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3.8(7.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357714
  • 条形码:9787811357714 ; 978-7-81135-77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史学角度入手,将众多纪录片大师有关这一命题的理解和论述罗列起来作一种概观性介绍,以期帮助读者建构起对纪录片的初步印象,本书对纪录片的主要类型也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目录

总序

**章 纪录片概述
**节 纪录片是什么
第二节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世界纪录片
**节 从卢米埃尔到弗拉哈迪
第二节 格里尔逊的“纪录片”与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
第三节 法西斯的三种记录方式
第四节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
第五节 影响中国的纪录大师

第三章 中国纪录片
**节 新闻纪录片时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
第二节 电视专题片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6年)
第四节 纪录片多元化发展时期(1997年至今)
第五节 台港澳纪录片

第四章 纪录片筹划
**节 选题策划
第二节 调研预访
第三节 方案写作
第四节 拍片准备
第五节 拍摄提纲

第五章 纪录片拍摄
**节 景别、角度与构图
第二节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第三节 录音
第四节 用光
第五节 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第六节 现场采访
第七节 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第六章 纪录片叙事
**节 叙事视角
第二节 叙事方式
第三节 叙事态度
第四节 叙事时间
第五节 叙事结构

第七章 纪录片编辑
**节 后期制作流程及要点
第二节 解说词与脚本
第三节 蒙太奇
第四节 两种风格的剪辑
第五节 画面的剪辑
第六节 声音的剪辑

第八章 纪录片运营
**节 纪录片生产
第二节 纪录片播出
第三节 纪录片营销
第四节 纪录片市场

第九章 纪录片理念
**节 再现与再造
第二节 真实与客观
第三节 真实再现(搬演)
第四节 当代纪录片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节选

  《纪录片制作教程》:  1938年上半年,香港青年摄影工作者林苍、徐天翔、金昆组成青年摄影团来到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的帮助下拍摄了《西北线上》,记录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著名作家丁玲、延安军民的生活和延安风光。1941年6月,这部影片更名为《延安风貌》在香港上映,这是**部在香港公开上映的记录延安情况的影片。西北影业公司拍摄的《华北是我们的》则是抗战期间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映的唯一一部直接反映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的纪录影片。  1938年,荷兰纪录片工作者尤利斯·伊文思来到处在抗战硝烟中的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拍摄结束后,他把自己的“埃姆”牌手提摄影机和2000米胶片送给了八路军。1938年秋天,著名的摄影家吴印咸和电影艺术家袁牧之一起带着这架摄影机和在香港购得的摄影器材来到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成立了“延安电影团”;同年10月1日,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机拍摄,该片的拍摄历时两年多,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影像素材。1940年年底,袁牧之带着《延安与八路军》去苏联完成后期制作,由于苏德战争爆发,冲印出来的拷贝当时没能送回国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该片才得以放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胶片散失于战乱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国营电影企业——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新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科教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科影”)分别专司新闻纪录片、军教片和科教片生产。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拍摄了不少新闻纪录电影,如《新中国的诞生》(1949)、《朝鲜西线捷报》(1950)、《红旗漫卷西风》(1950)、《大西南凯歌》(1950)、《解放西藏大军行》等,与苏联合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1950)和《解放了的中国》(1950)均获斯大林奖一等奖。新影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为国家级新闻机关,记录、报道重要国事活动是其主要职责之一。直到今天,各种纪录片所用国内电影资料都是取自这三家制片厂的影片资料档案库。  1958年5月1日19点,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实验性广播,当时接收到的仅有500台由苏联进口的黑白电视机;当天19点15分,播出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部纪录影片《到农村去》,片长10分钟。由于特殊的政治气候,国家对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而宣传成为纪录片*重要的功能。在这种政治背景和创作气氛中,很自然地会影响到纪录片的风格、样式以及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只是一种工作关系,只是在共同制造一个英雄神话,很少会有普通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当时由中央广播事业局、电视台以及电视台新闻部三级领导共同审查的电视新闻纪录片的“三堂会审”制度,被认为是安全播出的保障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安全**”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变成当时新闻纪录片创作人员的一种自律,但这同时也制约了他们主观创造力的发挥。  从1958年5月至20世纪70年代末,仅北京电视台新闻部拍摄的专题纪录片就将近500部(集)。这些纪录片题材集中雷同,风格老套单一。而且当时使用的是16毫米摄影机,不能同步录音,声音和画面只能分开录制,使得当时经常亲自审片的周恩来总理“让人们在电视片上听到老百姓自己说话的声音”的求真朴实的想法无法得到实现。这时候的新闻片与纪录片并没有严格的区别,通常短一些的叫“新闻”,长一些的叫“专题”。都是用胶片拍摄,电影放映是其主要的播出渠道。对于其传播效果,并没有人太在意,基本上是一种单向性的灌输方式。这一时期的许多纪录片除了在电视台播出以外,同时还能在影院系统播放。相比电视台播出,电影播放在当时是一个更为主要、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尤其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新闻短片,经常作为故事片播映前的加映片。1958-1959年大跃进时期生产了新闻纪录片1717部(集),大大超过前9年的总和,1960年更达到l228部(集)。  1958-1960年拍摄的约70部艺术性纪录片,绝大多数都是在追求速度和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完成的,且几乎全部都是粗制滥造的宣传片,只有几部质量较好而受观众欢迎。当时认为新闻纪录电影不仅是“报纸的兄弟”,而且是“艺术的姐妹”,主张纪录电影也可以有夸张、有想象。后来的《收租院》便成为这一类型纪录电影的代表作。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优秀的专题纪录片在屏幕上相继上映。这些主要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大致可分为三类:**类是电视风光片,这类纪录片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秀丽,如《厦门风光》、《苏州园林》、《长江行》、《芦笛岩》等;第二类是电视风情片,以介绍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如《瑶山行》、《欢乐的傣乡》、《黎乡风情》等;第三类是电视文化片,以展现祖国的文物古迹和灿烂文化为主,如《古迹三*》、《名肴三品》、《梵净山》、《泰山》等。此外还有大量反映祖国建设新貌的纪录片涌现。这些电视片逐渐淡化了新闻属性,强化了审美意识,增强了纪实属性。  ……

当代视听传媒系列纪录片制作教程 作者简介

  谭天,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理事、广东媒体战略研究会研究员、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媒经济、网络传播、纪录片等。著有《电视策划学》、《记者的世界》、《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技能与理念》等书。发表论文逾百篇,主持研究项目有:《广东电视内容产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研究》、《澳亚卫视发展战略与频道定位研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发展研究》等。    陈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暨南大学在读博士,曾在江西教育电视台工作6年,从事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2003年到暨南大学工作至今,主讲纪录片创作、电视摄像、电视新闻等课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