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作者:蔡昉 主编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59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04502
  • 条形码:9787509604502 ; 978-7-5096-045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4篇26章,从就业制度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建立、发展阶段与改革挑战四个方面,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的历程,详细分析、总结、评述了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改革过程中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展望了改革的发展前景。全书*后的政策法规大事记按时序归纳记述了劳动保障体制改革30年中发生的大事,党和政府制定发布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等的时代背景与简要内容。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目录

**章 总论
**篇 就业制度改革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就业制度
 第三章 国有企业就业制度改革
 第四章 应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政府政策
 第五章 市场配置体制的形成
 第六章 就业培训与中介服务 
第二篇 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
 第七章 转型时期的劳动关系变革
 第八章 农村就业与劳动力配置
 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
 第十章 城市外来劳动力
 第十一章 户籍制度改革
 第十二章 工资收入分配
 第十三章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三篇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建立
 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养老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就业市场化与失业保险制度
 第十七章 城镇医疗保障体制
 第十八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十九章 工伤保险制度建设与改革
 第二十章 女职工生育保险
 第二十一章 贫困边际化与农村扶贫策略演进
 第二十二章 *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篇 发展阶段与改革挑战
 第二十三章 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转折点
 第二十四章 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第二十五章 建立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机制
 第二十六章 扩大就业的政府职能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节选

**章 总论
  **节 从整体改革上认识就业与保障改革
  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是3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结果。因此,理解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机制,是我们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反过来也是一样,这个时期特殊的就业问题,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与成绩,也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增长,是一个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国特殊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又赋予这个过程一系列中国特色。
  首先,在如何通过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创造就业机会,消除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这一点上,中国的现实与刘易斯理论模型是一致的。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前,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制度性分割状态,以及因此形成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长期停滞等,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迅速推进,即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人口红利被充分利用。上述特征被不断消除,迎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劳动力市场也进入到一个更为成熟的发展水平。
其次,中国的二元经济转换,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集中表现为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和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强化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一直伴随着城乡就业的快速增长。这个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固定工就业制度改革,以及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进行减员增效改革以来并没有改变。但是,就业结构以及推动就业增长的构成因素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公有经济、中小企业以及非正规部门成为就业创造的主力军,也表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在就业扩大中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的配置机制。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