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30cm 页数: 58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43.6(6.7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版权信息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内容简介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附录A、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提出和归口单位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CAGHP)。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和湖北省地质局牵头组织。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城市地质工程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参加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北京宝地益联地质勘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地矿建设勘察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起草人:陈少平、唐辉明、易万元、侯国伦、吴礼生、王东升、王贤能、吴军、万凯军、颜克诚、金炯球、刘天林、严君凤、张晴、陈尚丰、帅**、章彪、张振涛、张明、李云、何坤、陈卫华、肖道平、陈良平、王建筱、李彦。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施工准备
5.1 技术准备
5.2 现场准备
5.3 测量定位
6 挖孔桩桩孔开挖
6.1 一般规定
6.2 锁口圈梁及护壁施工
6.3 土层开挖
6.4 岩层开挖
6.5 桩孔地下水排降
6.6 质量检验
7 挖孔桩钢筋制作安装
7.1 一般规定
7.2 钢筋制作
7.3 钢筋安装
7.4 质量检验
8 挖孔桩混凝土浇筑
8.1 一般规定
8.2 混凝土浇筑
8.3 桩间挡土板施工
8.4 质量检验
9 钻孔桩及微型桩成孔
9.1 一般规定
9.2 回转钻进成孔
9.3 冲击钻进成孔
9.4 旋挖钻进成孔
9.5 微型桩成孔
9.6 质量检验
10 钻孔桩及微型桩成桩
10.1 一般规定
10.2 钻孔桩钢筋制作安装
10.3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
10.4 钻孔桩后压浆
10.5 微型桩成桩
10.6 质量检验
11 施工监测
12 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12.1 环境保护措施
12.2 安全措施
13 质量检测与工程验收
13.1 质量检测
13.2 工程验收
14 抗滑桩维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挖孔桩护壁结构(含锁口圈梁)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
附录C(规范性附录)施工记录表
附录D(资料性附录)钻孔桩成孔设备
附录E(规范性附录)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附录F(规范性附录)抗滑桩声波透射检测方法
附:条文说明
展开全部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 节选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HP 004-2018):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  6 挖孔桩桩孔开挖  6.1 一般规定  6.1.1 按设计桩位测量放线,桩孔现场位置应与设计坐标一致,设置的桩轴线定位标志在施工期应保留并定期复核。  6.1.2 挖孔桩的施工次序应根据滑坡的稳定性确定,宜采取先两侧后中部的开挖顺序。  6.1.3 挖孔桩应间隔跳桩开挖,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开挖相邻桩孔。  6.1.4 设置多排抗滑桩时不宜同时进行上下排桩施工,应根据滑坡推力的特点,由设计单位确定先行施工的排桩。  6.1.5 挖孔提升机架的设备性能及安全性能应符合要求,提升机架宜采用摇摆旋转式电动提升架,也可采用跨孔门式架。提升桶容积应合理,提升机架的提升能力应与提升桶配套,电葫芦卷扬与钢丝绳强度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6.1.6 挖孔桩的提升机架支撑应牢固稳定,提升卷扬应有防倾倒装置,旋转臂长应能使提升桶居中,电葫芦卷扬应安全可靠并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提升桶的吊钩应有防脱保护装置,钢丝绳无断丝。  6.1.7 提升机架及其他机具使用前应进行仔细的安全检查及检验,确保机具安全使用。  6.1.8 滑带位置应经勘查、设计、监理、施工方共同勘验确认,详细记录和描述滑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并拍照和取样留存。  6.1.9 开挖的弃渣应及时外运,不应堆放在孔口附近和滑坡变形区。  6.1.10 桩孔断面尺寸及桩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滑面埋深与设计的埋深不相符时,应报告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如需设计变更应按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  6.1.11 趋于临滑状态的滑坡不得进行桩孔开挖,应在滑坡趋于稳定后才能进行挖孔作业。  6.1.12 施工过程中遇地下水时,应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混凝土浇筑质量。  6.1.13 开挖至桩底后,应清理孔底的残渣,疏干孔底积水,用混凝土进行封底,并预留集水坑。封底混凝土强度与桩身相同,厚度不小于200 mm。  6.1.14 挖孔桩锁口圈梁上应设置防护栏杆,非施工人员不应靠近开挖孔口。锁口圈梁宜高出地面200mm,不应向孔内抛丢物件,防止提升桶及开挖土石落人孔内。孔内施工时孔口应有专人值守,暂停施工的桩孔应对孔口覆盖保护。  6.1.15 挖孔桩内应设置上下安全爬梯,爬梯应安装牢固、吊挂稳定,上下孔底及孔口的人员应挂安全绳,严禁施工人员使用卷扬机、提升桶、人工拉绳子或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  6.1.16 提升机架提升过程中,提升桶应置于桩孔中部,提升桶不应碰挂护壁。  6.1.17 桩孔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内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情况。孔深超过10 m,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氧气不足、桩孔暂停施工后,均应采取向作业面送风措施。孔下爆破后应先向孔内通风,待炮烟粉尘全部排除后方可下孔作业。  6.1.18 挖孔桩桩孔开挖过程中,提升桶装料应均衡,装料面应低于提升桶边沿面。提升机架应由专人操作。开始提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慢速起吊,平稳提升。  6.1.19 孔内应设安全挡板,提升桶提升过程中孔内人员应处在挡板下。  6.2 锁口圈梁及护壁施工  6.2.1 桩孔锁口圈梁宜高出地面200 mm,地面宽度不宜小于400 mm,孔口护壁厚度不宜小于150 mm;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不低于C20。锁口圈梁应设置安全防护栏,雨季施工时应搭设防雨棚。  6.2.2 锁口圈梁应包括以下施工工序:测量定位、孔口开挖、钢筋绑扎、复核桩心位置、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  6.2.3 应测放锁口圈梁的四个角点并做好标记,开挖后安装模板时,应校正模板位置,校核桩中心点位置,锁口圈梁浇筑成型后在四边设对中十字控制点。  6.2.4 桩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的厚度、强度及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护壁厚度不小于100 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符合《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的规定。护壁混凝土可掺加早强剂,以缩短脱模时间。  6.2.5 护壁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取样进行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5cm~8cm。  6.2.6 挖孔桩开挖时应随挖随浇筑护壁混凝土,每节护壁挖土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护壁,每节护壁高度不应大于1.2 m,上节混凝土护壁与下节护壁应按设计要求搭接。典型挖孔桩护壁结构参见附录A。  6.2.7 护壁应包括以下施工工序:桩孔开挖、护壁钢筋绑扎、吊线确定桩孔中心点、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  6.2.8 护壁钢筋宜在地面制作成型后于孔内安装,钢筋安装在孔壁与模板中间。相邻护壁竖向钢筋两端宜制成弯钩进行上下搭接,弯钩回弯长度应不小于100 mm。  6.2.9 护壁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或组合式木模板拼装而成,模板采用“U”形卡连接,并设十字支撑顶紧。护壁模板定位应准确,支撑系统应牢固,不应因浇筑护壁混凝土产生模板失稳变形。护壁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方可拆除。  6.2.10 开挖过程中应控制桩的垂直度,每节护壁模板安装时应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每节护壁的中心应与桩的中心一致。  6.2.11 护壁混凝土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配合钢钎振捣密实,确保与孔壁接触良好。护壁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残挂混凝土。  6.2.12 护壁的厚度、强度以及配筋应满足护壁安全稳定的要求,淤泥类软土、流砂、填土、膨胀土等易变形岩土层段应根据岩土侧压力验算护壁的结构稳定性,必要时采取加强措施。  6.2.13 淤泥类软土、流砂、填土、膨胀土等易变形土层开挖时,应减小分节护壁的高度,分节高度可为0.5 m~0.8 m,也可采取临时支撑,设置短锚杆等措施,保证孔壁稳定。  6.2.14 孔壁为完整的基岩,其节理裂隙不发育时,可减少护壁厚度,完整基岩孔壁稳定且无地下水渗流时可取消护壁。  6.2.15 基岩段也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护壁,开挖后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  6.2.16 在透水层孔段的护壁宜预设泄水孔,泄水孔的布置应根据地下水渗流情况确定,浇筑混凝土前堵塞泄水孔。  6.2.17 护壁后的桩孔净断面不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桩孔应保持垂直,其竖向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5%。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