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作者:王世谊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1.9(4.9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5173
  • 条形码:9787516145173 ; 978-7-5161-451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本书特色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研究的逻辑进程,涵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理论综述,到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概括,再到问题成因的分析和经验与不足的总结概括,然后结合现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和效应、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运行机制的可行性与框架体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内容简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以江苏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为例,从战略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着力回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经验、面临问题及成因、模式选择、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嵌入性理论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的全新分析框架,从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资源性嵌入入手进行嵌入性的机制构建,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在理论创新的视角下得到一种新的诠释,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和构架的完整性。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是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的一个集中反映,在学理上有助于促进党建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目录

**章 导论
一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研究述评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历史沿革与现实依据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现实困境与面临挑战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途径与机制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
5.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的总体评价
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的主要薄弱之处
二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的着力点和未来趋势前瞻
1.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的着力点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趋势的前瞻性分析
三 本书价值与目标
1.政治应用价值
2.理论创新价值
3.制度设计价值
4.实践指导价值
5.课题研究目标
四 本书的规划设计
1.本书的研究思路
2.本书的研究方法
3.本书的主要观点
4.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发展阶段与概念界定及现实问题
一 发展沿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演进历程
1.以新兴领域破题为标志的发展阶段(1992-2001年)
2.以突破关键环节为标志的发展阶段(2001-2007年)
3.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标志的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厘定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相关称谓与演变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中的制度、体制、机制概念辨析
4.关于非公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相关概念等的界定
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社会背景与现实困惑
1.社会转型与党的社会治理功能
2.社会转型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现实困惑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许多复杂问题
4.处于探索阶段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较多
四 传统党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遭遇机制困境
1.动力不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传统党建的挑战
2.制度脱节:传统党建模式滞后于党建实践
3.角色错位: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双重错置
4.功能障碍:组织地位"虚化"与党员角色"边缘化"
5.机制冲突:党建机制与企业治理存在的兼容性不足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党员思想状况分析——以苏南地区为例
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党员思想状况调查
二 苏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评估
1.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成效显著,但存在隐忧不少
2.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主流积极,但表现参差不齐
3.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效果积极,但程度不尽理想
三 苏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基本特点与思想状况
1.党员基本特点:优势明显,但问题也较多
2.政治观:对政治主流认同度较高,但没有达到高度统
3.价值观: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占据主流,但信仰多元化初见端倪
4.社会观:公民意识较为突出,关系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成关注焦点
5.生活观:生活观念趋向多元化,对生活问题的态度偏向宽容
6.学习观:学习受到重视,但学习内容上重业务轻党建

第四章 江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模式创新
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苏南经验:总体评估
1.组织覆盖率高位提升
2.工作力量坚强有力
3.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4.舆论氛围逐渐增强
5.创新举措持续推出
二 非公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实践:以苏南地区为例
1.精心组织策划,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2.加强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创新的制度成果
3.深化理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收获了积极的理论成果
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江苏经验:模式创新
1.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
2.雨润集团"双重管理"模式
3.红豆集团"党建工作标准化管理"模式
4.苏宁电器集团"党建文化管理"模式
5.沙钢集团"党建绩效管理"模式
6.同科集团构建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成功实践
7.三胞集团构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的新机制
四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江苏经验:区域创新
1.苏州高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2.昆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3.南京市鼓楼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4.南京市非公有制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实践
5.苏州市非公企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实践
6.溧阳市坚持纪律监督与预防腐败并重助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章 江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状况调查及江苏经验的启示
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透析
1.表象成因:主观认识偏差导致相关主体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
2.深层原因:制度设计缺陷不足以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3.本质原因:党建工作与各利益主体之间未形成"激励相融"的互动机制
4.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需要深入探索的几个问题
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支持要素分析
1.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2.找准与企业发展的利益契合点
3.构建体现先进性的党员人才队伍
4.创新发展党的活动载体
5.为党的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6.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工作支持
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实践创新的苏南经验
1.构建和谐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功能定位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和谐企业建设"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
3.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职能要求与机制

第六章 嵌入式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体系
一 机制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发展的根本导向
1.机制创新:确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运行的目标指向
2.机制创新:奠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运行的发展基础
3.机制创新: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具体运行的基本内容
二 嵌入性治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全新分析框架
1.嵌入性治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有效治理模式
2.引入"嵌入性制度"的意义:有利于增强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模式的适应性
3.引入"嵌入性制度"的可能性:企业治理机制与党建机制的契合
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引入嵌入性理论的整体思路
1.关系性嵌入:在制度化信任的基础上强化组织认同
2.结构性嵌入:构建多元嵌入的网络治理模式
3.资源性嵌入:在互补性资源基础上强化多边合作
四 嵌入性框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体系构建
1.根据党建目标任务要求,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领导协调机制
2.坚持统筹共建原则,形成非公领域党组织全覆盖的组织建设机制
3.坚持政治核心地位与服务功能,形成党组织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发挥机制
4.以和谐企业的利益共识为基础,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工作激励机制
5.引入成本效益概念,构建科学规范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绩效考评机制
6.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人才需求,构建党建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7.改革党员组织管理制度,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8.健全党建工作条件支持体系,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9.构架廉政风险防控网络,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机制

第七章 结语
一 执政资源整合是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
二 对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三 进一步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几个问题
附录
附录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查问卷(2008年)
附录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调查问卷(2009年)
附录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查问卷(2010年)
附录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思想现状问卷调查(2011年)
附录五:江苏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2012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节选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陆续见诸报纸杂志的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对非公企业廉政建设进行富有创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一些研究非公企业党建的著作,不同程度地涉及关于非公企业廉政建设问题。专著主要有以下几本:《说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者从政治作用、市场体制两个方面论证了加强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系统地从非公企业党建“主题”问题、“作用”问题、“根本”问题上三个角度阐述丁与科学发展观**要义、本质间的联系;《名家论企业党建》,书中强调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工作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以人为本,关注企业发展,关注职工民生,关注社会和谐;《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该书从市场经济发展这个时代大背景的视角,论证了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内在地揭示出企业党建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状况和经验总结。  涉及非公企业廉政建设问题的论文也比较多,论题主要围绕非公企业党风廉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的正确定位、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发挥等问题展开。这些论文主要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及效能发挥一一潍坊高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实践与启示》;《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意义》;《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性经验及发展对策一一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研究》;等等。目前,无论是党建工作领域,还是理论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加强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非公企业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搬国企或党政机关的做法,否则就会成为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因此特另。需要开拓创新,探索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和纪律监督的新路子。为此需要寻找理论支撑,促进思维转型,实践制度创新。通过对党风廉政建设、非公企业党建、非公企业廉政建设等相关专题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理论。  (1)廉政建设理论  廉政建设理论是本书的指导思想。根据国际经验,廉政建设是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的预设前提,即将思想预防、制度预防和技术预防等结合起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但是对利益冲突概念的误读及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使得我国在廉政建设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廉政建设理论是反腐败理论的创新,更着眼于反腐败的内容,抓住了反腐败的核心。三胞集团提出反腐倡廉“1212”工作思路,就是在廉政建设理论指导下,根据《党章》规定和企业党建情况研究制定的。用“廉政建设论”来指导非公企业反腐倡廉,针对性强,揭示了非公企业腐败的根源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2)防止利益冲突理论  防止利益冲突理论是关于腐败本质的理论设计,是国际上流行的反腐败理论。这个理论更强调反腐败的内容和实质,更具有普遍意义,现在已经被党的文件和相关制度采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用“防止利益冲突论”来指导非公企业反腐倡廉,针对性强,揭示了非公企业腐败的根源和反腐侣廉的必要性。“利益冲突’’是非公企业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冲突,而是一个行政伦理学和廉政学意义上的特定概念,是指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私人利益因素的干扰,并且不采取相应的处理举措,以致价值判断和政策取向偏离公共利益要求,发生私人利益与其公职所代表的公共责任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利益冲突是腐败之源,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中国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防止利益冲突成为破解“内部人陷阱”、“监督失灵”的突破口,有助于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作者简介

  王世谊,男,1957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南京大学涉外行政管理研究生班结业。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与廉政建设、政党政治。1997年首批入选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同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个人专著有《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1992)、《业绩思想精髓》(2000),《当代中国基层党建问题新论》(2004)等,与他人合作撰写《学习论》(2004)、《公民社会与社会创新》(主编,2008)等著作、教材十余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其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32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转摘或索引。论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南京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次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六次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另有二十余项成果分获各类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先后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江苏省委党校重点工程课题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