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作者:金梦兰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1(6.9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089865
  • 条形码:9787203089865 ; 978-7-203-0898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本书特色

社会责任的缺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金梦兰所著的《媒体的社会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重要,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和选择。媒体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具有公共性,同时又是一个产业,自身的商业性也不容忽视。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内容简介

  《媒体的社会责任》聚焦多个不同的社会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高校、媒体、公民的社会责任问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高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的“母机”。媒体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公共领域,在思想传播、凝聚共识和舆论监督方面具有主导作用。无论是基于对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普遍性,还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对高校和媒体社会责任的讨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目录

导论 信息化时代的自由与迷茫
**节 信息技术的悖论
一、“信息爆炸”的背后:
我选择,但其实我选择的只是他们的选择
二、信息表象的背后:眼见不一定为实
第二节 信息传播的悖论
一、电子时空:新的平等与新的不平等
二、电子时空:我们是*亲密的陌生人
第三节 传媒业的悖论——事业,实业?
一、传媒业小史
二、媒体:维护公义与制造商品
第四节 以总体性的视角问责传媒
一、传媒责任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凸显
二、媒体责任概念与西方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
三、中国学界的传媒责任问题研究状况

**章 媒体革命
**节 媒体的历史变革与历史变革力
一、农业社会的媒体革命——语言与文字
二、工业社会的媒体革命——印刷媒体与媒体的组织化
三、电子传媒引发的信息革命
第二节 信息社会与新媒体革命
一、新媒体的产生与信息社会的来临
二、信息化生存
第三节 新媒体形态及其所产生的理论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的功能扩展与责任增生
三、新媒体环境对传统认识论的冲击

第二章 媒体的品质与社会角色
**节 关于几种代表性的媒体理论的探讨
一、关于媒体体系的理论
二、关于媒体功能的理论
三、关于媒体社会影响的理论
第二节 媒体的品质与公信力
一、媒体品质的演进及其对媒体伦理观的影响
二、当前中国媒体的品质与公信力问题
三、对媒体公信力的解读与重新建构
第三节 媒体的社会角色:坚守与重构
……
第三章 媒体的社会责任定位
第四章 大众媒体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第五章 风险社会中的媒体责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中国 节选

  《媒体的社会责任》:  “自媒体”中的“自”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己”,公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从传播的“客体”变为“主体”,媒介从集体使用向个人使用过渡,信息内容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手机新媒体信息形态的多媒体化就体现了这一需求。手机新媒体己开始真正成为用户个人的媒体——个人拥有、个人制作、个人传播、个人使用和个人消费;二是“自由”,“自媒体”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渠道和机会,媒体资源的丰富将改变少数媒体组织垄断资源的状况,公民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拥有更大的“自由度”。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人成为独立的传播主体,作为个人的主体同样拥有了新闻发布和传播消息的权利,正是这一个个单独的“一”组成了“We(我们)”。社会的声音日益多元,并且多元的声音有了多种表达的渠道。当然,这也同时意味着专业表达和评论的不足和缺失。  (3)身媒体化  “顾名思义,身媒体化就是媒体的人体化和人体的媒体化两个相互推动的过程的统一。媒体的人体化是指,新媒体日益小巧、无线、可移动和智能化,已经变成随身和贴身之物,甚至成为身体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体的媒体化是指,作为个体,人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承载者、制作者、传播者。”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体是人的延伸”大体上也暗含了上述意味。  无论是媒体人化还是人化媒体,从技术层面来思考,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一种演进。新媒体对人类自身、人类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嵌入,进而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对这样一种趋势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以手机等多功能合一的便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媒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或正在成为大部分现代人生活中甚至是身体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上网进一步提升了网民的上网黏性,这种状况显然具有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正能量,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越来越成为媒体的附属物,人们的心理、意识更倾向于被媒体所操控,不知不觉间遗忘甚至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当被多数媒体所渲染的娱乐式、游戏式的生活向着我们的感官铺天盖地而来时,大部分人没有时间深刻反省自己的需要,或把他人的需要当作自己想要的人生,或无谓地打发、浪费自己的时间,任自己的心灵湮没在无意义的感官冲击中。  综上,我们已经有充分理由得出结论: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