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

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8(7.3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044095
  • 条形码:9787508044095 ; 978-7-5080-4409-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 本书特色

   中国人,中国传统,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理念

的儒家思想,生存根基的道家思想……《致中国人

的演讲》从心性的角度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的精神、

理想及其人生观,深入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

所扮演的角色和承载的使命,探寻了我们伟大祖先

*宝贵的精神遗产,为现代人心灵家园的建设指出

了明确的道路。继往开来,阐旧开新,今天的中国

人有福,可以聆听智者的诤言与警语。

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 节选

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作出的贡献

冯友兰

    一个真正的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强调在人类生活的日

常事务中实现*高的生活境界。实现这个实现。是中国哲学传统的主

要目的和主要问题。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局面尽管看来混乱,可是中国的

精神生活,特别是哲学思维,却有了伟大的进步。这并不出人意外。中

国的混乱,是中国社会性质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变的一个方面。在这场

转变中,造成了新旧生活方式之间的真空,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古老

废弃,新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待于接受。这样的真空,十分不便于实际

日常生活.但是很有利于哲学,哲学总是繁荣于没有教条或成规约束

的人类精神自由运动的时代。

    在转变时期,过去的一切观念、理想,都要重新审查,重新估价,在

这点上一律平等.哪个也不能要求比别个具有更大的权威。进行重新

审查、重新估价的人是哲学家,他由此达到的观点,要比自限于单一思

路的人高得多。

    在中同现在进行的转变中,哲学家们特别幸运,因为自本世纪初

以来,他们重新审查、估价的对象,不仅有他们自己的过去的观念、理

想,而且有西方的过去和现在的观念、理想。欧洲、亚洲各个伟大的心

灵所曾提出的体系,现在都从新的角度,在新的光辉照耀下,加以观察

和理解。随着哲学中新兴趣的兴起,老兴趣也复兴了。在这种形势下,

如果当代中国思想竟无伟大的变革,倒是非常可怪了。

    变革已经发生,速度很快。许多观点已经表达出来了.只是又被后

来的观点取而代之,后来的观点则是更多地研究和理解西方哲学的结

果。我自己的观点也会被取而代之,虽然如此,我还是把它表达出来,

说明中西哲学如何可以互相补充,以及在这种互相补充中,中国思想

如何对未来世界哲学可以有所贡献。我只讲两点:一点是哲学使用的

方法,一点是由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

    中西哲学必有某种根本的相似之点.否则就没有理由把它们都叫

做哲学。分析它们的相似之点时,我基本上限于它们的形上学学说,或

限于有形上含义的认识论学说,因为只有在这里*容易对中西哲学进

行比较。在西方哲学中我提出两个主要传统,柏拉图传统和康德传统,

以供讨论,并与中国哲学中两个主要传统,儒家传统和道家传统,进行

比较。柏拉图传统和儒家传统。代表着形上学中可以称为本体论的路

子;而康德传统和道家传统,就其形上学或其哲学的形上学含义而论,

代表着可以称为认识论的路子。有一点强烈地吸引着我,就是,尽管形

上学的目的是对经验作理智的分析,可是这些路子全都各自达到“某

物”,这“某物”在逻辑上不是理智的对象,因而理智不能对它作分析。

这不是因为理智无能,而是囚为“某物”是这样的东西:对它作理智的

分析就陷入逻辑的矛盾。

    本体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别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正如柏拉

图学说的当代解释者乔治·桑塔耶纳所说:“像公理一样自明的是:事

物若没有性质就没有存在;只有有某种性质的事物才能存在。但是存

在就有变化,或有变化之虞;事物能够变形,或换句话说,事物可以丢

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这个路子展现出关于本质的逻辑同

一性和永恒性,这些当然都是理智的对象。但是,拾起本质、丢掉本质

的那个“存在”又是什么?理智在分析某一事物时将其性质一一抽出,

抽至无可再抽,只觉得总还剩下“某物”,它没有任何性质,但是具有任

何性质的事物都靠它才存在。

    这个“某物”,在柏拉图学说中叫做“买特(matter)”;柏拉图说它

“能接受一切形式”,所以,“不可以有形式”。“买特”不可分析,不是因

为理智无能,而是因为凡是可以分析者一定具有某种性质。凡是具有

性质者就不是叫做“买特”的“某物”了。

    有些哲学家不喜欢柏拉图这个“买特”概念.想说“事件”或“物

质”,在作为“材料”的意义上,才是宇宙*后的存在。但是这样的想法

不是严格的理智分析。我得说,这些哲学家是错在把某些代表实际科

学知识的实证观念,当成*后的了,这些实证的观念不是逻辑分析得

出的形式的观念。“事件”或“材料”不过是另一类的事物.还需要进一

步的分析。即使接受“事件”的说法,可是一个事件或一块材料又得分

解为无性质的“某物”加上某性质。

    中国哲学中的儒家,从它*初之日起,就尊重“名”,认为名代表人

类行为的原则或德性的本质。儒家学说这一方面的形上学含义,在朱

熹的体系中发挥至极。朱熹体系成为中国正统的国家哲学.是从13世

纪起,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将帝制连同国家哲学一起推翻为止。若将

朱熹的形上学体系与柏拉图的形上学体系加以比较.就会对这两位伟

大哲学家的相似之处有很深的印象。不过,朱熹并不认为实际世界只

是理(Ideas)的不完全的摹本,而毋宁是理的具体实现。在这方面,朱

熹是沿着柏拉图的伟大门徒亚里士多德的路线活动的。

    正像本体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分事物的形式和质料,认识论的路子

区分知识的形式和质料。后者正是康德所做的事。照康德说,知识的形

式,如时间、空间,以及传统逻辑讨论的诸范畴,都是人的认识能力中

同有的。靠这种能力人能够有知识。但是人的知识所包括的仅仅是其

形式之内的东西,因而与形式混合在一起,不能分开。在理想中与这些

形式有区别的东西可以叫做知识的质料,但是它究竟是什么.人不得

而知。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