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

作者:王大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69.3(7.0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 版权信息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 内容简介

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书主要论述了应急管理的业务体系,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建设目的和内容。通过国内外各层级应急现状的介绍和分析,明确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的需求,立足于市级、区县级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详细论述了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运用的关键技术,应急指挥场所、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急基础支撑系统建设、数据库系统建设,核心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内容和要求等。 本书基于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在阜阳的实践和应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市、区县级政府建设应急指挥平台,提升平台智慧化水平,提高各级管理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灾害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指导作用。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建设背景 2
1.2 建设内容 2
1.3 建设重点 3
1.3.1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依托的多维融合通信系统 3
1.3.2 以“关口下移”为目标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3
1.3.3 以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多端呈现系统 3
1.3.4 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应急资源组织调度系统 4
1.3.5 以遥感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孪生工作平台 4
1.3.6 以专业预警与模拟技术为基础的决策系统 4
第2章 应急管理的基础 5
2.1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6
2.2 应急管理模式 6
2.3 应急管理体系及职能 7
2.4 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8
2.4.1 预警与信息报告 8
2.4.2 应急响应 9
2.4.3 后期处置 10
第3章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12
3.1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组织架构 13
3.1.1 纵向架构 13
3.1.2 横向架构 14
3.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处置流程 16
3.2.1 应急响应流程 16
3.2.2 应急处置流程 17
3.3 国内外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现状和需求分析 20
3.3.1 国外现状 20
3.3.2 国内现状 21
3.3.3 需求分析 23
第4章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总体规划 29
4.1 目标 30
4.2 总体架构 30
4.2.1 前端感知层 31
4.2.2 基础设施层 31
4.2.3 数据支撑层 32
4.2.4 应用支撑层 32
4.2.5 业务应用层 32
4.2.6 后端展示层 32
4.3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软件系统架构 33
4.3.1 数据服务层 34
4.3.2 业务层 35
4.3.3 用户展现层 36
第5章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关键技术 37
5.1 信息集成技术 38
5.1.1 应急数据集成技术 38
5.1.2 物联网技术 40
5.1.3 大数据技术 42
5.1.4 云计算技术 44
5.1.5 区块链技术 45
5.2 空间信息与三维呈现技术 47
5.2.1 GIS 电子地图技术 47
5.2.2 无线定位技术 48
5.2.3 遥感技术 49
5.2.4 无人机技术 50
5.2.5 数字孪生技术 51
5.3 监测预警技术 53
5.3.1 监测监控技术 53
5.3.2 预测预警技术 57
5.4 应急资源调配技术 58
5.4.1 应急资源需求预测技术 58
5.4.2 应急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 59
5.5 应急决策技术 61
5.5.1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决策技术 62
5.5.2 基于人机交互的应急决策技术 63
5.6 数据管理与服务技术 67
5.6.1 分布式云存储技术 67
5.6.2 虚拟化安全技术 68
5.6.3 运维管理自动化技术 69
5.7 应急通信技术 70
5.7.1 卫星通信技术 70
5.7.2 集群通信技术 72
5.7.3 短波通信技术 73
5.7.4 自组织网络技术 73
5.7.5 应急通信网络技术 74
第6章 数据治理系统及服务总线 77
6.1 数据治理系统架构 78
6.1.1 系统架构 78
6.1.2 技术架构 78
6.2 数据治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80
6.2.1 与同级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的关系 80
6.2.2 与上级数据治理系统的关系 81
6.2.3 与同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关系 81
6.3 服务总线的总体架构 81
6.4 服务总线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82
6.5 数据治理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 82
6.5.1 信息资源规划 82
6.5.2 数据接入 83
6.5.3 数据处理 85
6.5.4 数据资源池 89
6.5.5 数据管控 93
6.5.6 数据服务 100
6.5.7 数据共享交换 103
6.5.8 应用支撑 105
6.6 服务总线主要建设内容 106
第7章 复合应用系统 108
7.1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109
7.1.1 值班值守系统 109
7.1.2 指挥调度系统 113
7.1.3 信息接报系统 121
7.1.4 预警信息发布 123
7.1.5 应急预案管理 125
7.1.6 辅助决策系统 126
7.1.7 应急保障系统 132
7.1.8 应急评估系统 142
7.1.9 模拟演练系统 146
7.1.10 案例推演 149
7.2 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149
7.2.1 系统设计 150
7.2.2 主要内容 153
7.3 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154
7.3.1 系统设计 154
7.3.2 主要内容 155
7.4 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管理系统 159
7.4.1 系统设计 159
7.4.2 主要内容 160
7.5 “互联网 执法”系统 162
7.5.1 系统设计 163
7.5.2 主要内容 164
第8章 应急通信系统 167
8.1 应急指挥信息网 168
8.1.1 总体设计 168
8.1.2 主要内容 170
8.2 卫星通信网 172
8.2.1 总体设计 173
8.2.2 主要内容 173
8.3 窄带无线通信网 175
8.3.1 总体设计 175
8.3.2 主要内容 178
第9章 感知网络建设 179
9.1 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感知网络 180
9.1.1 总体设计 180
9.1.2 主要内容 180
9.2 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感知网络 181
9.2.1 总体设计 181
9.2.2 主要内容 183
9.3 现场应急感知网络 186
9.3.1 总体设计 186
9.3.2 主要内容 186
第10章 应急指挥中心 188
10.1 应急指挥中心总体架构 189
10.1.1 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 189
10.1.2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 189
10.2 应急指挥中心场所及环境建设 191
10.2.1 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区建设 192
10.2.2 应急指挥中心环境建设 194
10.3 应急指挥中心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197
10.3.1 网络交换系统 197
10.3.2 安全边界与密码应用系统 198
10.3.3 综合布线系统 201
10.3.4 计算机系统 202
10.3.5 图像显示系统 205
10.3.6 图像切换系统 207
10.3.7 会议扩声系统 208
10.3.8 集中控制系统 210
10.3.9 专业操作台 211
10.3.10 室分系统和无线覆盖系统 211
10.3.11 安防监控系统 213
10.3.12 无纸化会议系统 214
10.3.13 网管运维系统 215
10.3.14 设备间及UPS系统 217
10.3.15 视频调度系统 220
10.3.16 融合通信系统 223
10.3.17 视频汇聚系统 232
10.3.18 视频应用监管系统 234
10.3.19 无人机系统 237
第11章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240
11.1 大型移动应急指挥平台——“静中通” 241
11.1.1 卫星通信系统“静中通”技术 242
11.1.2 “静中通”应急通信指挥车的组成 243
11.1.3 “静中通”应急通信指挥车的系统设计 244
11.2 中型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动中通” 262
11.2.1 卫星通信系统“动中通”技术 262
11.2.2 “动中通”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组成 263
11.2.3 “动中通”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 264
11.3 小型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便携站” 274
11.3.1 总体框架 274
11.3.2 主要功能 275
11.3.3 系统构成 276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4
展开全部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 作者简介

王大伟,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副教授/硕导,阜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常任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专家。研究领域为碳中和城市与绿色建筑技术,信息化应急技术与防灾减灾工程,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自2013年以来,累计发表SSCI、EI及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纵向项目2项,主持各类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5次作为指导教师荣获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