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06450
  • 条形码:9787030506450 ; 978-7-03-05064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我国典型海草生态系统的碳汇通量展开研究,将为科学研究、进一步综合评价我国海岸带对碳吸收的贡献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分析海草碳汇通量在降低区域CO2浓度以及缓冲海洋酸化中的作用提供精准数据。由于海草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本书也将为推进和加快我国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海草生态系统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也使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海草的重视和保护工作,使海草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发展。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典型海草生态系统的碳汇通量展开研究,将为科学研究、进一步综合评价我国海岸带对碳吸收的贡献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分析海草碳汇通量在降低区域CO2浓度以及缓冲海洋酸化中的作用提供精准数据。由于海草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本书也将为推进和加快我国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海草生态系统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也使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海草的重视和保护工作,使海草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发展。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 目录

绪论**篇 海草碳通量遥感研究进展及调查方法**章 海草生态系统碳汇及调查计划**节 海草生态系统及碳汇的重要性第二节 国内外海草的调查及计划一、国外关于海草生态系统本底调查二、国内关于海草生态系统本底调查第三节 海草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第四节 海草信息遥感提取的水体校正模型第五节 海草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卫星遥感检测第二章 辐射传输模型在海草底质信息提取中的应用**节 水体、大气对海草光谱的影响第二节 辐射传输模型第三节 典型海区的海草光谱特征第四节 海草地物光谱分析第五节 海草的卫星遥感检测一、海草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二、海草分布的卫星遥感监测第六节 海草分布变化分析第三章 海草碳汇现场调查研究方法**节 海草生态系统碳通量评估方法一、海草覆盖度观测方法二、传统的初级生产力测量方法三、生物光学模式(bio—optical model)四、海草床中捕食通量的碳同位素法测量第二节 荧光技术在海草初级生产力监测方面的仪器和原理第三节 海草的降解作用和测量方法第四节 影响海草固碳的因素第五节 相关观测仪器的制作 第二篇 我国海草分布第四章 我国海草的总体分布第五章 我国海草种类的区域分布一、大叶藻二、矮大叶藻三、泰来藻四、海菖蒲五、二药藻六、川蔓藻七、海神草八、贝克喜盐草九、齿叶海神草十、齿叶丝粉藻十一、丛生大叶藻十二、喜盐草十三、黑纤维虾海藻十四、红纤维虾海藻十五、具毛喜盐草十六、丝粉藻十七、小喜盐草十八、羽叶二药藻十九、针叶藻第三篇 海草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六章 海南省典型海草生态系统的结构**节 海南省海草床总体状况第二节 泰来藻海草床第三节 海菖蒲海草床第四节 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第七章 海草床中的附生生物及影响因素第八章 海草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节 新村港和三亚湾细菌、聚球藻数量和碳含量第二节 海草附着的放线菌一、海草中的放线菌资源二、海草中细菌和放线菌种类和丰度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海草床中的固氮微生物第九章 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节 新村港海草床中的浮游种类及数量第二节 海南椰林湾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第三节 广东流沙湾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第四节 广西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第五节 广东柘林湾海的浮游植物第六节 桑沟湾海草床中的浮游植物第四篇 海草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第十章 海草蓝色碳汇的总论**节 全球海草固碳总量第二节 海草床固碳途径第十一章 海南新村港海菖蒲生物量和碳储存**节 海菖蒲的茎枝特征第二节 海菖蒲生物量和茎枝密度第三节 海南岛各调查区海草生物量第十二章 新村港泰来藻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季节 变化**节 新村港采样地的海草和生态环境第二节 新村港泰来藻的生产力第三节 新村港水体中细菌碳和碳流向第十三章 大叶藻海草碳通量**节 天鹅湖大叶藻的生产力第二节 青岛湾大叶藻的生产力第三节 桑沟湾大叶藻场系统碳汇扩增力第四节 荣城俚岛海草生物量第十四章 台湾典型区域海草的碳通量**节 东沙岛海草碳通量第二节 垦丁海草碳通量第三节 金门海草碳通量第四节 高美湿地中海草碳通量第十五章 影响海草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环境因素**节 非生物因素第二节 生物因素第十六章 台风对海草生态系统的影晌附录1:国家海洋公报中海草状况附录2:海草保护区附录3:海草观测站附录4:图版附录5:彩图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