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作者:王志艳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20.9(7.0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079622
  • 条形码:9787201079622 ; 978-7-201-0796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本书特色

  《高峰阅读文库·我的第1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从科技的起源、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材料更长、交通运输、工业科技、通讯传宝、激光技术、海洋工程以及能源工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  同时,为了丰富内容及版面,书中还增添了“小知识”板块,以更多、更灵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更多的科技知识。  希望通过阅读《高峰阅读文库·我的第1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青少年朋友们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科技知识,并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及进步做出出色的贡献。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内容简介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  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  《高峰阅读文库·我的第1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从科技的起源、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材料更长、交通运输、工业科技、通讯传宝、激光技术、海洋工程以及能源工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  《高峰阅读文库·我的第1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跨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导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目录

科技起源
早期猿人
火的发现
捕鱼和狩猎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陶器和铡器的出现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语言和文字的出现
知识的起源
航空航天
航空飞行器
飞艇的出现
扑翼机
人力飞机
螺旋桨飞机
喷气式飞机
太阳能飞机
原子能飞机
直升机
冲翼艇
气垫飞行器
磁性飞机
火箭
侦查卫星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
气象卫星
宇宙飞船
空间站
航天飞机
生物医学
仿生学
生物电
生物磁学现象
生物光学现象
生物热现象
什么是酶
生物发光
气步与化学武器
光合作用
生物膜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材料与人工器官
遗传工程
基因工程
什么是克隆
试管婴儿
细胞工程
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及特性
合金
金属铜
金属铝
贵金属
特殊金属
钢铁
超导材料
半导体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
有机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载能束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起源
陆地交通运输
早期汽车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
汽车的结构
汽车的造型
火车的出现
列车的飞速变化
磁悬浮列车
地铁的出现
水路运输
工业科技
18世纪的工业萌芽
家庭作坊及传统手工业
制造业阶段
工业革命前的准备
**次工业革命
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纺机的发展
矿业和冶金业的变革
机械制造业
现代工业的诞生
电气化时代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的堀起
通信传播
古代通信
现代通信先导
无线通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
全球定位卫星系统
认识广播
电影的出现
电视技术
通信网络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
神奇的机器入
印刷技术
摄影
未来的空间通信站
激光技术
光的本质
激光和激光器
激光器种类
激光武器
激光手术刀
光敏技术
激光电脑
全息摄影
激光加工
激光与印刷术
激光雷达
海洋工程
海洋的形成
海水的来源
海洋与生命
海底真相
海底宝藏
探测海洋
声波探测
海洋观测
潜水类型
海水淡化
海洋医库
海水炼金
能源工程
能源
太阳能
水资源与水能
海洋能
风能
地热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展开全部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新)——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节选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人类发展*初阶段的代表,包括生活在更新世早期或更早些(约相当于距今250万至180万年左右)的人类,其基本特点是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已发现的约2300万至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洲,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成群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的树上,靠摘取树上的果实和林中可食植物为生,还没有直立行走习惯。  直立行走:随着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林间出现空地和稀树草原,部分古猿来到地上寻找食物,也许是它们觉得后肢站立时视野更开阔,便渐渐采取了这种姿势。因为采集的食物需要携带,前肢于是有了专门任务。这样,猿学会了直立行走。  采集食物:学会直立行走的猿群*初用天然石块和木棒延长肢体。手握石块和木棒,他们便能砸碎坚硬的植物果壳,并更省力地挖出地下植物的根,或用以击杀其他动物。无疑,新的生产工具是防卫敌害和与同类在偶然情况下争夺食物、地盘或异性的武器。  走出森林,到林中空地或稀树草原上寻求新生活的猿群,主要靠采集为生。石块和木棒提高了采集效率,但收获物已不如森林中丰富和易取。在走出森林后,猿群开始拣取池水溪河中的蚌蛤为食,并学会捕食小动物。  在采集过程中,猿群对可食性植物和植物果实的熟悉,在*初的肉食生活中对水生、陆生小动物的了解,为后来培育植物和狩猎、捕鱼打下了经验基础。  打磨石器:约380万年前,猿群学会了打制加工石英石、黑曜石、燧石和其他坚硬石块,这些打制产品是粗糙的、不规则的砍砸器、尖状器、刀片和多功能手斧。对猿来说,这是一次工具革命;对人类来说,这是历史的开始。这些经过制作的石器,除了能更有效地砍砸外,还能切割植物块茎和肉类。这样,人类就进入了旧石器时代。  在使用旧石器的同时,早期猿人也使用木棒。在这种技术基础上,生活在东非的早期猿人生活了约200万年(从38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终于在体质上进化到晚期猿人。  之后,猿人制作石器的工艺并未发生变化,直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不过,在其他方面,技术的发生也推动了人类由晚期猿人向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转化。  火的发现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