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作者:杨海中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7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1.8(6.0折) 定价  ¥20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5113428
  • 条形码:9787215113428 ; 978-7-215-1134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内容简介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研究丛书》是河洛文化研究丛书之一。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研究丛书》所讨论的是河洛文化、闽台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民族复兴的影响。作者深信,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虽然有着源与流的深远关系,但若从对民族复兴的意义之角度而论,二者同等重要的促进与支撑作用则是不可能再区分彼与此的。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目录

导言

**章 河洛人南迁与客家民系的形成
**节 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之旅
第二节 南国人的河洛梦与客家民系

第二章 开漳、开闽与开台
**节 陈元光开漳
第二节 王审知开闽
第三节 颜思齐开台

第三章 河洛道统在闽台
**节 中华道统源起河洛
第二节 道丧千载 洛学勃兴
第三节 洛学入闽 儒道弘昌
第四节 存亡续绝 儒学入台

第四章 河洛易学与台湾易学
**节 河洛易学
第二节 台湾易学

第五章 以河洛文化为根系多元融合的台湾文化
**节 根深蒂固的河洛文化传统
第二节 主体地位的儒学文化
第三节 台湾地区民众的信仰
第四节 多元构成的其他文化形态
第五节 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文化

第六章 河洛文学与闽台文学
**节 河洛文学纵览
第二节 福建文学
第三节 台湾文学

第七章 亲缘文化在闽台
**节 传统的宗法文化
第二节 台湾的家族
第三节 闽台亲缘文化

第八章 台湾的佛教文化
**节 佛教在台湾
第二节 佛教界的高僧大德
第三节 菩萨信仰
第四节 台湾佛教现代化的特征

第九章 台湾的庙文化
**节 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
第二节 台湾民间诸神及信仰
第三节 台湾的庙文化

第十章 台湾的河洛名宦
**节 台北知府陈星聚
第二节 风山知县曹谨
第三节 噶玛兰厅通判阎忻
后记
展开全部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节选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西晋末年的南渡,总体上说,应是既有官方行为,又有民间自发行为,基本上是“官主民辅”。就当时的心理状况而言,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暂时避乱,并没有长期居留的打算,因而总是怀着早日收复中原、重回河洛的想法,侨置州郡就是*明显的证明。这次南渡,就人数而言,普通百姓远比“衣冠士人”为多,但就势力而言,上层握有实力的贵族、官僚仍据强势,尤其是高族门阀。就分布而言,由于实行“侨居”,“身份高贵”的人大多居住在交通方便的城镇,即使从事耕作,也不承担徭役。由于这一阶段是“侨居”,加之门阀思想歧视南人,因而还谈不上民族交融。  一代人过去了,两代人过去了,三代人也过去了,客家先民恢复中原之梦一个个破灭了,他们不愿看到的汉人政权偏安一隅的局面却成了事实。*高统治当局对此心里更为清楚,东晋末年及南朝时果断地取消侨置郡县而实行“土断”,客家先民的子孙出于无奈,且感到重回河洛无望了,才只好“落地生根”了。  从西晋南渡到隋文帝统一南北,河洛南迁汉人在南方生活了近300年,繁衍了十数代,南方的许多地方得到开发与发展。从隋王朝建立到“安史之乱”,中国的南北社会又度过了近200年的安定生活,已落地生根的河洛汉人后裔又繁衍了八九代。虽然南方的文化还落后于北方,但已有很大发展,尤其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南方的稻米、丝织品等大批运到北方,南方不再到处都是“蛮荒”的不毛之地了,尤其是东南江浙一带,那里是鱼米之乡,对北方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西晋时的南渡,虽然是大批中原人士到了南方,但此时所说的“南方”,仅是与河洛地域相比,若与整个广阔的南方相比,仍只是“南方的北方”。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及不满于异族统治所导致的中原汉人的这次南迁,由于持续了100多年,因而南向之人不仅数量多,而且走得更远——来到了“南方之南方”的赣、闽、粤交界处,同时也走得更偏僻——边远的山区。清末嘉应州人温仲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主修的《嘉应州志》指出了个中原因:“客家多中原衣冠之遗,或避汉末之乱,或随东晋南宋渡江而来。凡膏腴之地先为土著占据,故客家所居之地多涝瘠。”  由于唐代国力强盛,因而重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不仅向闽、粤、桂、贵、滇派出了官员,同时在发展地区也增设了州、县,开办学校,驻守了军队。有唐一代,由于南方无战乱之扰,加之北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南方经济、社会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之后,北方历经五代,战乱仍多于南方。南方数个割据小国政权虽然也不断更迭,却没有大规模的动乱与厮杀,因而各地经济不断增长,而且由于文化的发展,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尤其金陵、扬州、杭州,不仅富可敌国,而且成了“富贵温柔之乡”。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在这纸醉金迷的享受中玩物丧志,当了赵匡胤的俘虏,成了有名的亡国之君。  此时的闽地也有较大的发展。唐昭宗景福二年(893)随其兄王潮由光州入闽的王审知,于乾宁四年(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不久,又统一了八闽之地。他整顿吏治,延揽人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鼓励垦殖,开放商埠,兴办学校,促进了闽地经济的发展。907年,后梁灭唐。开平三年(909),后梁封他为闽王,但他不为所动,对部下说:“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拒而不受。王潮在位29年,之后其子继位。王氏先后经营闽地50多年,八闽各地农业、手工业、文化教育、交通及商业贸易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达的时期,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南宋时期,南方的发展开始了全面的跨越——杭州不仅成了政治中心,也成了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 作者简介

杨海中,河南临颍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对地方文化尤其是河洛文化有一定的研究,曾出版有《河洛文化与礼乐文明》《图说河洛文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