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作者:胡传扬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78.4(4.9折) 定价  ¥1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60017
  • 条形码:9787503960017 ; 978-7-5039-600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本书特色

胡传扬、胡传敏所编的《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精)》以编年体形式作为结构主线进行评述,详细记录了戏剧家胡导的戏剧生涯。解放后长期在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话剧表、导演教学及科研工作。胡导老师曾培养了焦晃、杨在葆、梁波罗、李家耀、胡庆树等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演员、名导演。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内容简介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以胡导的舞台艺术生涯作为结构主线,按照年代顺序分为:一、看戏、学戏,二、业余戏剧人,三、职业演员生涯,四、导演之路五、寻找“自我救赎”,六、勉力新文艺,七、转型:戏剧学院老师,八、晚晴,再上层楼育硕果,九、不了戏剧情,十、胡导:为中国戏剧事业奉献毕生的人,艺术年表。详细记录了戏剧家胡导充满传奇色彩、硕果累累的戏剧生涯。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目录

看戏、学戏/1915—1936/
业余戏剧人/1936—1939/
职业演员生涯/1939—1941/
(一)角色创造成败录
(二)代演救场的“职业能耐”
(三)上海剧艺社:捐导的戏剧大学

导演之路/1942—1945/
(一)弃短图新,悄然变身
(二)办剧团,《甜姐儿》底定职业导演地位
(三)与“中旅”和其他剧团的戏缘
(四)叶明先生评说胡导的导演

寻找“自我救赎”/1946—1949/
(一)商业话剧畸形繁荣,胡导的反思与检讨
(二)在上海周边寻找话剧演出空间
(三)回归邮局,重做业余导演

勉力新文艺/1949—1951/
转型:戏剧学院老师/1951—1966/
(一)从学于苏联戏剧专家
(二)表演系1959届
(三)编写表演教材,论说演员矛盾
(四)作为导演

晚睛,再上层楼育硕果/1977—1986/
(一)重返教学**线
(二)表演师资进修班与《贵人迷》
(三)导演专修科、导演进修班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四)其他导演实践和教学科研

不了戏剧情/1987—2007/
(一)退居二线,仍有“戏”又有戏
(二)耄耋之年,著书立说
(三)彰师德风范,显师生浓情

胡导:为中国戏剧事业奉献毕生的人/2007—2013
胡导戏剧活动年表(1949以前部分)
胡导戏剧活动年表(1949以后部分)
胡导戏剧教学活动年表
胡导著述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节选

  《干戏:胡导从艺七十年留痕》:  胡导,本名胡道祚,祖籍安徽泾县,宗“安吴胡氏”。1915年9月23日(乙卯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随父母迁居安徽芜湖,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6岁时进私塾开蒙,11岁在当地教会办的圣公会小学就读,后在芜湖关中中学上初中,1930年夏毕业。年尚幼,家中长辈即常领着他去当地戏园子看京戏,每年正月都要看几次。  稍长,已入读高中的姐姐又带他观看了当地的“文明戏”。1927年,胡导在圣公会小学就读时,恰逢北伐军进入芜湖,青年学生们就把教堂布道讲坛当舞台,演了不同于“文明戏”(按幕表制表演)的“新剧”(按既有剧本演出)《复活的玫瑰》。这些戏文和演员表演打动过他,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根据胡导撰写的回忆录《干戏七十年杂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下简称《杂忆》),他七十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些戏: 《大劈棺》里那位演田氏的女演员,只见她脱去浑身缟素的孝服,换上黑色的紧身内衣裤,手执利斧,从下场门飞也似地奔上来在棺材前一个亮相——脸上全卸下了脂粉,却厚厚地抹上了闪闪发亮的一层油,衬得那倒竖着的两条柳眉显得特别粗特别黑,那圆睁着的一双杏眼直勾勾地闪出两道怕人的凶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两唇紧咬着右颊部一缕从头上撩下来的又厚又宽的头发……这个造型一下子衬着眼睛里闪出来的凶光,好像田氏已凶狠到要发疯的地步了! 《刀劈三关》是位坤伶靠把老生演的。她有一副调门特别亮堂中气又极足的好嗓子,行家说她唱时“满弓满调”,唱得“淋漓尽致,一气呵成”。  《宝蟾送酒》是欧阳予倩先生编排的“红楼”戏,果然这戏有点不同凡响了:用了一点布景,是个书房一角的模样,那演薛蝌的小生也是坤角,她演的很文静,不俗气,但总觉得“他”不是个男人,而演夏金桂的那个男演员,细高个儿,脖子也特细特长,按“丑婆子”味儿演,看得出观众对“她”厌恶。  做工老生葛少岩在《鹿台恨》中扮演比干,纣王问他要心,他用一段苍劲有力而又铿锵有节的说白,再伴一套衰派老生的身段做工,有时还用了布景的平台和梯阶,边说边做.把纣王责驳的哑口无言……但纣王又翻下脸来,如此再二-番,二番,观众看得连呼吸都屏住了。  ——胡导:《杂忆》第2、第3页 有的文明戏演员扮演人物也让胡导印象深刻,一位是朱野鹤先生扮演的孙中山,化妆造型极像,台上演说慷慨激昂,仿佛中山先生亲临;再一位是丑角演员笪亚民,一口芜湖土话连珠炮似的非说得观众大笑不止绝不闭口。对于胡导,他们竞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他看得着迷而又感到神秘。  胡导的堂兄胡道神爱唱京戏,又会拉京胡,常常自拉自唱,姐姐胡道徵也是天天爱哼上几句京戏或昆曲,胡导也跟着哼唱,把《武家坡》“一马离了西凉界”,《小放牛》“天上蟠桃什么人儿栽”之类唱得儿歌一般。只是真要一本正经学唱了,便觉着自己荒腔走板缺乏灵气,不禁知难而退。  1930年8月,胡导来到上海,在持志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上海的文化氛围要比芜湖浓烈得多,为数众多的戏院天天有京剧名伶登台演出的大幅广告,而在青年学生当中早期话剧团体南国社、辛酉剧社等更具影响力。此外国产影片也在市民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介中学生,胡导自是囊中羞涩,没钱经常看戏,好在当时书店里已经有了各种剧本出版,胡导就经常去出版《洪深戏曲集》《田汉戏曲集》的现代书局里待上一整天,饱读田汉剧本。  田汉先生的剧本,好多没有忘,我也不让自己忘。有《田汉戏曲集》(名为戏曲集,都是话剧剧本)出版,我总要去站着看上几遍才罢休。这回又重读了《咖啡店一夜》《湖上的悲剧》,还读了《南归》《古潭的声音》《名优之死》等等。总之一边读一边就“看”脑子里的人物演的“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