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颐和园旧影

颐和园旧影

作者:陈宇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15
本类榜单:旅游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颐和园旧影 版权信息

  • ISBN:7540215399
  • 条形码:9787540215392 ; 978-7-5402-153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颐和园旧影 本书特色

“何处燕山*畅情,无双风月数昆明!”当年乾隆爷曾对清漪园情有独钟,而清漪园,即是后来闻名天下的颐和园前身。三百年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园外的世界早已是改朝换代,变了人间,而于一个古老园子的树影湖光中窥视,这些离离合合、起起落落也不过是等闲寻常,一片旧影,层层叠叠的老照片、老明信片,所有关于颐和园的点滴,泛黄的纸页背后,一个老去的帝国、曾经辉煌的民族、渐渐面目全非的北京城,闲拍栏杆,轻轻叹息……

颐和园旧影 内容简介


详细介绍:
大事记
  清朝以前,此地为元代时所称的“瓮山”和“瓮山泊”。沿岸及其附近有寺庙、小园林。后此地也称“西湖”。为京郊著名的旅游胜地。
  自1749年起,乾隆下诏疏浚、开拓西湖,改造了瓮山东麓的局部地形,并在瓮山圆静寺旧址上兴建“大报恩延寿寺”,为皇太后纽祜禄氏祝寿。同时在西湖北岸及湖中的岛、堤上陆续修造园林建筑。1750年,发布上谕改瓮山之名为“万寿山”,改西湖之名为“昆明湖”。
  1751年正式命名万寿山昆明湖为“清漪园”。乾隆帝写成《万寿山昆明湖记》。
  1761年乾隆帝写成《万寿山清漪园记》。
  嘉庆、道光两朝(1796-1850年)除对极个别建筑增损、易名之外,园林仍然保持着乾隆时期的原貌。
  1860年(咸丰十年)9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5日,联军占领海淀。10月17日,联军司令额尔金下令放火焚烧圆明园。18日后,清漪园及“三山五园”中的其他诸园均遭劫掠与焚毁。
  1885年至1894年间,慈禧太后以海军经费修复被毁的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初一日以光绪帝载湉名义发布上谕,改“清漪园”之名为“颐和园”。
  1898年,光绪帝载泥宣布“变法”,实施“新政”。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载湉被囚,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1900年,华北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5月,义和团进入北京,包围外国使馆。慈禧太后那拉氏以载湉的名义下诏向各国宣战。8月,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那拉氏与载湉逃往西安。8月30日后,沙俄、意大利与英国军队相继进驻颐和园。
  1901年,清廷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联军退出北京。
  1902年,那拉氏与载湉返回北京,立即动用巨款修缮被联军破坏的颐和园。
  1904年,那拉氏在颐和园举行70寿辰的“万寿庆典”。
  1908年,载湉、那拉氏相继病死,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民国。
  1912年2月,隆裕正式以皇太后的名义,代表统治中国长达260多年的清王朝政府宣告“逊位”。根据民国政府与清皇室达成的《优待清室条件》,允许溥仪逊位后保持皇帝尊号,“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此时,颐和园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当年9月12日,辛亥革命的领袖孙文、黄兴曾来颐和园参观。
  1913年4月24日,民国政府步军统领衙门以“中外人士纷纷要求瞻仰颐和园”为由,规定由民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通知情室内务府的有限制的参观办法。
  1914年,民国政府步军统领衙门与清室内务府商定“于开放游览之中,寓存筹款之意”,售票开放。同年,溥仪命裁减官员并将圆明园并归颐和园管理。
  1924年5月23日,溥仪派他的英籍教师庄士敦管理颐和园。同年11月,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颐和园各殿宇陈设由民国政府组织的“清室善后清查委员会”接收查封。
  1926年,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将颐和园交还清室办事处,成立清室办事处经理颐和园事务所。
  1928年7月1日,颐和园被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接收,始成公园。当时入园的门票是大洋一元,可买50斤白面。
  1948年12月13日,人民解放军控制了颐和园。此后,解放军的代表和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在万寿山东麓的景福间里进行了谈判。
  1951年,昆明湖湖边的石砌雕栏得到加固,清除了积存多年的国内垃圾。继而修缮了颐和国的中心建筑佛香阁。园工们又用省下的经费修缮了德和园、听鹏馆、涵虚堂、玉澜堂、排云殿。
  1959年,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颐和园又大规模地进行了一次修缮。
  1960年,数以千计的园林工人、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参加了疏浚后湖、修整和美化后山的义务劳动。对谐趣园也进行了修缮。
  “文革”初期,颐和园一度更名为“人民公园”,佛香阁中的大佛遭受破坏,长廊彩绘也被涂盖。
  1970年代之后,颐和园又大修了景福阁、写秋轩、听鹏馆、云松巢、邵窝、南湖岛、石舫等建筑。其中多数是彻底翻修。石舫顶部的砖雕,是按原来图案重新复制的。
  1986年,北京近50万群众投票推选,确定了包括“颐和慧海”在内的北京十六景。
  1987-1990年进行了修复后湖买卖街(苏州街)的工程。
  1990年冬、1991年春,北京市政府决定,对昆明湖进行240年以来的**次清淤。18万群众参加了义务劳动。此次昆明湖清淤工程,共清除淤泥65.26万立方米,清淤面积120万平方米,平均深挖57厘米。清除各种炮弹205枚。整修湖岸5700米。1992年恢复了西堤上的景明楼。
  1991年7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1年第20号”形式颁发了“关于严格控制颐和园、圆明园地区建设工程的规定”,以对颐和园、圆明园地区(系指玉泉山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燕园、清华园及其周围的街区)的景观和建筑进行保护。
  1996年复建了后山东部的澹宁堂(旺季时与苏州街联体开放)。
  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理事会认定颐和园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颐和园度过了它250年的生日。
片断:
  颐和园的历史照片散佚难寻。即使是已收集到的也零散而不成套,且很难判定准确年代。这里所展示的是编者收集的完整一套24张民国年间的颐和园景点旅游纪念照片,其拍摄与发行时间应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到共和国成立之前这四年之中。

颐和园旧影颐和园旧影 前言

  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海国图志》的编纂者魏源在诗中这样描述清漪园:“昆明湖水与天连,汇尽西山万道泉。解释蓬莱仙岛近,何须海上造楼船!”
  是的,昆明湖水浩淼连天,纳尽北京西郊诸泉而成一胜景,犹如蓬莱仙境近在眼前。倘若秦始皇帝再世,也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地派出寻访仙人的楼船了。
  清漪园的建造者乾隆皇帝对这座园林更是情有独钟,早在两百多年前的1751年他就由衷赞叹道:“何处燕山*畅情,无双风月数昆明!”
  到了1888年,慈禧太后在重建清漪园的过程中,将这座园林的名称改为了今天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在这里,春风来了,杨柳染绿了昆明湖的堤岸;夏天到了,长廊里的游人可以感受到湖水的清凉;秋季走近了,霜色降临在万寿山的葱茏树木上;瑞雪飘舞了,湖山上下一派素裹银装。
  可也同样是在这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焚毁了圆明园之后,将火把投向了峙山而立的佛香阁,投向了婉蜒的长长画廊。
  佛香阁倒下了,长廊消失了,其他木建筑的亭台楼间也几乎荡然无存。经此浩劫,全园陈设仅余530件且已多不完整,数以万件计的宝物从此背井离乡。
  “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王闿运在他的《圆明园词》中也描述到了清漪园被焚后的悲惨景象。本书第12—13页收录的照片正是那场浩劫之后拍下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从小就在历史课本里听说过恢宏的圆明园,从影视作品中又目睹了圆明园惨遭蹂躏的艺术再现;相对而言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另外四座园林同圆明园一道在火光中哭泣。
  时间过去20多年之后,慈禧皇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在清漪国的废墟之上进行了重建,随后将其更名为颐和园。终止了颐和园建设的直接原因是大清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这场战争的另一个惨痛后果便是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整整50年,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才得以收回。
  一批不甘中华民族孱弱下去的仁人志士力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变法维新,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六君子血溅菜市口,颐和园里的玉澜堂也成了大清皇帝的囚笼。
  没过两年,尚未恢复到清漪园时期原貌的颐和园,又受到了一场新的厄运的摧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沙俄和英、意军队先后占据这座园林长达一年之久。全园家具陈设大量被掠,连佛香阁背后智慧海四壁上的小佛像也被入侵者砍去了头颅,至今仍向人们发出无言的控诉。
  清漪园及其继承者颐和园的命运,浓缩了中国社会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
  清王朝的退出历史舞台并没有能改变颐和园愈发凋敝的状况。叶灵凤1929年在《北游漫笔》中写道:“排云殿的颓败,后面佛阁的颠危”,令人担心它们“有一天会像西湖雷峰塔的骤然崩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应该可以这么说,除了“文革”之初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外,解放以来颐和园一直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态势。河湖疏浚,植被覆满,游人如织,服务不断完善并逐渐与世界接轨。慈禧太后无力复建的苏州街在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京举办前夕重新出现在后湖两岸,景明楼矗立于西堤,耕织图在百年之后终于回归颐和国怀抱。
  更值得骄傲的是,颐和园在仟禧前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上述文字可见,颐和园的历史脉络是同中国的近现代史紧紧缠绕的。或者说,颐和园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经典的缩影。而在我们这块960万平方公军的土地上,编者还没想到哪里有第二处如此典型的缩影。
  到访颐和园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许多群体,但总体来说无外乎中国人和外国人两大类别。对于外国人来说,他在此所看到的是青山、秀湖、高阁、长桥、铜亭、石舫、梵塔、殿堂,他会惊叹于这巧夺天工的造化。可以相信,这里会和长城、故宫、敦煌、九寨、匡庐、大理、版纳、拉萨一道,构筑起他们心目中的中国。
  但是,对我们的国内游人而言,如果对颐和园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这种程度上,甚至归去而不知颐和园何以为颐和园、万寿山何以为万寿山、昆明湖何以为昆明湖,就未免令人有些遗憾和伤感了。
  所幸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追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对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代表的优秀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也已经有了很好的氛围。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里还建立了专门的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包括颐和园在内的许多世界遗产地也在内部设立了自身的研究部门。
  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努力,颐和园将会以更精确、也更丰满的形象展露在游人面前。
  编者自己致力于颐和园历史资料的收藏和研习十余载,深切感受到颐和国历史文化现象的博大精深。
  为帮助国内外颐和国研究爱好者和广大游人更形象直观地认识20世纪上半期的颐和园,特从本人收集的清末和民国年间的照片与照片制品中挑选了160来件资料,结集出版。
  需要额外一提的是,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原本定于2003年6、7月间在苏州召开,这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近20年来,首次承办这个会议。本书的编辑出版时机*初是以此为目标制订的。
  但是,由于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遭受了突然降临的SARS灾害,国际组织决定中国改为顺延承办2004年的第28届大会。在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编者与出版单位一致认为,应该继续按原定计划推出本书。
  就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编者听到了颐和园将要举办一次老照片展的消息。不久,编者收到邀请,为此次活动提供若干图片。
  由此可见,《颐和园旧影》一书于无意中见证了SARS灾害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的旅游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也同时见证了包括颐和园在内的中国广大旅游单位为消除SARS灾害负面影响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使我们完全可以确信,SARS过后的中国旅游业会继续创造辉煌,SARS过后的颐和园会一如既往地放射出璀璨的光彩,SARS之后的中国社会与经济也会更加进步、繁荣、稳定。
  《颐和园旧影》是本系列出版物的**部。系列名称之所以定名为“颐和之缘”,是取意于本书编者与颐和园所结下的不解之缘,同时取意于颐和国研究爱好者以及广大游人与颐和园的不解之缘,更取意于颐和园与我们国家历史命运和灿烂文化的不解之缘。
  让我们同结颐和之缘,共兴中华之业吧!
                            陈宇
                           2003年6月

颐和园旧影 目录

老照片
PicturesoftheOldTimes
老明信片
PostCardsoftheOldTimes
其他
Miscellaneous
大事记
BigEvents
索引
Index
后记
Epilogue
展开全部

颐和园旧影 作者简介

陈宇,任教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担任过校长的南京市第六中学。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从教21年,担任班主任20年。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市德育创新奖获得者。长期工作在普通中学教育第一线,带过各种类型的班级,以别具一格的情感教育和阳刚教育风格独树一帜,尤其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卓有成效,是国内知名的“个性班主任”和“问题学生”教育专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个人教育博客“老板老班的博客”有着广泛影响,被媒体誉为“网络明星教师”。应邀在全国各地做班主任培训,举行专题讲座百余场,以“直达心灵的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