平整整的,啥事没有一样。所以,虽然全家人都催她上医院看看,她还是当了耳旁风,久了,也就习惯了。  可杜沧海看她一边用袖子去蹭红肿的脖子解痒一边挖蛤蜊,就难受得要命,跑去找隔壁院的吴莎莎。  吴莎莎让他把症状写下来,她拿去问小姨。  ……

你好.1978-(全二册) 作者简介

  连谏,本名连淑香,山东高密人,现居青岛,职业码字人,高产作家。中国婚恋情爱小说写作蒂一人。报刊、图书、影视界蕞抢手的三栖明星作家。其作品流通率高,被读者戏称为“有爱情的地方,就有连谏”。著有《门第》《家有遗产》《你是我蕞疼爱的人》《别对我撒谎》《请对我撒谎》《凉爱》《魅妆》《迷香》等十余部畅销小说,《门第》电视剧已热播并获广泛好评,其余相关影视剧正在拍摄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