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作者:黄坚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72页
读者评分:3.8分6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8.2(7.0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071611
  • 条形码:9787100071611 ; 978-7-100-0716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本书特色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政策转向之议;政策路线之争;“去政治化”的双翼策略;抗日战争与三民主义青年团之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招收学生团员等。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目录

英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鸣 谢(一)
鸣 谢 (二)
**章 绪论
**节 研究范围
第二节 近代学校和学生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学生运动概况
第二章 政策转向之议
**节 清党后的临时措施
第二节 早期的倡议
第三节 后期的改进
第三章 政策路线之争
**节 民众训练委员会不同政策的出现
第二节 民训会倡导新路线的幕后动机
第三节 派系重组与学运法规的颁布
第四章 “去政治化”的双翼策略
**节 “去政治化”政策之透视
第二节 灌输国民党价值观
第三节 培植亲国民党的学生活跃分子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与三民主义青年团之成立
**节 战前提议与战时成立
第二节 成立三青团的初衷
第三节 其他可能动机的排除
第六章 三民主义青年团招收学生团员
**节 早期团员成分及在校招收学生的初期努力
第二节 党团之间的倾轧
第三节 重点归向学生
第七章 战时对学运的遏制
**节 三青团在校园内所受的限制
第二节 战时教育和学生自治会的局限
第三节 国民党发动内战与学运政策的延续
第八章 结论
**节 1927—1949年国民党学生政策的形成及其实质
第二节 与l927年以前国民党学生政策之对比
第三节 对国民党本质及其政策失败的反思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节选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内容简介: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就颇具远见地意识到,青年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旧社会获得新生。热血澎湃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主导了中国的“五四”运动,身处这一运动中心的李大钊,极力鼓吹新青年为推动社会再生的一股神圣力量。在整个20世纪,学生运动连同工人斗争和农民革命,成为象征人们为社会正义而不屈抗争的一座座丰碑。中国历史如此,世界历史也是如此。

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 相关资料

随着西方人的东来,尤其是自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列强逼加于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精英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文明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教育制度。在清廷监督下,教育制度上的改革有限度地开始实行,先是坚持学习中国本身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也拨出一定空间,采纳西方科学和技术,特别是有关军事知识这方面。但是一旦发现功效远非理想时,部分精英便要求在政治和教育制度上作根本性的改革,但最初为慈禧太后所拒。然而,当反洋的义和团运动在1900年失败后,慈禧太后决定批准改革,并推行广泛的制度革新。此后10年间推行的新政最终使局势失控,引起辛亥革命爆发,导致清廷最终覆灭。在慈禧敕准下,由清廷推行的革新措施包括了在1905年废除科举,推广以西方实用知识为基础的新式教育,使中华民国时期终于出现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新一代的学子。

商品评论(6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