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作者:贾广惠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
开本: 16 页数: 275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5(8.1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7307077337
  • 条形码:9787307077331 ; 978-7-307-0773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本书特色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系列教材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目录

上编 新闻采访的发展及认识基础**章 新闻采访:从职业行为到社会行为**节 从官方到民间:采访活动回溯一、古代官方采访制度二、伴随古代采访活动的报纸三、西方中世纪新闻事业概况四、中国近代、民国、新中国的概况第二节 突破垄断:技术进步提供物质条件一、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二、电视的平民化色彩三、网络、手机的普及第三节 新闻自由依赖“采访自由”保障得以实现一、新闻自由的基本概念二、传统媒体的局限三、网络、手机的自由传播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认识论基础**节 事实无限与采访的有限一、对于事实的认识二、截取事实的艺术三、对几种事实的把握第二节 例证式采访问题一、“以个别代表一般”二、“关门想点子,出门找例子”三、图解政策第三节 采访对象——事实辨析一、事实即信息二、“反信息”的事实不应作为记者采访报道的对象三、采访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第三章 新闻价值标准的把握**节 新闻价值的起源与含义一、新闻价值的起源二、新闻价值含义第二节 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一、从发现到采访二、从写作到编辑三、从传播到反馈第三节 新闻价值实现受制于内外两个因素一、记者与媒体价值追求的统二、新闻价值受制于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第四章 新闻采访中的道德伦理**节 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一、职业道德的历史与现状二、道德成为稀缺资源三、新闻职业道德要求四、虚假新闻、新闻炒作泛滥问题第二节 备受争议的采访“看客”一、鲁迅先生批判的“看客”问题二、记者采访的“看热闹三、采访“看客”遭受道德压力第三节 揭露隐私过度问题一、名人隐私满天飞二、记者与个人(报道对象)的合谋三、恪守“公共利益”标准中编 新闻采访:一门“发现”的学问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进场”与接近信源**节 采访要“进场一、记者要有自己特殊的“场”二、到单位部门的采访(意图、寒暄、验证、监督)三、社会领域的采访第二节 采访中的调查取证一、取得线人信任和实地访问二、多方获取材料第三节 采访中的识人一、认识采访对象二、想方设法接近采访对象三、与采访对象交朋友第六章 新闻“发现”与新闻敏感培养**节 新闻“发现”的界定一、新闻“发现”界说二、新闻“发现”的內容与指向第二节 新闻敏感指向新闻发现一、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之关系二、新闻敏感的含义与特点三、新闻敏感的大敌:职业倦怠第三节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一、“上头”和“下头二、尹.友、熟人等社会关系网络三、静态途径第四节 记者的思维方法一、逆向思维二、辩证思维三、发散思维四、统摄思维五、超前思维六、症候式分析第七章 新闻的背景采访与深度报道**节 深度报道特有的价值一、采访的深度决定思想的深度二、采访事实背景即寻找意义和价值第二节 记者要致力于为社会“解惑”一、受众需要深度信息二、“风险社会”需要媒体预告第三节 学者型记者的发现力一、学者型记者的优势二、全面、深刻地“发现”社会问题三、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第八章 采访者的知识储备**节 杂家的要求一、资料收集与整理二、舍得下工夫第二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手不释卷,获得广博知识二、“行万里路”第三节 业务知识储备一、基本业务知识二、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第九章 新闻采访资源的开发**节 新闻采访资源开发的时代要求一、资源稀缺时代的到来二、新闻资源即信息第二节 新闻资源开发的潜力一、信息产业的开发二、新闻资源开发在媒体的运用……第十章 新闻采访策划的运用下编 网络时代的采访第十一章 网络采访的含义、特征与意义第十二章 “公民记者”兴起第十三章 网络记者(采访)的多样性第十四章 网络采访的平民化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节选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网络时代进行采访的新闻专业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采用了新颖的方式方法分析新闻采访。《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次把“人人皆为记者”的理念作了重点分析和引导,分析了如何去做一个网络时代的公民记者。《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既参考了国内权威新闻采访教材的体例、内容和写法,又力求突出自己的特色。在体例安排方面,基本做到了理论层次与实践层次的结合,突出了实践性;在内容方面,则对有关基本内容有所取舍,强调了认识论、新闻价值、采访思维方法以及发现能力、采访策划、资源开发、网络采访等新颖内容;在写作方法方面,不再固守以往的理论、实践操作的静态描述,而是侧重于作为记者从业经历的实际感受,使得采访艺术建立在鲜活的业务基础之上。同时,也探讨了在网络时代记者的从业范围急剧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从事新闻采访包括记录、发布的问题。《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不仅适合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使用,而且对于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学习如何采访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新编新闻采访学教程》 相关资料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一直有书籍记录而无定期出版的新闻性报纸,这种情况直到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才有改变。有明确记载的是北宋时期开始出现的朝报,由官方控制出版。如果粗略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到近现代的历史,可以发现采访伴随着报纸的出现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官方到民间的缓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访的扩大使得一批批民间知识分子自主从事新闻活动成为主流,当然这是随着救亡图存的百年近现代史而起起落落的,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里,民间的采访权无从谈起,党报党台一统天下,直到21世纪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理清封建官报的历史,有必要简单回顾其发展的大致过程。邸报和京报是对中国封建时代官方报纸称呼。从唐代开始就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从这两份进奏院状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雏形报纸的一些特征:它以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为主,由地方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虽具有官报的性质,但还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