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说说考古

说说考古

作者:陈雍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本类榜单:收藏/鉴赏销量榜
¥42.8(6.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47.5(7.2折)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说说考古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409988
  • 条形码:9787513409988 ; 978-7-5134-099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说说考古 本书特色

2013 年2 月至2016 年9 月,陈雍先生在天津《今晚报》副刊上陆续发表了一百篇考古随笔,都是千字左右的小文。本书的内容关于考古学科的常识,关于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人和事,关于考古事件的评论,关于中国史前考古、中国历史考古、天津考古、考古人类学和性别考古、植物考古学和农业考古、环境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等相关知识,*后附带关于汉字的常识。
陈雍老师有深厚的考古学和古文字功底,为人风趣幽默。本书是用其积累了几十年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广泛结合的一本考古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本书笔调轻松,但行文严谨,可读性很强,对于广大读者是非常好的休闲读物。

说说考古 内容简介

老顽童说考古 本文作者:故宫出版社考古编辑室 梅婷 1我的“网友” 从年初接到《说说考古》的稿件至今,我和陈雍老师素未谋面。听说他当过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新石器考古,写文章爱较真,甚至有点“矫情”。做着如此严肃学问的老头,想必是个治学严谨、不苟言笑的人。
没想到,一和陈雍老师沟通,发现我只猜中了一半。虽说陈老师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但是微信和QQ玩得很溜,这也是我们沟通稿件*主要的通讯手段。不仅如此,我经常好奇他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好玩的微信表情,而且*不是中老年爱用的款式,有时聊着聊着,我竟然忘了手机那头是位“老作者”。如果陈老师不介意的话,我想套用一个比较俗的词儿,我们已经成为“网友”了。或许正是因为陈雍老师如此的“年轻化”,他才能把“关于考古的那些事儿”写得这么好玩,也难怪他是国内比较早致力于公众考古的学者。 2缘起 20 多年前,陈雍老师从长春调回天津工作后不久,报社的朋友就约他写考古方面的稿子,当时他没敢答应。他的朋友很执著,一直不断约稿,到前几年陈雍老师才答应。从2013 年2 月至2016 年9 月,陈雍老师在天津《今晚报》副刊上陆续发表了100篇考古随笔,都是千字左右的小文。这些“豆腐块”有一个总的题目,叫做“案边脞语”。“脞”是“细碎”的意思,给很多读者带去了困扰,现在这些小文要集结出版,陈老师提议,就此换个简单的名字叫它“说说考古”吧。 有同行建议,《说说考古》这个书名,太平淡了,换一个吧。我们理解同行的好意,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不搞几个搏眼球的标题,吸引不了大众。但是,我们依然坚持用了这个简单的书名。我们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位入行40余年的老人,对自己热爱的事业一种心平气和的回望;给愿意了解考古、亲近考古的朋友娓娓道来这个行业的点点滴滴。 3期许 考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一般人觉得考古就是“挖宝”,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盗墓”。到底什么是考古呢?考古学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人和事?这些内容“初学”和“寻路”两章内容给您答案。《海昏侯墓与电影》等文章把考古的“冷”知识和当今的“热”话题联系起来;《炒菜的由来》《过年说年》等文章,又把考古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我觉得搞考古的人有一种思维习惯,看到啥都喜欢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带着这种精神,我们咬文嚼字、反复校对,希望把这本书尽量完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还要感谢95岁高龄的文物学家谢辰生先生为本书题签。《说说考古》终于出版了,希望这是一本大众喜欢看,同行也觉得有意思的书。 作者陈雍先生漫画像 本书节选:六千年前村落啥模样 人类居住的聚落分为村落和城市两大类型,从中国历史上看,村落的出现远远早于城市。考古发现表明,随着全新世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变化,种植农业和驯养家畜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采集和狩猎,于是先民们走出穴居的山洞来到平原上,营造出各种适于定居的村落,中国古代村落历史少说也有8000 多年了。
陕西临潼发现的姜寨遗址,6000多年以前是一个半坡文化人群居住的村落。这个村落规模很大,坐落在两河交汇的台地上,北边是渭河,西边是临河,南边是骊山,东边是平地,整个村落按功能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地。
姜寨聚落复原图 姜寨遗址第36号房址 居住区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210 米、南北宽160 米,面积大约34000 平方米(约合50 亩)。一条宽2 ?3 米的壕沟包围在村子的外围,在东面、东南面可以见到完整的出入口。村子的中央是一个较大的广场(比今天标准足球场小一些),广场的北、南、东、西侧分布着四组房屋群,每组房屋群分成五、六排,房子有大有小,大的少小的多,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房子的周围是储物窖穴、垃圾坑和埋葬小孩的瓮棺。*引人注目的是,所有房屋的门都朝向广场,北面房子门朝南,南面房子门朝北,东面房子门朝西,西面房子门朝东。为 什么所有房子的门都对着广场,广场上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原来,广场中央埋着具有宗教礼仪性质的墓葬群,当时地面上有没有竖立的标示物,今天不得而知。广场的西侧有两条南北向的土路把村子分成东西两半,土路的南北两端各有一个饲养家畜的圈栏,分别属于北组房屋的居民和南组房屋的居民。
村子壕沟外面的东北部、东部和南部,有三片跟村子同时期的墓地,每片墓地都按照一定规则埋葬村里的死人。在村子西侧的临河岸边,有几处烧制陶器的窑场。另外,临河西边有大片平坦的土地,可能是当时的耕地和牧场。
考古学家通过对四组房屋以及出土的生活用具、彩陶图案、动物骨骼等分析研究,认为居住在姜寨村落里的居民是一个分层的“二合组织”。北组和南组人群对应,东组和西组人群对应,北组和南组人群的社会地位高于东组和西组人群。 姜寨遗址这样形态的史前村落,考古上叫做环壕聚落。 南方地区的村落跟北方的不一样。南方有漫长的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先民 们为了防潮、通风和便于排水,发明了干阑(又作干栏)式木结构和地上式木结构房屋。浙江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木构件,大体分为桩木、长圆木和木板三大类,其中许多构件上带有榫卯。木桩排列很有规律,据迹象分析,原来可能有三座以上房屋。其中*的一间是面阔23 米、进深7 米的长屋,其中包含10 多间小房子。这种多间排房是南方地区房屋的特点,适应了当地人群组织居住的需求。河姆渡遗址的这种房屋,以木桩为基础,上面架设长圆木梁(即龙骨),梁上承托木板搭成的地板,构成距地面1 米左右的建筑基础,然后上面再竖立木柱、梁架、屋顶,*后形成居室,在考古上称之为干阑式建筑,跟今天西南地区的吊脚楼相似。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从北到南,自古至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村落和古聚落遗址。建筑学家陈志华教授说:“乡土建筑,尤其是聚落,是乡土文化的容器”,“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诚哉斯言,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古村落和古聚落遗址吧!

说说考古 目录

**章 初学 考古是什么 遗址像本倒置的史书 延伸阅读:解读大直沽中台遗址 发掘遗址像剥洋葱头 探铲与手铲 考古发掘与考古挖掘 陆海空考古 考古报告是什么 考古学上的两种年代 器物的演进 延伸阅读:考古类型学是什么 考古学上的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条条块块第二章 寻路 中国学者的**次考古学演讲 梁启超和儿子谈西阴村考古 李济与南开大学 郑振铎与中国考古学 苏秉琦在南开大学演讲 金石学不是考古学的前身 考古者不买卖和收藏古物 何来20世纪初中国四大考古发现 延伸阅读:王襄*先收藏甲骨的有关记述 延伸阅读:王襄先生旧藏甲骨印象 《广智星期报》里的“北京人” 近代考古学与《古物保存法》第三章 杂议 别把古人当猴儿耍 由新发现的隋炀帝墓想到的 南京又发现一座“郑和墓” 考古学何曾走进象牙塔 说说公众考古学 延伸阅读:考古学该不该走出象牙塔——我的老师这样说 海昏侯墓与《寻龙诀》电影 海昏侯遇见大众传媒 田野发掘大挪移 用漫画讲考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四章 探古 从“薪火相传”说开来 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 世界上*古老的陶器 彩陶里的那些事儿 六千年前村落啥模样 破译元君庙墓地“密码” 延传六千多年的收割技术 古史传说与史前考古 陶寺遗址是尧都吗 中国文明的起源第五章 考史 青铜器走进奥运会 青铜器里的那些事儿 金声玉振话钟磬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 南昌西汉墓“大刘记印” 海昏侯印章 之谜 汉墓里的孔子 汉墓玉衣为何物 东汉列侯墓及其他第六章 问津 天津历史之“万千百” 从燕山走向渤海 用边角下料做时装 白云生处有人家 天津汉代城址知多少 《鲜于璜碑》待研究 天津古代沉船 天津运河遗产第七章 识人 考古也要考骨 他究竟多大年纪 两个古代铜匠 伏羲和女娲 你耕田来我织布 弄璋与弄瓦 古代人体装饰 红婚服与白婚纱第八章 辨物(上) 种稻与种粟 由长城说到吃饭 从“捞饭”说开去 四千年前的面条 鲁人瓦鬲煮食 古老的肉粥 吃饭洗手老规矩 “染指”的由来 筷子与刀叉 盘与碟 酱与醋 炒菜的由来 饮茶始于何时 白酒出现的年代第九章 辨物(下) 气象事件与历史事件 龙山文化何以衰落 沙漠里的瓷碗 养猪与养羊 关于马的考古 分路扬镳与策马扬鞭 六畜与畜生 过年说年 从申年属猴说开去 红吊钱与五彩吊钱 蹴鞠与踢球第十章 说字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前世今生 汉字的正体与俗体 古人喜欢字音和谐 汉魏人喜欢吉祥话 “這”字的篆体字形 由“花”字怎么写说起 “日知录”三字之篆刻 字怕上墙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