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
开本: 24cm 页数: 174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8(7.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70662
  • 条形码:9787030370662 ; 978-7-03-03706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本书特色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城市三大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如何单独和共同作用于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研究不同条件下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探讨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关键变量的主动和被动调适机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有: 导论, 城市吸纳农民工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城市吸纳农民工社会子系统的构建, 城市吸纳农民工资源子系统的构建,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规律,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地方探索。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目录

**章 导论
一、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规律
二、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节 经济子系统的内涵
第二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经济子系统构建
第三节 系统分析
一、产业子系统
二、劳动力子系统
三、消费子系统
四、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社会子系统的构建
**节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一、社会融合
二、社会排斥
三、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的两难
第二节 农民工的城市居住状况与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与农民工居住条件现状
二、农民工住房来源
三、农民工住房面积与居住设施
第三节 农民工的城市医疗状况与问题
一、农民工健康问题现状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状况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城市教育状况与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途径
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现状
三、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
四、农民工子女社会教育
第五节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治安的影响
一、城市犯罪中农民工比例显著上升
二、农民工影响城市治安的主要原因
第六节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容量子系统
一、农民工社会容量的性质与含义
二、城市居住容量
三、城市医疗容量
四、城市教育容量
五、城市治安容量
六、城市社会容量
第四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资源子系统的构建
**节 资源系统研究进展
第二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土地资源容量
第三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水资源与能源资源容量
一、城市水资源
二、城市能源资源
第四节 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容量
第五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节 系统结构分析
第二节 模型的各子系统反馈回路
一、经济子系统
二、社会子系统
三、资源子系统分析
第三节 主要模型方程和参数
第四节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第五节 模型政策实验
一、经济子系统对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影响
二、社会子系统对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影响
三、资源子系统对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影响
四、三个子系统对城市吸纳农民工系统的影响
五、总结
第六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演变规律
**节 托达罗模型简介
第二节 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第三节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城市对农民工吸纳的规律及政府的调控与引导分析
第七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
**节 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增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能力
一、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一体化就业市场
三、健全公共财政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公(廉)租房,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生活条件
一、实行廉租房与公租房并存的“一房两制”
二、积极解决公(廉)租房用地与建设环节的问题
三、建立公(廉)租房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三节 强化社会保障支撑,降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
一、农民工的健康保障优先
二、农民工的失业保障为辅
三、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压轴
四、建立差别分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多级资金筹集机制
第四节 倡导平等的城市文化,舒缓农民工的精神压力
一、多渠道地满足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
二、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环境
四、实现农民工的组织诉求
第五节 广开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增强城市内生性人口吸纳能力
一、注重引导农民工在流动城市地域上的远近结合
二、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注重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乡镇企业
四、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吸纳农民工中协调发展
第六节 推进城市等级空间重构,形成城市吸纳农民工的合理层级
一、构筑城市圈群内部一体化的区域市场
二、建立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公共事务合作机制
第八章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地方探索
**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重庆探索:系统的制度设计
一、重庆市户籍制度及其关联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
二、重庆市提升城市完整吸纳农民工的“农转城”户籍制度
三、重庆市吸引农民工完整融入城市的土地处置与利用政策
四、重庆市吸引农民工完整融入城市的福利保障政策
五、重庆市增强城市吸纳农民工就业容量的产业导向
六、进一步增强重庆市吸纳农民工能力的几点建议
第二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成都探索:城乡一体化改革
一、统筹城乡土地改革
二、统筹城乡就业保障
三、统筹城乡医疗改革
四、统筹城乡住房改革
五、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改革
六、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七、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节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广东探索:积分入户制改革
一、广东积分入户制改革的宏观背景
二、积分入户内涵
三、广东积分入户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四、广东积分入户制改革的政策个案:典型城市的比较
五、广东积分入户制改革政策评价及建议
六、进一步扩大广东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作者简介

王崇举(194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影响重庆·三十名经济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重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应急项目3项,教育部及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委托项目22项,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40余份,出版学术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领衔研究的成果获省部级以上政府奖27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