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6.0(7.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72863
  • 条形码:9787513672863 ; 978-7-5136-7286-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内容简介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青海省民族地区53.9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整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由于青海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民生短板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层次低,“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薄弱,返贫风险大。因此,如何持续厚植“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是未来一段时期青海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守住返贫底线,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本书以青海民族地区贫困户为研究对象,就其脱贫后的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巩固青海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青海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的视角、方法
1.4研究内容和结构
1.5研究数据获取
1.6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
2.1国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
2.2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
2.3青海省民族地区农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2.4生计脆弱性的研究
2.5生计资本五个维度对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
2.6研究述评
第3章理论基础
3.1相关概念界定
3.2不同视角下的贫困理论
3.3可持续发展理论
3.4贫困脆弱性理论
第4章青海省民族地区“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现状分析
4.1青海省基本情况
4.2青海省贫困状况与贫困户基本特征
4.3青海省脱贫攻坚期间取得的成效
4.4实施脱贫攻坚政策对脱贫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4.5小结
第5章青海省民族地区“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现状的
量化分析 5.1生计资本指标量化及策略类型划分
5.2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5.3影响生计资本因子的统计特征分析
5.4模型结果分析
5.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5.6基于二元回归的不同生计策略脱贫户生计指标分析
5.7小结
第6章青海省民族地区“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现状的
质性分析 6.1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选择
6.2访谈实施过程
6.3数据分析过程
6.4理论饱和度检验
6.5脱贫户经典案例分析
6.6初始模型构建及范畴解释
6.7创业致富带头人可持续生计资本的现状分析
6.8初始模型构建与维度阐释
6.9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脱贫户生计资本的对比分析
6.10小结
第7章青海省民族地区“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的难点
与问题 7.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程度不高
7.2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压力大
7.3脱贫户人力资本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
7.4金融资本存量极少,制约了脱贫户生计持续改善
7.5相对贫困治理能力不到位,脱贫户社会资本弱化
7.6生计资本薄弱,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
7.7脱贫户内生动力不足,生计策略选择受限
7.8小结
第8章青海省民族地区厚植“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的
机制构建 8.1健全和完善应对外部冲击的风险防范机制
8.2巩固和完善应对内部生存压力的兜底保障机制
8.3推进和壮大以应对生计资本的产业升级支撑机制
8.4构筑和推进以应对生计资本的多元化稳定增收机制
8.5培育和激励以应对生计策略的能力提升机制
8.6坚持和优化顶层设计以完善政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8.7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作者简介

姜玉波,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与工商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青海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大学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 史慧,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与工商管理系教师,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专业博士在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