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作者:代祥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2.5(7.0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19256
  • 条形码:9787520319256 ; 978-7-5203-192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代祥著的《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1933-1937)》以《新中华》(1933—1937年)杂志为主要研究资料,探讨《新中华》学人以“救亡”与“建国”为主题,在抗日宣传、国际关系、政治改革、经济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方面所进行的思考,并以此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为建立现代化国家所进行的艰苦努力及其心路历程。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学人思想研究(1933—1937)》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追求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与富强的“新中华”而作出的选择与思考。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紧逼入侵的大背景下,饱含忧患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借助报刊媒介,一方面宣传抗敌御侮,挽救民族危亡,另一方面主张兴利除弊,励精图治,建立“新中乎”,演绎出“救亡图存”与“国家建设”的双重变奏。《学人思想研究(1933—1937)》重点考察《新中华》杂志学人所反映的“救亡”与“建国”思想。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旨趣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救亡”和“建国”思想研究成果述评
二 以报刊资料为中心的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救亡”与“建国”思想研究
三 有关中华书局与《新中华》杂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资料与基本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资料
三 基本思路

**章 《新中华》杂志概述
**节 从《大中华》到《新中华》
一 中华书局与《大中华》的创刊
二 《大中华》杂志的影响和停刊
三 中华书局蓬勃发展与《新中华》的创刊
第二节 宗旨与内容
一 宗旨与目的
二 栏目与内容
第三节 编辑与作者
一 编辑群
二 作者群

第二章 中国的前途靠自己
**节 “有名无实”:《新中华》对“国联”的看法
一 “孱弱”的“国联”
二 “国联”的“真面目”
三 改造“国联”
第二节 “利益至上”:《新中华》对欧美各国远东政策的认识
一 妥协的“日不落帝国”
二 美国的“史汀生主义”
三 苏联“不干涉主义”的渐变
四 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的前途靠中国自己去决定”:《新中华》对国家前途的论断
一 总结弱小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二 “中国的前途还是要靠中国自己去决定”

第三章 抵御外敌侵略
**节 《新中华》对日本的观察
一 军部势力膨胀与法西斯化
二 日本迈向战时经济
三 急进、阴险的侵华政策
第二节 《新中华》对中国基本国力的分析
一 军事力量赢弱
二 物质力量单薄
三 蕴藏的潜力巨大
第三节 “力御外侮”:《新中华》的抗敌主张
一 坚决抵御日本侵略
二 增强“精神力”与“物质力”
三 巩固国防,进行持久、全面的抗战
四 灵活运用外交手段

第四章 谋求国家统一
**节 “统一的大业,只能在抗敌的旗帜下完成”
一 痛心领土完整被破坏
二 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
三 “统一的大业,只能在抗敌的旗帜下完成”
第二节 “修明政治以奠定国家统一之基础”
一 抨击军阀政治导致国家分裂
二 有关修明政治的言论
第三节 加强边疆建设谋求国家统一
一 呼吁国人关注边疆危机
二 边疆建设的重心

第五章 打开经济出路
**节 改造自救
一 融通资金
二 改进技术
三 完善管理
第二节 “排除国际帝国主义之压迫”
一 关税自主与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二 建立独立的稳定的货币制度
三 反对“中日经济提携”
第三节 统制经济
一 对中国能否实行统制经济的思考
二 统制工业
三 统制对外贸易
四 统制金融

第六章 救济农村
**节 “欲图农村复兴,必须先知农村实况”
一 农村危机的表现
二 对中国农村陷入危机的分析
第二节 救济农村的主张
一 稳定农产品价格
二 调剂农村金融
三 扩大农业生产
四 解决土地问题
结语 对“新中华”的憧憬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节选

  《学人思想研究(1933—1937)》:  以往学界对《新中华》杂志关注不多,对相关的有些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在讨论《新中华》学人思想前,有必要先对《新中华》杂志本身做一些基本考察。  **节从《大中华》到《新中华》  一中华书局与《大中华》的创刊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中央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同一天,有着民营出版事业性质的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局长为陆费逵,另两位重要合伙人为戴克敦和陈寅。2月23日,在《申报》上发表的《中华书局宣言书》宣称:“立国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也。……民国成立,即在目前……从此民约之说,弥漫昌明;自由之花,矞皇灿烂,俾禹域日进于文明,华族获葆其幸福,是则同人所馨香祷祝者也。兹将本局宗旨四大纲列左:一、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二、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三、注意实际教育;四、融和国粹欧化。”①中华书局以出版教科书起家,教科书固然是其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局长陆费逵本为报人出身,在创办中华书局之前曾任《楚报》主笔,主编过《图书月报》,还创办和主编过商务印书馆历史上*重要的杂志之一——《教育杂志》。因此,陆费逵认识到实现”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融和国粹欧化”等宗旨,也需要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故中华书局在编辑出版教科书的同时,也陆续创办了“中华”系列杂志。  1912年3月25日,中华书局**本杂志——《中华教育界》创刊。接着,1914年1月,《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公开出版;6月、7月,《中华童子界》《中华图书界》《中华儿童画报》编辑发行。1915年1月,《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又相继创刊。  与“中华”系列的其他杂志相比,《大中华》杂志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就是一份综合性的学术和政治刊物。  中华书局为什么会创办《大中华》杂志?这需要从中华书局文教事业早期发展的脉络中去考察。自1912年年初成立后,中华书局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当时中国*大的私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戴克敦原本出身于商务,对教科书业务十分熟悉,据时人回忆:“1911年秋,武昌起义后,陆费逵‘预料革命定必成功,教科书应有大的改革’。于是同戴克敦、陈寅、沈颐等在家秘密编辑合乎共和体制的教科书,预作准备。”①由于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应对辛亥革命迟缓和受夏瑞芳债务②之累,在教科书经营上出现失误。而1912年刚成立的中华书局所推出的“中华”系列中小学教科书则非常畅销,供不应求。陆费逵后来.回忆说:“草创之时,以少数资本.少数人力,冒昧经营,初未计及其将来如何。开业之后,各省函电纷弛,门前顾客坐索,供不应求。左支右绌,应付之难,机会之失,诒非言语所能形容。营业之基础立于是。”③中华书局成立的**年,其“营业额超过20万元”④。中华书局的实力随着营业额的上升而大增,至1913年4月中旬,“随着业务迅速发展,人员不断增加,总公司编辑、事务、营业、印刷四所迁至东百老汇路AB29号(发行所仍在河南路5号),连租用旁边民房二百余间。时编辑员增至七八十人,办事员二百余,印机十五六台”。4月20日,陆费逵在股东大会上报告各地分局设立情况:“分局之设,始于南昌、天津,经理得人,成绩颇著。去冬,余偕戴君劫哉往京、津、奉、汉,布置一切,阴历岁暮,复往广东。各省销数,大概有分局者较佳,以供给足而呼应灵也。今年更分设湘、鄂、晋、豫及长春、保定等处,成绩皆有可观。本年三个月之贸易,已足抵客岁全年而有余。”①  根据《中华书局大事纪要》记载,1913年上半年,中华书局经营状况非常好,“总分局合计上半年营业额三十五万余元,盈余九万余元。是年春,各省以附加税办学,学校与学生数倍蓰于前,教科书销路大增,有供不应求之势”②。但不久之后,中华书局经营出现困难,“1913年7月至1914年6月,总分局营业额七十余万元,盈余十三万余元,未能达到预期一百万元之营业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局势不稳所致,“在此期内,始则有‘二次革命’战争,南方各省纷纷举兵,长江中下游处处战乱,上海也在枪林弹雨之中,南京、广州扰乱尤甚,汉口为运兵枢纽,风鹤频惊,湖南纸币价值大跌,河南、湖北等省复有白狼起事,这些战乱延续至九十月间。在此期间、市面不振,交通阻梗,汇兑不畅,营业自受影响”。另一方面原因是来自商务印书馆的激烈竞争。商务印书馆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着力在中小学教科书上挽回颓势,与中华书局的竞争日益激烈。与实力雄厚的商务印书馆相比,羽翼未丰的中华书局自然稍逊一筹。1914年,中华书局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同时为了避免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恶性竞争,曾开董事局会议讨论与商务联合问题,后来此事搁置未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华书局除了努力经营教科书外,希望“发行所扩大业务范围,添设西书部及仪器文具部。认为贩卖西书以输入欧美文化,供学子之钻研;搜集古书以流传国学,引宿儒之注目;仪器文具为日用必需之品,制造贩卖,不仅可获锱铢,抑亦助顾客之兴味,广书籍之行销。”③试图开辟教科书之外的书籍业务。  ……

1933-1937-新中华学人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代祥,男,汉族,1981年出生,江西九江人。2003年获赣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2006年、2015年先后获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宜春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思想史、革命史。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在《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