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技术解释学

技术解释学

作者:赵乐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6(4.9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技术解释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256782
  • 条形码:9787030256782 ; 978-7-03-02567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技术解释学 本书特色

《技术解释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技术解释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本体论解释学视角,探索了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与程度上适用于技术的问题。在强调意会理解的前提下,考察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解释学基础上统一的可能,认为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技术有着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本书以家族相似谈论和描述技术研究了技术知识、技术活动和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对工具的“上手”、“在手”状态以及技术理解的“前结构”与解释学循环进行了讨论。在肯定当前正在发生的“技术认识论转向”积极意义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知识与技术理解意会的重要性;在将社会行为视做本文的条件下,对技术建构论进行了解释学阐释;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以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为依据,形成将技术人造物看做本文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本书可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考,适用于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阅读,对有兴趣思考、探索人文与科学“视界融合”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思想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价值。

技术解释学 目录

总序
导言: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章 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适用于技术
**节 技术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技术哲学的兴起
二、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
三、技术的价值负荷与工具论
第二节 技术哲学的本质追问
一、本质主义及其技术理论
二、非本质、反本质与后本质主义
三、技术的含义与家族相似
第三节 技术的解释学意蕴
一、解释学的源流
二、科学解释学的兴起
三、技术理解的“前结构”
第四节 技术解释学的探求
一、工具的“上手”与“在手”
二、知觉与技术解释
三、“人一机”解释学关系
第二章 技术知识的解释学
**节 作为知识的技术
一、技术并非应用科学
二、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的独特地位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
一、理解地方性知识
二、地方性知识的哲学意蕴
三、实践中的地方性技术知识
第三节 意会知识的解释学反思
一、不可言说的知识
二、技术理解的意会性
三、技术知识的意会性
第四节 意会知识与技术传播
一、意会知识与明言知识
二、意会知识与技术扩散
三、不可失而复得的知识
第三章 技术活动的解释学
**节 技术建构的解释学向度
一、从科学知识社会学到技术的社会形成
二、技术建构论的解释学策略
三、技术风格
四、行动者网络
第二节 技术设计的解释学
一、两种技术设计模型
二、技术设计与解释学循环
三、技术设计的“问答逻辑”
第三节 技术代码的解释学意义
一、作为前见的技术代码
二、技术的“社会意义”
三、技术的“文化视域”
第四章 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
**节 作为本文的技术人造物
一、广义对称原则
二、技术调控
三、技术“正本”
四、技术创新与“多重正本”
第二节 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
一、技术的道德“授权”
二、技术的政治“场景”
三、技术的“可用性”
第三节 性别化技术正本
一、技术女性主义
二、技术的“性别正本”
三、技术的“驯化”
结语 可选择的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技术解释学 节选

《技术解释学》从本体论解释学视角,探索了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与程度上适用于技术的问题。在强调意会理解的前提下,考察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解释学基础上统一的可能,认为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技术有着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技术解释学》以家族相似谈论和描述技术研究了技术知识、技术活动和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对工具的“上手”、“在手”状态以及技术理解的“前结构”与解释学循环进行了讨论。在肯定当前正在发生的“技术认识论转向”积极意义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知识与技术理解意会的重要性;在将社会行为视做本文的条件下,对技术建构论进行了解释学阐释;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以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为依据,形成将技术人造物看做本文的理论与分析方法。《技术解释学》可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考,适用于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阅读,对有兴趣思考、探索人文与科学“视界融合”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思想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价值。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