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95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8.6(7.3折) 定价  ¥5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版权信息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内容简介

  《国家传播学论丛(**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原则,以中国“国家传播”为核心议题,通过对国家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历史转型、研究现状、不同文化领域传播规律的系统考察,着力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现实语境、文化肌理和变异规律;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说明“国家传播”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实践策略和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国家传播能力、有效塑造国家形象服务。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目录

国家传播学:一种新的学术气象
——在首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论中国的全球话语空间建构
中国梦理论:中国国家话语的新形态
修辞的力量与可能性
论儒家的修辞思想:跨文化阐释
论中日修辞学理论的两种叙事范式
——关于岛村泷太郎美辞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论冯氏电影改编的修辞学解构
——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论舞蹈传播中的修辞方法
孔子的文化传播实践及现代意义
——兼论“媒介,人的延伸
华语电影,谁的华语?谁的电影
——以近年来华语电影的论争为切入点来谈“想象的共同体
论新媒体与“非遗”传播价值的提升
十字路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浅议“讲故事”在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价值意义
镜像与观照:中国媒体国际传播体系和能力的建构
——基于2016年外媒对中国两会的报道
新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传播
新媒体时代官方媒体对他国形象的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微博的数据挖掘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宣传片的困境与突围
刍议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形象建构
“镜”与“像”:国际媒体涉华报道中的他者形象建构
——以美德日对“屠呦呦获诺奖”报道为例
论国家品牌传播
——信息社会语境下价值导向的国家传播
文化自觉:国家话语传播的价值选择
对农广播电视传播中农民话语的回归
浅谈政府与网民的网络战略传播形态
地方高校转型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突破
展开全部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节选

  《国家传播学论丛(**辑)》:  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话语空间建构的引领者  说到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不得不用“历时”和“共时”两个范畴。在历时空间中,中国曾经多次是世界话语体系的中心,多次成为人类文明体系的引领者。但是,又多次成为这个体系的跟跑者,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多次不同程度地被排除在全球话语体系核心之外。“中国”只是一个被掠夺时的“概念”。但是,自从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全球战略思维开始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全球思维和全球布局日趋明朗。中国的国家话语体系建构,特别是在全球语境中的国家叙事愈发清晰。  “国家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学术、外交、贸易等实力的媒介表达形态,是一个国家作为话语主体在国内外乃至全球行使国家主权进行国家传播的行为系统。”①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国家意志和国家价值在当代的重新表达,是中华文化和文明在全球语境下的话语表达系统,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实践和表达形式”。②  中国的全球话语体系建构,首先是树立了全球语境意识,拓展了全球话语场。新世纪以来,中国逐渐把全球作为自己的话语空间维度,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话语场。“话语场,不仅是一个大众媒介范畴,也是一个国家范畴,是一个国家场阈,一个国际政治场阈,一个全球国家实力展示与角逐的场阈。”③近年来,中国的战略家们不断建构全球话语场阈,逐渐使中国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引领者。  其次是在实体空间建构中领跑世界。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主要是基于其对全球实体话语空间的建构,特别是以经济为主线的实体话语体系建设。(1)在平行空间,或者说地理空间中,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架,“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世界地表物理空间上的全球发展战略,反映了中国当代政治家思维的全球走势”。①国内高铁网络四通八达,铁路通道直达欧亚。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进行港口建设。在军事空间中,中国西出印度洋进行海上护航;南进非洲维和;加强了对东海、南海的海洋区域防护,使中国的海防前沿扩大到东海、南海岛礁。(2)在近地空间中,大力发展大型航空器。在外层空间,建设大型地面太空望远镜、发展航天事业,嫦娥载人登月计划、外太空暗物质探测计划、太空实验室建设等,表明了中国从近地空间向地球外空间以及外太空发展的雄心,赢得了太空话语权。  再次,成为世界范畴体系的首倡者,全球价值观念的引领者。早在“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领导层就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20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但是,在国内外词汇空间中却依然以“反帝战争”“阶级斗争”等为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词汇空间不断演化,话语范畴渐成体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反腐倡廉”“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战略合作伙伴”等范畴,展现了中国政治家经略全球的思维。进入21世纪,中国智库集团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生态文明”“创新包容”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方略,大大拓展了中国话语的句法空间。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