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杭州史稿(全5册)

杭州史稿(全5册)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25cm 页数: 5册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96.4(7.3折) 定价  ¥6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杭州史稿(全5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407876
  • 条形码:9787515407876 ; 978-7-5154-078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杭州史稿(全5册) 内容简介

  杭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富有地缘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地区。 《杭州史稿(套装共5册)》将新中国成立前的杭州历史分为远古文明发源、先宋文明复兴、两宋近世化、晚清民国五个阶段,以多学科和新史学方法从文明史意义上论述“何以杭州”这一核心问题。

杭州史稿(全5册) 目录

《杭州史稿(**卷)》:
绪言

**章 远古人类生存环境
**节 原始文化发生的地理基础
一、地缘特征
二、地质机理
三、水文地理
第二节 原始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
一、全新世气候和海平面变迁与聚落演替
二、全新世农业生态
三、全新世人地关系
第三节 文明崛起的时空条件
一、长江水动力响应与空间环境
二、文化因素的时间性积累
三、多因素互动

第二章 远古文化谱系与主体地理文化
**节 旧石器文化与*早的人类活动
一、原始地理文化初创及其系脉
二、建德人与晚期智人
三、苕溪与*早的人类聚落
四、人种族谱
第二节 新石器文化谱系
一、早期北系新石器文化
二、早期南系新石器文化
三、南北两系新石器文化互动与在晚期的融会

第三章 跨湖桥文化与早期新石器主体地理文化
**节 跨湖桥文化遗存
一、湘湖湿地与跨湖桥文化形成
二、跨湖桥文化地理分布
三、跨湖桥文化分期
第二节 跨湖桥文化特征
一、跨湖桥文化聚落形态
二、跨湖桥文化经济性征
三、跨湖桥文化科学艺术性征
第三节 跨湖桥文化广域构建
一、跨湖桥文化区域构建
二、跨湖桥文化与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

第四章 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阶段主体地理文化
**节 良渚文化发生及其演变
一、良渚文化与环太湖流域生态地缘
二、良渚文化聚落形态及其分布
……

《杭州史稿(第二卷)》
《杭州史稿(第三卷)》
《杭州史稿(第四卷)》
《杭州史稿(第五卷)》

展开全部

杭州史稿(全5册) 节选

  《杭州史稿(套装共5册)》:   杭州所在的良渚文化分布区在大禹宇宙期逐渐发展为吴文化区和越文化区,*后总体上以吴文化为主体性地理文化。从良渚文化过渡到吴文化的中间形态文化比较确定的是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有的学者认为比马桥文化稍晚或同时发源*终融会于马桥文化的湖熟文化与吴文化衔接。它们与良渚文化*大的差异是有了青铜文明的因素。   从大汶口文化末期开始,海岱地区的文化对环太湖地区的影响不断增强,并在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时期传播态势发生逆转,即变为以北方向南方扩展为主。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民国23年(1934年)由慎微之发现,1956年、1958年、2005年、2006年、2016年5次发掘。发现绸片、细丝带、丝线、丝带、麻绳、麻布片等纺织品,以及相关的竹编篓、篮、箩、簸箕、席等。另出土犁、耘田器、半月形刀等石器和鼎、豆、鬻、盆、簋等陶器,以及稻谷、核桃、菱等植物遗存和一些建筑遗迹。早期遗存主要有两种文化因素。主体继承良渚文化,如陶器中的扁侧足鼎、豆、圈足盘、袋足、泥质罐等均采用黑陶、黑皮陶工艺,纹饰较流行竖向刻画纹、刻画水波纹。聚落居址的土台营建习俗也与良渚文化有继承关系。还有一部分因素如鱼鳍形足鼎等,虽与良渚文化面貌差异较大,但地域特征非常明显,应属本地文化因素。另外还吸收了来自北方的外来文化因素,如饰弦断绳纹或篮纹的大口小平底瓮、夹砂陶方格纹深腹罐、三乳丁足罐、斜腹碗、石镞等。也有一些来自南方的早期印纹陶文化因素,如夹砂陶绳纹小口高领罐、泥质青灰陶条纹罐等。通过后3次发掘,对其文化性质有了新认识:**,否定了此前将钱山漾遗址归于良渚文化的定性;第二,钱山漾遗址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对应广富林遗址第二、三阶段遗存,广富林遗址第三阶段遗存为广富林文化遗存;第三,确认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形态,2014年命名为“钱山漾文化”。   广富林文化遗存发现较早,但曾长期混同于良渚文化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以发现于上海松江的广富林遗址命名。其分布与良渚文化大致重合,太湖西岸、南岸、东岸以及宁绍平原都有遗存发现。浙江湖州钱山檬、宁波慈城小东门,江苏宜兴骆驼墩、昆山绰墩、常熟北罗墩等遗址都发现广富林文化因素。广富林文化来源十分丰富,有本地传统和浙南闽北以印纹陶为主的文化因素,但受王油坊类型为主的中原龙山文化影响更大,似与环太湖地区原有传统缺乏直接的传承性。1961年对广富林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主要发现良渚文化墓葬遗存,但地层中有广富林文化遗物。1999年、2001-2005年进行两次大面积发掘,发现水井、灰坑和陶片堆等遗迹,出土一批具有浓厚龙山文化因素的器物。它们叠压在良渚文化堆积之上。这些器物以陶器*多,也有少量石器和骨角器。陶器按陶质分为夹砂和泥质两大类,另有少量印纹陶。印纹陶中极个别紫褐色者烧制火候较高,胎质较硬。陶器纹饰的制作技法主要有压印、刻画、堆贴和拍印。绳纹是*常见的压印纹饰,刻画纹具有鲜明特色,拍印纹主要是各种几何形纹饰。器型主要有鼎、钵形釜、瓮、罐、豆、盆、钵和器盖等。鼎的数量*多,大多为侧扁三角足圜底,个别为平底。足尖多被捏捺。鼎足内壁多见椭圆形按窝。钵形釜为夹砂陶,胎较厚,有的有錾。罐和瓮多底内凹。印纹陶主要是罐类,形制多样,凹底或圜底附加圈足是其共同特征。豆有细柄和粗柄之分,细柄上常饰较粗大的凸棱,粗柄则饰凸弦纹。器盖流行覆碗式,平顶捉手。另有孤器白陶鬻、竖条纹杯和封口盉残片。石器有犁、镞、刀、斧、锛和凿等。犁为等腰三角形,中线上琢钻4孔。镞的前锋截面有三角形、菱形和六边形等不同形制。2008-2012年在遗址北端再次进行大规模考古调查,发掘面积6000mz。发现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即大片湖泊及其沿岸分布面积约1000m2的建筑基址木桩、水稻田遗迹,以及9座墓葬。建筑有干兰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另还发现同时期的稻壳、稻米以及鹿角、猪骨等。总体来看,广富林文化是由钱山漾早期文化中的次要因素吸收北方文化因素发展壮大起来的。广富林遗址广富林文化遗存和江苏省兴化市南荡遗存是王油坊类型在环太湖地区和里下河地区的次生分布,而南荡遗存是王油坊类型和广富林遗存之间在文化谱系和地域上的连接点。将广富林遗址、钱山漾遗址的地层联系起来,能够形成连续的年代脉络: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   ……

杭州史稿(全5册) 作者简介

周 膺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美学比较,兼涉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代表作有:《良渚文化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南宋美学思想研究》《杭州经济史》等。 吴 晶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以及清代文学艺术史和浙江地域文化史。代表作有:《杭州史前史》《晚清民国杭商研究》《西溪的宗教文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