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化前言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9.6(7.2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前言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730270
  • 条形码:9787547730270 ; 978-7-5477-302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前言 内容简介

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窗户,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建设突飞猛进的当下,中国文化建设也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书收集了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理论成果,展现了当代中国通过在古今中外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的大时代下,建设中国文化的努力与获得,展现出中国作为经济强国的文化维度,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前言 目录

人文·文化·文明
中国古代伦理政治中的精粹思想
孔子的幽默大度
儒学是学问,更是一种文明体系
无法无盛世
“现代新儒家”扭曲儒家思想
了解中国和了解世界冲突吗
钱穆历史书写中的学术精神
宋代兴起的“城市文明”
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教科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我党“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传统哲学思维的一个盲区
中华文明*大特色是什么
亦史亦哲的“诸子散文”
不同文明相遇、相融的一条纽带
中华文化具有竞争力
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自觉自律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
“虽不中,不远矣
“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一大精华
“国学”与“国性”
民族文化的扩散和内省
历史的主体性不能丧失
关于国学、儒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思考
善待我们的母文化
西方文明的悖论
涵养正爱和亲的家风
“人文森林工程”有特殊意义
古代社会是道德天堂吗
民国大学教育称得上“盛景”吗
龚自珍“狂”得妙趣横生
循吏政治的内核是爱惜民力
清代官场上的家奴与长随
“渠得贪名而我偿素愿”
……
史料·史事·史识
传统·现代·未来
展开全部

文化前言 节选

  《文化前言》:  能够区分“实然”与“应然”,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比如,要说明你对某件事情的某种主张,就要交代它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具体说,是观察真实的历史所得出的描述性事实判断(为此须有确切的证据),还是从现在的体会和需要出发所提出的规范(评价、倡导)性价值陈述(为此须提出合理的理由)?简单说,你讲的是一种“事实”描述(实然),还是一种“价值”取向(应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这个问题,即主要是一种“以应然引导实然”的走向:经常是先确定了“应该”是怎样的,然后选择一定的实例来证明它就是“实然”的,以此来强调价值规范源自“天地之道、万物之理”,并相信万物之实也从来就是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以应然引导实然”的思维习惯,通过“道器之辩”和“体用之辩”可以看得很明显。它们都属于对世界、人生和文化中“本末”问题的大思考。而其中*明显的盲区,恰恰在于对“实然”和“应然”的未加区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作为*高范畴,貌似揭示万物存在的终极起源,即表达一种*高的“实然”状态,实则是在猜测万物生息的内在义理和理想化的逻辑,即表达一种普遍的“应然”秩序。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尽管“道可道,非常道”,但可以看出,用今天的话来讲,所谓“道”有点像是包罗万象的统一性,是先天地之生的万物本源,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古人虽然赋予了“道”以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至高无上的形象和地位,却并不主张充分地了解它,分析它,描述它,而只是强调要无条件地接受和运用它。  这意味着,在中国,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主要是走向人文化,而不是科学化的道路。而*能代表这条道路的,当然是孔子和儒家。孔儒不否认“天道”,却并不多讲“天道”。他们主要讲伦理政治,是将恍如“实然”之理的“天道”,直接落实为世俗“应然”体系的“人道”——人世的*高原则、治国的根本原则。  与“道”相对的是“器”,指各种派生的、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即已成实然的存在物。“道”与“器”的关系,被看作是“本末”关系,“道本器末”。既然道是根本,器是从生从属的东西,那么在追求根本、注重高远的人看来,就应该重本轻末、重道轻器,“以道御器”。  与“道器”相联系的是“体用”。“体用”是比“道器”晚些(魏晋时期)形成的概念,其含义复杂多变。唐朝崔憬的解释是:“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若按这种解释,“体用”有些接近于“实体和功能”;但崔又说:“动物以形躯为体,以灵识为用;植物以枝干为体,以生性为用”,结果就如孙中山所说:“何谓体?即物质。何谓用?即精神。”于是“体一用”就成了“物质一精神”;而张之洞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解释,则将“体用”与“可变不可变”联系在一起,强调“伦纪”“圣道”“心术”之为“体”,是不可变的,而法制、器械、工艺等代表“用”,是可以因时势而变的。这样,“体用”又有了“目的与手段”的价值含义。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