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作者:李远华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6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40.3(7.2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744237
  • 条形码:9787563744237 ; 978-7-5637-4423-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本书特色

茶书《**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内容丰富,讲述内容涵盖乌龙茶的品种、栽培、制茶技术、鉴赏、品饮、储藏、贸易和茶俗茶事等,点面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乌龙茶有帮助。本书作者团队权威,主编李远华教授为国教育*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委员,任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学院万里茶道研究院副院长,副主编、编委中有资深茶叶高级工程师、茶培训师、国级评茶技师、高级茶艺技师、茶行业管理人员,对资料的使用与甄别严谨。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内容简介

讲述内容涵盖乌龙茶的品种、栽培、制茶技术、鉴赏、品饮、储藏、贸易和茶俗茶事等,点面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乌龙茶有帮助。本书作者团队 ,主编李远华教授为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委员,任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学院万里茶道研究院副院长,副主编、编委中有 茶叶 工程师、茶培训师、茶行业管理人员,对资料的使用与甄别严谨。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目录

导论 / 001 **篇  探源:乌龙茶之源 / 005 一、武夷茶之说 / 006 二、安溪产茶历程 / 009 三、潮州乌龙茶史 / 011 (一)潮州乌龙茶产生 / 011 (二)潮州乌龙茶发源地 / 012 (三)潮州乌龙茶的发展过程 / 013 四、台湾乌龙茶始末 / 014 (一)台湾乌龙茶起源于福建 / 014 (二)台湾茶叶的制作始于清 / 015 (三)台湾开始经营制造包种茶 / 016 (四)台湾开始使用机械制造茶叶 / 016 (五)张乃妙茶师将铁观音引入台湾 / 016 (六)台湾地区茶业改良场成立 / 017 (七)台湾茶由外销为主转变为内外销并重 / 017 第二篇  访地:乌龙茶之地 / 019 一、乌龙茶产区分布 / 020 (一)安溪 / 020 (二)武夷山 / 022 (三)潮州 / 024 (四)台湾 / 027 二、乌龙茶产区主要特点 / 030 (一)安溪 / 030 (二)武夷山 / 034 (三)潮州 / 036 (四)台湾 / 038 第三篇  精植:乌龙茶之栽 / 043 一、乌龙茶生长环境 / 044 (一)安溪 / 044 (二)武夷山 / 045 (三)潮州 / 046 (四)台湾 / 049 二、乌龙茶栽培 / 050 (一)安溪乌龙茶栽培 / 050 (二)武夷岩茶栽培 / 051 (三)潮州凤凰单丛栽培 / 051 (四)台湾茶园 / 054 三、乌龙茶种植品种 / 056 (一)安溪 / 056 (二)武夷山 / 059 (三)潮州 / 061 (四)台湾 / 066 第四篇  细制:乌龙茶之制 / 071 一、乌龙茶采摘 / 072 (一)采摘标准 / 072 (二)采摘季节 / 072 二、乌龙茶手工制作 / 072 三、乌龙茶机械制作 / 078 (一)机制铁观音 / 078 (二)机制岩茶 / 080 (三)机制凤凰单丛 / 081 (四)机制台湾乌龙茶 / 082 第五篇  心赏:乌龙茶之赏 / 089 一、闽南乌龙茶鉴赏 / 090 (一)铁观音 / 090 (二)本山 / 091 (三)黄旦(黄金桂) / 091 (四)毛蟹 / 092 (五)大叶乌龙 / 092 (六)梅占 / 092 (七)杏仁茶 / 092 (八)凤园春 / 092 (九)佛手 / 092 (十)水仙 / 093 (十一)奇兰 / 093 (十二)乌旦 / 093 (十三)桃仁(乌桃仁) / 093 (十四)白茶 / 093 (十五)肉桂 / 094 (十六)雪梨 / 094 二、武夷岩茶鉴赏 / 094 (一)大红袍 / 094 (二)水仙 / 095 (三)肉桂 / 096 (四)四大名丛 / 097 三、潮州乌龙茶鉴赏 / 098 (一)宋茶 / 098 (二)宋种 2 号 / 099 (三)棕蓑挟单丛 / 099 (四)八仙单丛 / 101 (五)鸡笼刊单丛 / 102 (六)岭头白叶单丛 / 102 四、台湾乌龙茶鉴赏 / 103 (一)文山包种茶 / 104 (二)冻顶乌龙茶、高山乌龙茶 / 104 (三)木栅铁观音 / 105 (四)东方美人茶 / 106 第六篇  工夫:乌龙茶之冲泡 / 107 一、乌龙茶茶具 / 108 (一)现代工夫茶具 / 108 (二)简易茶具 / 111 二、闽南乌龙茶冲泡 / 111 (一)盖瓯的冲泡与品饮 / 111 (二)紫砂壶的冲泡程序 / 112 三、武夷岩茶冲泡 / 113 (一)武夷岩茶的生活泡法 / 113 (二)武夷岩茶审评泡法 / 114 四、潮州工夫茶冲泡 / 115 (一)潮州工夫茶茶具 / 117 (二)泡出一杯好茶 / 120 (三)凤凰乡村泡茶 / 124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工夫茶艺” 冲泡程序 / 124 五、台湾乌龙茶冲泡 / 128 (一)台式乌龙茶茶艺新精神 / 128 (二)台湾乌龙茶茶具花样翻新 / 129 (三)台式乌龙茶的热泡法 / 130 第七篇  得味:乌龙茶之品饮 / 131 一、乌龙茶清饮 / 132 (一)生活待客式 / 132 (二)家庭茶室 / 132 (三)茶艺馆 / 132 (四)潮州品饮 / 133 (五)台湾品饮 / 134 二、乌龙茶调饮 / 137 (一)药用茶饮 / 137 (二)保健茶 / 139 三、乌龙茶餐点及深加工产品 / 141 (一)茶点、茶食品 / 141 (二)茶餐 / 141 (三)创意茶食 / 142 (四)乌龙茶深加工产品 / 142 第八篇  甄选:乌龙茶之选与藏 / 145 一、乌龙茶选购 / 146 二、家庭如何科学保鲜和储藏乌龙茶 / 148 (一)冷藏法 / 148 (二)坛藏法 / 149 (三)罐藏法 / 149 (四)袋藏法 / 149 (五)瓶藏法 / 150 三、优质清香型高山乌龙茶十忌 / 150 第九篇  颐养:乌龙茶之用 / 153 一、乌龙茶功能成分 / 154 二、乌龙茶的养生作用 / 157 (一)乌龙茶的特殊保健作用 / 157 (二)乌龙茶的精神调节作用 / 158 三、台湾有机茶 / 159 第十篇  佳茗:漳平水仙与永春佛手 / 163 一、“纸包茶”漳平水仙 / 164 (一)漳平水仙茶简介 / 164 (二)人文历史 / 164 (三)荣誉认证 / 165 (四)品质特征 / 166 (五)所在地域及地理特征 / 166 (六)制作工艺 / 167 二、永春佛手茶 / 175 (一)佛手来源 早期历史 / 176 (二)生产发展 产业形成 / 178 (三)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 179 第十一篇  问茶:乌龙茶之茶缘 / 185 一、茶俗 / 186 (一)安溪婚姻茶俗 / 186 (二)安溪丧事茶俗 / 186 (三)安溪敬佛茶俗 / 187 (四)武夷山“喊山”与“开山” / 187 (五)潮州茶俗 / 187 (六)凤凰茶谚语 / 188 (七)台湾禅茶 / 189 二、茶事活动 / 190 (一)武夷山斗茶赛 / 190 (二)安溪茶王赛 / 191 (三)台湾无我茶会 / 193 (四)台湾茶香书会 / 194 (五)大型综合性茶业博览会 / 194 (六)台湾木栅观光茶园著名的旅游点 / 195 (七)美不胜收的阿里山观光茶园 / 195 (八)茶香悠悠的大稻埕 / 196 第十二篇  流芳:乌龙茶之传播 / 199 一、乌龙茶对外贸易 / 200 (一)闽南乌龙茶对外贸易 / 200 (二)武夷岩茶香飘海外 / 201 二、乌龙茶内销 / 202 三、台湾乌龙茶营销 / 204 (一)在台乌龙茶的转口贸易期 / 204 (二)台湾乌龙茶输出的快速发展期 / 205 (三)台湾乌龙茶输出的衰退期 / 205 (四)台湾乌龙茶内销的兴起时期 / 206 附录一  安溪乌龙茶主要种植品种 / 207 附录二  武夷岩茶种植品种 / 208 附录三  凤凰单丛茶种植品种 / 210 附录四  台湾乌龙茶树品种特征表 / 215 热点问答 / 217 参考文献 / 219
展开全部

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图解版) 作者简介

李远华,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含茶学)分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茶学项目评审专家。第一届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理事,第六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第九届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第六届南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茶叶学报》《福建茶叶》等期刊编委,《茶叶科学》、BMC Plant Bi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等。获“第二届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称号、第二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三等奖、2015年度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七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独立撰写《茶》,编著《茶经导读》(第二作者),主编《茶叶生物技术》《茶学综合实验》《茶业生态环境学》《茶叶包装与贮运学》(第二主编)、《茶文化旅游》《茶录导读》《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担任副主编和参编了10多部大学教材和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