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和”解《茶经》

“和”解《茶经》

作者:余亚梅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56.0(7.0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和”解《茶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527628
  • 条形码:9787553527628 ; 978-7-5535-276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和”解《茶经》 内容简介

一个“和”字贯穿对陆 羽《茶经》的解读,诠释 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中国文 化的生命哲学,阐发其天 经地义、亘古常新的天地 至理和人道情怀。一方面 ,结合饮茶文化在唐、宋 、明时期的具体呈现方式 ,揭示以“和气得天真”为 主导的中国茶道文化内在 发展逻辑理路、美学范式 ,以及“道济天下”的生命 情怀。另一方面,在逐字 逐句解说《茶经》的同时 ,注意结合日常茶饮的常 知加以阐发,通过理解一 个“和”字,把握一个“真” 字,体会中国茶道“变”与 “不变”的内在精神,从“ 一碗茶汤”中照见中国文 化的精神世界。

“和”解《茶经》 目录

【开篇一】陆羽其人:从无名的弃儿到逃名的茶圣 无名的弃儿——从身世之谜说起 不得不说的“弃儿”:伊尹与一休 逃名的浪子——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复习与思考 【开篇二】《茶经》经义:和气得天真 **,“茶汤”与“羹汤”同宗同源,都是调和之道 第二,以一碗茶汤寄托“道济天下”的情怀和使命 第三,以伊尹为*高的人格理想 复习与思考 【一之源】上:中国是茶的故乡吗? 茶树的原产地与原种之争 茶树的分类 “茶”名的演变 茶的雅号——茶的另类文化史 复习与思考 【一之源】中:好茶要得地 土质与品质 野生比种植的好在哪里? 茶树是向阳好吗? 芽叶鉴定的三个维度 复习与思考 【一之源】下:从茶的性味说起 茶的药食功效 以茶品通人品 复习与思考 【二之具】蒸青茶饼的工序与工具 茶具还是茶器? 蒸青茶饼的采造工序与用具 复习与思考 【三之造】上:好茶要得时 采造的时令 “意外”的惊喜——发酵茶的工艺演变 复习与思考 【三之造】下:别茶,舌尖上的物理 “以貌取茶”——自胡靴至霜荷 “四觉”识茶——色香味形 复习与思考 【四之器】上:道器合一的思想表达 风炉的“道”意:“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观 复习与思考 【四之器】下:洁净精微的“道”意 唐代煎茶“二十四器” 宋代点茶“十二先生” 冲泡茶道中的“工夫茶四宝” 复习与思考 【五之煮】上:水火之功 炙茶——发陈、提香、醒茶、去寒 碾末——“细米”与“菱角”的差别在哪里? 火的性味
展开全部

“和”解《茶经》 作者简介

余亚梅,复旦大学文学硕士、政治学博士,上海公安学院副教授。曾长期从事公安行政工作,于2018年转行公安教育,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哲学及其人道思想的研究。出版专著《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一一以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的研究》,参与《新文学里程碑》诗歌、散文卷的编撰,在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文学、政治学领域相关研究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