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陈省身传(修订版)

陈省身传(修订版)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7.2(4.9折) 定价  ¥7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陈省身传(修订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0037841
  • 条形码:9787310037841 ; 978-7-310-0378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陈省身传(修订版) 内容简介

《陈省身传(修订版)》作者张奠宙、王善平通过二十章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资料介绍了陈省身先生的一生,他对数学研究的追求和重大贡献,他高尚的品德和做人的风范,是一本曾深得读者好评的传记。

陈省身传(修订版) 目录

**章 幼年时光不做纸鸢儿
**节 1911年,嘉兴
第二节 只读过一天小学
第三节 不做“纸鸢儿”
第四节 **篇数学文章
第五节 算命和围棋
第六节 “炮船之巧拙,以算学为本”

第二章 踏入南开选择数学
**节 庚子赔款
第二节 姜立夫到南开
第三节 南开数学之门
第四节 南开师友

第三章 步入清华选择几何
**节 清华机缘
第二节 选择几何
第三节 杨武之和华罗庚
第四节 清华数学群星

第四章 负笈汉堡选择卓越
**节 汉堡大学数学系
第二节 布拉施克教授
第三节 汉堡学习生涯
第四节 博士学位
第五节 中国留学生的圣地

第五章 追随嘉当 选择大师
**节 “欧高黎嘉陈”
第二节 巴黎访学
第三节 谒见嘉当
第四节 关于布尔巴基学派

第六章 抗战岁月 联大六年
**节 抗战前夕的中国数学界
第二节 辗转到达昆明
第三节 并不浪漫的美满婚姻
第四节 上海孤岛
第五节 联大数学生活
第六节 学生们

第七章 普林斯顿选择世界
**节 普林斯顿——世界数学中心
第二节 走向普林斯顿
第三节 普林斯顿的朋友们
第四节 一生*得意的工作

第八章 上海三年代理所长
**节 1946:上海团聚
第二节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
第三节 从筹备代理主任到代理所长
第四节 青年数学家的摇篮
第五节 外尔访华搁浅及其他

第九章 芝加哥十年 美国几何学的复兴
**节 再访普林斯顿
第二节 斯通的坚持
第三节 微分几何学在美国的复兴
第四节 广泛的学术活动

第十章 伯克利年代几何学的辉煌
**节 从芝加哥到伯克利
第二节 美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节 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美国数学研究所所长
第五节 沃尔夫数学奖(1983)
第六节 41个博士
附 陈省身指导的41位博士及其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华人之光——物理与几何
**节 与杨家的两代因缘
第二节 复旦纵论“物理与几何”
第三节 丘成桐
第四节 华人学术圈的朋友

第十二章 重回中国 家和万事兴
**节 广泛的国际声誉
第二节 日本朋友和钓鱼岛事件
第三节 在北京会见郭沫若院长
第四节 老友重逢
第五节 家和万事兴

第十三章 故园情结*后的事业在中国
**节 致力于中国本土的数学事业
第二节 陈省身数学奖
第三节 “在数学上中国是统一了”
第四节 数学天元基金

第十四章 南开数学所艰难起步
**节 襁褓中的南开数学所
第二节 南开数学所白手起家
第三节 面向全国的南开数学所
第四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五节 21世纪初南开数学所的主要成员

第十五章 “老马识途”——做“好”的数学
**节 在数学上取得“平等与独立”
第二节 做“好”的数学
第三节 “好”数学的“牌子”会有用
第四节 数学师和数学匠 257
第五节 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幸事”
第六节 “不可以没有中华文化的涵养”
第七节 芬斯勒几何
附 论清太宗孝庄皇后

第十六章 “我的六个朋友”
**节 华罗庚
第二节 吴文俊
第三节 胡国定
第四节 韦伊
第五节 格里菲思
第六节 西蒙斯

第十七章 陈省身与现代几何学
**节 高斯一博内公式的推广,纤维丛的陈一韦伊理论
第二节 复流形上的陈示性类及其应用
第三节 陈省身一西蒙斯理论
第四节 陈一莫泽不变量,博特一陈示性类
第五节 影响遍及整个数学

第十八章 几何之家 劳碌的晚年
**节 宁园
第二节 夫人仙逝
第三节 定居天津
第四节 市民生活
第五节 社会活动
第六节 长寿真谛
第七节 学术工作

第十九章 跨入21世纪
**节 跨世纪的“陈省身讲座”
第二节 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
第三节 九十大寿
第四节 新的学术荣誉
第五节 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第六节 走向国际:“建设21世纪数学强国
第七节 南开数学所的新坐标
第八节 美国数学科学研究所的扩建和“陈省身楼”
第九节 三件高兴的事情
第十节 “数学好玩” 关注数学教育

第二十章 长眠南开
**节 六维球面:奇迹终于没有发生
第二节 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第三节 *后的时刻
第四节 大洋两岸的陈省身楼相继落成
第五节 发展中的“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第六节 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陈省身奖章
第七节 上善若水,一个大写的人
尾声
参考文献
陈省身年谱
人名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陈省身传(修订版) 节选

  《陈省身传(修订版)》:  正当毕业之时又临军阀混战,铁路常常停运,就只好就近进天津的大学。那时的天津,只有北洋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高等学校。但北洋规定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生只能考预科。南开大学却可以同等学力,投考本科。陈省身两校都投考了,也都录取了。之所以选择南开,和中国数学界的一位名人有关。这就是中国数学史家钱宝琮(1892一1974)。  钱先生字琢如,也是嘉兴人。留学英国,学习工程,但酷爱数学和数学史研究,当时在南开大学数学系短期任教。钱宝琮和陈省身的父亲曾在嘉兴同学,来天津后自然常到陈家串门。他有一次看到陈省身的课本是霍尔(Hall)和奈特(Knight)合著的《代数》,便说“这先生是考究的”。意思是该书的作者很棒,陈省身能够读懂此书,数学程度应该不差。据此,钱先生建议陈省身“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南开大学”。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是,南开的入学考试仍按六年制中学的要求命题。以数学来说,解析几何是主要科目,陈省身就根本没有学过;另外,在四年制扶轮中学里学的物理、化学的知识也不够。为了准备考试,陈省身串街走巷到处借书,苦读三个星期,自学了解析几何。*后陈省身终于通过南开大学的入学考试,这等于跳了两级。钱宝琮告诉陈省身:“你的数学成绩是全体考生中的第二名。”  钱宝琮先生后来长期执教于浙江大学,专治中国古代数学史。他和李俨齐名,同为用现代数学观点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开山大师。钱先生的许多创见,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至于他对陈省身踏入南开的不经意的指点,也许他自己不觉得怎样重要,可是对于中国数学和世界几何学的未来,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时的南开大学的一年学费是90块大洋,比一般公立大学高。一年级学生进来只分科(后来改名学院),至于进哪个系,要等到三年级才决定。陈省身进了理科,内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四个系。那时读大学的人少,进理学院的一年级学生有26人,整个理学院不过约百名学生,彼此很快相熟。从南开中学考进来的同学,有个小圈子,不过很快大家都熟识了。吴大任就是从南开中学上来的,功课甚好,与陈省身交往渐多,后成为莫逆之交。读物理的二年级学生吴大猷,是吴大任的堂兄,也渐渐熟悉了。理学院一年级的课程有初等微积分、普通物理、定性分析化学、国文和英文共5门课。当时的陈省身认为“物理似较切实”,所以起先没有打算选择数学系,而是准备进物理系的。  不管进什么系,微积分是必修课。1926年,姜立夫因学术休假到厦门大学访问,数学和普通物理中的力学课就由钱宝琮先生执教。陈省身对这两门课不觉困难,无非是做做习题而已。后来的物理课由饶树人(毓泰)先生亲授。物理学牵涉的现象比较复杂,不似数学那样简单,所以学得不算好,及格是不成问题的。物理实验要费些功夫,但对其内容无意深切了解。作了几个基本度量之后,其余只是“凑答数”,交上去就及格了。  那时的大学注重国文和英文的教学。陈省身回忆说:“我的中英文不算好,可是还有不如我的人。我动笔很快,一写两三篇,把*好的一篇留给自己,其他的送人。但是有时候送出去的文章反而比自己的一篇得到更好的分数。一年级时我的朋友大都是成绩不顶好的,所以时常替他们做作业,以消磨时间。”那时的大学,只有有钱人家读得起,公子哥儿来混文凭的不少。陈省身的学习貌似轻松,其实也是他聪敏过人所致。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