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作者:彭适凡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80.2(6.8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223258
  • 条形码:9787030223258 ; 978-7-03-022325-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作者数十年来有关江西和南方其他一些地区先秦考古学和百越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论文共30篇,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加强南方文物考古》一篇代前言外,上编计有论文18篇,主要探讨中国南方地区(含江西)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先越民族的两种生产工具即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以及有关南方地区商周时期几何形印纹陶、原始瓷、早期青瓷、玉牙璋和迄今发现时代*早的玉“羽人”等问题的专题研究;下编计有论文11篇,主要是对南方地区先越及尔后泛称的百越民族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贡献和长江中游地区南岸古铜矿带主人族属扬越及其更替过程以及赣、闽武夷山地区悬棺葬制族属系扬越等问题的专题论述。
本书可供国内外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目录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加强南方文物考古(代前言)
上编
 长江文化的特点及研究的意义
 试述先越民族的两种生产工具
 试论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兼论有关的几个问题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的个案研究
 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
 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
 试述南方早期印纹陶的特点及其渊源
 从原始瓷器到早期青瓷及其与印纹陶的关系
 试述中原印纹陶及其与南方印纹陶的关系
 中国南方与南太平洋地区古代印纹陶的比较研究
 略论香港地区出土古代印纹陶
 一部编著成功的田野考古报告集——评澳门地区**部田野考古报告《澳门黑沙》
 谈迄今发现*早的一件商代玉“羽人”
 礼器“牙璋”的类型学研究——兼论香港大湾新出牙璋的年代
 新疆和田玉石输入江南始于商代考
 江西吴城青铜文化不是中原商文化的一支
 江西吴城青铜文化的再探讨
 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古城典型——江苏武进春秋淹城个案探析
下编
 新石器时代赣江流域居民族属考
 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
 从印纹陶对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影响与传播看百越民族的流向
 百越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贡献
 论扬越、干越和于越族对中国青铜文化的杰出贡献
 岭南民族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岭南民族源流考》
 “吴头楚尾”地带古铜矿年代及其族属考
 瑞昌商周铜矿遗存与古扬越人
 论武夷山地区悬棺葬制的族属——兼及其年代
 江西悬棺葬的分布及贵溪崖葬的有关问题
 再论龙虎山悬棺葬的若干问题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节选

上编
  长江文化的特点及研究的意义
  长江、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都是我们中华儿女主要诞生、生息、繁衍之区。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体,再融合周围地区的文化,从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所以我们说,长江流域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几千年来历代王朝基本都是以中原为中心,特别自夏、商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原地区有着比周围地区更为发达的青铜文化,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统治中心,所以先秦一些史书记载,所言必称“三代”,所谈必是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基本不谈或很少提及,所以千百年来使我们形成一个概念,即中原中心论。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大量考古材料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起源到底是一个地方还是多个地方?
  关于长江流域文化究竟有什么特色?什么内涵?同志们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从人类诞生起,长江流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早产生地之一,人类起源地很可能在亚洲,而亚洲又很可能是在我国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一带。据现有考古材料,巫山人距今约200万年,云南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都是我国*早的人类化石。长江流域各省区的旧石器发现很多,近年来湖南发现很多,江西也有发现。过去我们总认为旧石器应到洞穴里去找,但是湖南在黄土山坡上找出旧石器,我们江西向他们学,也在安义、新余等地找到了。到新石器时代,即距今10000~4000年问,长江流域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江西万年仙人洞文化、广西桂林甑皮岩文化、广东阳春独石仔以及湖南彭头山文化等,年代距今10000—8000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大地上,考古学文化可以说是灿若繁星,以长江流域说,从上游开始的大溪文化到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山背文化、筑卫城一樊城堆文化,到下游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等,年代在六七千年到四五千年前这个幅度内。在这几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你不能说全国哪个地方*先进,哪个地区*发达,各地的考古学文化都各有其特色,他们各自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我们不能说黄河流域一定比长江流域先进、发达,因为从已有的某些考古资料看,在某些方面,似乎长江流域甚至有超过中原之势。
  ……

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 作者简介

彭适凡,1937年1月19日出生于江西乐安。196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后从事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工作。1984年起至1998年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并兼任江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南方文物》名誉主编以及江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江西省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表性专著有《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江西先秦考古》和《新千古玉》等,发表有关考古学、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等方面研究论文近200万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