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47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9(4.9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80768
  • 条形码:9787301280768 ; 978-7-301-2807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本书特色

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 生命的出现,凯瑟琳·海勒*汪民安主编刘宇清译的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 虚拟身体)》中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 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 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深入探究 了“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时 代和未来。
人机关系既是一个迫切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 要的美学和哲学问题,它弥漫在整个生活与艺术之中 。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内容简介

海耶斯从科学史、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入手,向我们展示为了将信息虚构为一个实体,什么必须被消除和遗忘。因此,从二战之后的麦西人工智能讨论会到1952年出版的人工智能小说《边界》;从“自我塑造”的概念到菲利普·迪克对幻想和现实世界的文学探索;从虚拟生活到后现代小说,都是海耶斯讨论的范围。她向我们说明,成为后人类或许是一个噩梦,但也许蕴含了某种解放的可能性。本书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责无旁贷地阐明我们所身处的虚拟时代以及未来的走向。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作者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即,信息如何变成一个脱离物质形态的概念性实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目录

序言
**章 不断具体化的虚拟性
第二章 虚拟的身体与闪烁的能指
第三章 围绕信息实体的争论:关于控制论的梅西会议
第四章 自由主体性的危机:诺伯特·维纳与控制论的焦虑
第五章 从连字符到拼接:《地狱边缘》中的控制论句法
第六章 控制论的第二次浪潮:从反身性到自我组织
第七章 翻开现实:菲利普·K迪克60年代中期小说的界线
第八章 信息论的物质性
第九章 人工生命的叙事
第十章 虚拟性的符号学:描摹后人类
第十一章 结论:变成后人类,意味着什么?
注释
展开全部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作者简介

凯瑟琳·海勒(N.Katherine Hayles),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约翰·查尔斯·希利斯文学讲席教授。精通英语和化学。代表*作有《计算机,我的母亲》《数字主体与文学文本》,与人合编《混乱与秩序》。 刘宇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电影历史、理论与文化。出版专*《跳接: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等,译*《纪录片导论》《让·科克托》《让·热内》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