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22cm 页数: 455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0.0(7.5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04006
  • 条形码:9787559804006 ; 978-7-5598-0400-6
  • 装帧:68g轻涂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6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文艺观和新闻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交流了教学经验。全书所收论文视角新颖,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生机勃勃的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目录

序言(邓纯东)
特稿
成仿吾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传承与发展(程舒伟)
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领域(赵康太)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门槛和层次(余斌)
**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休谟难题”的解答(李春华)
信心和信念与科学和方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方法论探析(萧成勇)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创新实践研究(杨富文)
毛泽东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李桂荣)
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论析(李晓辉宋俊成)
讲好辩证唯物主义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王爱君)
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考(宁波管小其)
读书会与20世纪30—40年代大学校园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贺金林)
延安时期干部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三大特色(陈哲)
新中国初期(1949一1956)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虞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研究(李少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分析(张彦台)
《马克思靠谱》是怎样炼成的?(卢刚)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工作初探(刘书越)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初探(刘坌)
第二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样态、挑战及发展(康秀云郗厚军)
“习式风格”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启示(郝连儒)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认识(武振华)
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作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视角(陈灿芬)
“互联网+”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角色重塑(管小其)
高校运用微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1+N”模式探析(肖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拉一带一推”教学链研究(杜黎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及教学方法研究(竭长光王雪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入经典原著教学探究(杨经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深入阐发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宋则宸栾亚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困境与出路(熊贵平)
第三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检视与路径选择(吴满意黄冬霞)
儒家伦理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唐永进)
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制约(杨军夏敬芝)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困境、失衡与体系构建(王永友史君)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徐志远张灵)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主导权研究(李丽李艳)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张秋辉)
试论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生态格局的新变化(朱燕)
从近期社会舆论热点看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民众参与(梁海峰袁宏)
附录
“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朱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简介
后记
展开全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节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6辑)》:  作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原则的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坚持的原则和方针。对大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具有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规定性。我国教育法第六条明文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①然而,如何将法律这一规范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且行之有效?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做更为细致的工作。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1)在逐步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方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后,但同时也出现了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淡化、模糊甚至于缺失;(2)在逐步转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现了强调个人需求和权益、倡导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积极倾向后,但对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思想理论界仍存在众多歧见,有些教育工作者则采取回避态度,观点和方法不够鲜明,或者更青睐于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及方法。似乎集体主义已经过时和没有新意,不符合改革开放新形势,如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和支柱,已经很难概括和解释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各种文化现象,集体主义价值观已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意识形态的领导功能。  所以,目前高校开展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及其成效问题,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从拨乱反正到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平衡发展中,可归结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心和信念的重建问题。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集体主义价值观发生动摇的新形势下,目前*为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信心和信念的建设问题:坚定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信心和信念,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开展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前提;而这种信心和信念的树立,是基于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之上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多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逐步确立。但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体系建设与实践中,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不够、脱离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明确和教学缺乏动力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信心和信念不足等方面问题,因而影响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总体成效。其中,教育工作者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信心和信念,与其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则呈互为因果的关系。或者说,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信心和信念的缺失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缺乏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的表现,尤其是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党在新时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比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创新理论。比如,在关于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理论建设中:①集体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还有待进一步澄清:②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内涵以及与个人主义的本质区别有待深入探讨;③集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人生观的逻辑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④作为集体主义运动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还有待进一步总结;⑤在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 作者简介

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