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作者:廖云平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3.7(7.9折) 定价  ¥10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97076
  • 条形码:9787030597076 ; 978-7-03-05970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本书特色

本指南主要以"重庆市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综合研究及规范编制"成果为基础,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文献和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对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水环境的保护,二是岩土体变形控制,并对岩溶地区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监测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将能科学地指导地下工程建设时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本指南共分11章,是对现行相关规范、手册的补充,主要应用于岩溶地区相关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治。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内容简介

本指南主要以"重庆市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综合研究及规范编制"成果为基础,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文献和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对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水环境的保护,二是岩土体变形控制,并对岩溶地区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监测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将能科学地指导地下工程建设时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本指南共分11章,是对现行相关规范、手册的补充,主要应用于岩溶地区相关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治。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指南 目录

第1章 基本原则与要求 1.1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1.2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问题类型 1.3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原则与要求 1.3.1 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原则 1.3.2 地质环境问题防治要求 第2章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勘察 2.1 勘察工作基本内容 2.1.1 资料搜集 2.1.2 勘察范围 2.1.3 勘察手段 2.1.4 勘察对象 2.1.5 勘察内容 2.1.6 动态监测 2.2 调查与地质测绘 2.2.1 调查与地质测绘范围 2.2.2 观测路线 2.2.3 调查与地质测绘方法 2.2.4 调查与地质测绘基本内容 2.2.5 观测点调绘 2.2.6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2.2.7 遥感解译程序 2.2.8 遥感图像要求 2.2.9 动态解译 2.2.10 调查与测绘工作精度 2.2.11 调查与地质测绘成果 2.3 勘探 2.3.1 勘探内容 2.3.2 物探 2.3.3 钻探 2.4 测试 2.4.1 地下水水位流向的测定 2.4.2 连通试验 2.4.3 抽水试验 2.4.4 压水试验 2.4.5 注水试验 2.4.6 地下水水质分析 2.5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2.5.1 水环境问题评价 2.5.2 岩土体变形破坏问题评价 2.5.3 次生灾害评价 2.5.4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第3章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设计与施工 3.1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设计 3.1.1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3.1.2 水环境保护设计 3.1.3 岩土体变形破坏防治设计 3.2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施工 3.2.1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原则与要求 3.2.2 地下工程开挖方法 第4章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4.1 地质调查法 4.1.1 概述 4.1.2 材料与设备 4.1.3 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 4.2 超前钻探 4.2.1 概述 4.2.2 材料与设备 4.2.3 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4.3 超前物探 4.3.1 超前弹性波物探 4.3.2 地质雷达 4.3.3 红外探水 4.3.4 地面物探 第5章 地面防渗技术 5.1 地面铺砌 5.2 截水帷幕 5.3 混凝土防渗墙 第6章 洞内防水技术 6.1 注浆堵水技术 6.2 抗水压衬砌 第7章 地表加固技术 7.1 地表砂浆锚杆加固 7.2 地表加固注浆 第8章 爆破施工过程中硐室周边岩土体损伤范围控制 8.1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土体损伤范围计算方法 8.1.1 柱状装药爆破的岩石损伤半径计算 8.1.2 基于萨氏公式的岩土体爆破损伤半径计算 8.1.3 基于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岩土体爆破损伤半径计算 8.1.4 基于爆炸应力的岩土体爆破损伤半径计算 8.1.5 基于爆炸应力和屈服条件的岩土体爆破损伤半径计算 8.2 定向断裂损伤控制爆破技术 8.3 基于完全反射作用的爆破控制技术 8.3.1 适用条件 8.3.2 施工工艺 8.4 爆破损伤范围控制 8.5 基于改变隧道掌子面形状的围岩变形及损伤控制技术 8.5.1 适用条件 8.5.2 钻爆施工工艺 第9章 地下工程围岩变形控制 9.1 整体稳定性分析 9.2 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9.2.1 喷锚衬砌 9.2.2 整体式衬砌 9.2.3 复合式衬砌 9.2.4 隔断法 9.2.5 人工循踪补偿注浆加固法 9.2.6 坑内地基加固法 9.2.7 管棚支护法 9.2.8 人工冻结技术 9.2.9 新型水泥土搅拌桩墙法 第10章 地质环境监测技术 10.1 地下工程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技术 10.2 岩溶塌陷监测技术 10.3 爆破振动监测 10.4 围岩变形及应力监测 10.5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监测新技术 10.5.1 针入式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 10.5.2 一种塌陷监测新方法 第11章 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11.1 地下水环境问题防治 11.2 地面塌陷、地裂缝防治 11.3 其他次生灾害防治 第12章 典型地下工程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技术应用实例 12.1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水规模集成探测 12.1.1 工程概况 12.1.2 隧道岩溶水规模探测集成技术 12.1.3 隧道溶腔边界的预测 12.1.4 隧道溶腔边界现场揭示验证 12.1.5 结论 12.2 钻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 12.2.1 某电厂扩建厂址基础岩溶探测 12.2.2 钻孔电磁波法勘查武汉市陆家街地面塌陷 12.2.3 结论 12.3 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注浆堵水技术 12.3.1 工程概况 12.3.2 隧道突水与地表塌陷 12.3.3 注浆堵水 12.3.4 结论 12.4 重庆双碑隧道右洞全断面径向注浆堵水实例 12.4.1 工程概况 12.4.2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12.4.3 隧道预测涌水量及涌水情况 12.4.4 涌水原因分析 12.4.5 堵水处置方案 12.4.6 注浆中问题的解决 12.4.7 结论 12.5 山东莱新高速公路岩溶地基塌陷区托底固结灌浆处理实例 12.5.1 工程概况 12.5.2 施工方案 12.5.3 托底注浆 12.5.4 各工序工艺参数 12.5.5 效果检验 12.6 岩溶区地面塌陷、建筑物开裂处置实例 12.6.1 工程概况 12.6.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2.6.3 墙体开裂原因分析 12.6.4 地基条件分析 12.6.5 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12.6.6 地基处理 附录A 保护对象重要性分区表 附录B 地面物探方法选择一览表 附录C 主要测井方法一览表 附录D 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 附录E 常用止水材料及方法 附录F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附录G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 附录H 水资源漏失量估算方法 附录I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