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西部开发史

中国西部开发史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70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18.8(6.0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西部开发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4150056
  • 条形码:9787224150056 ; 978-7-224-1500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西部开发史 本书特色

海内外中国西部开发史近期新研究力作 深刻揭示中国西部地区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中国西部开发史 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开发史》一书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怀共同著成。书稿基本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西部地区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开发状况。作者根据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数据,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各阶段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农牧状况、科技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探讨与呈现,揭示了历史上西部地区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书稿立论新颖,论述严密,资料翔实,堪称研究我国西部开发史的力作。

中国西部开发史 目录

**章 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 **节 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 一、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二、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 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气候 一、西北典型大陆气候 二、西南相对湿润的气候 三、西部气候的演变 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土壤 一、西北疏松宜耕的土壤 二、西南地区的土壤 三、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 第四节 西部地区的水文 一、西部地区的水环境 二、西部水环境的演变 第五节 西部地区的植物 一、西部地区的基本植被 二、先秦时期西部地区的森林与草原 三、秦汉以后西部森林和草原的变化 第六节 西部地区的动物 一、西部地区的动物资源 二、历史时期西部动物资源的演变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西部地区史前人类活动 一、西部农牧业的起源 二、仰韶时期西部的农牧生产 三、龙山时期西部的农牧关系 四、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 第二节 炎黄时代西部地区的农牧文明 一、炎黄二帝与中国农业文明 二、炎黄时代西部各地联系的加强 第三节 夏商两代向西部的拓展 一、夏商两代对西部的经营 二、西部地区早期的中小城市 第四节 西周王朝对西部的经营 一、周人的崛起之路 二、西周时期关中农牧业的发展 三、传统农牧技术的出现 四、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五、传统畜牧兽医技术萌芽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一、秦人的崛起与迁徙 二、秦国发展农牧业的举措 三、传统农具和灌溉工程的发展 四、传统农业科学的萌芽与技术的进步 五、园圃蚕桑及农副业出现 六、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 七、农牧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奴隶制经济的衰落 二、封建制农业经济关系的形成 三、游牧民族的生产关系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开发与政区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西部政区 二、秦人对西部的开发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秦帝国统治下的西部地区 一、秦王朝对西部地区的管理 二、秦王朝开发西部的措施 三、秦王朝统治下的社会经济 第二节 西汉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一、西汉时期西部的政区与民族关系 二、西汉西部城市与交通的发展 三、农牧业的高速发展 四、传统农牧经济关系的巩固 第三节 东汉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一、东汉时期西部地区的民族与疆域 二、政区设置与城市的发展 三、农牧业的发展 四、手工业与商业 第四节 秦汉时期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 一、文学艺术 二、宗教与民俗 三、本土文化的外传 四、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三国鼎立对西部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三国时期的西部政区与交通 二、三国时期的西部开发 三、曹魏战乱对农区经济的破坏 第二节 两晋时期西部农牧业的发展与衰败 一、西晋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西部社会 三、两晋时期西部的民族迁徙与产业转型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特点 一、南北朝时期在西部的政区 二、相关政权对西部的开发经营 第四节 传统农牧技术发展与农牧关系的变化 一、少数民族内迁与产业结构的转变 二、农牧区的变迁和农牧业的发展 三、农牧业消长对地区生态的影响 第五节 西部地区农牧科技的显著提升 一、耕具的改进和耕作体系的完善 二、栽培收获和农产加工技术的提高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隋代西部开发的新格局 一、隋文帝当政时期的西部农业形势 二、突厥与回纥在西部地区的活动 三、隋炀帝开发西部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 唐代西部经济社会的大繁荣 一、唐代西部地区的民族分布 二、唐代西部地区的行政区划 三、唐王朝对西部地区的经营 第三节 唐代西部地区的全面开发 一、城市与交通的发展 二、水利事业的进步 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五、园艺蚕桑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唐代西部文化的进步 一、学者的分布与文化重心所在 二、学术文化的发展 三、传统礼俗的发展 四、中外文化交流 第六节 五代时期西部形势的巨变 一、长安的毁灭及其对西部的影响 二、五代时期西部生态环境恶化 第六章 宋辽夏金元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两宋王朝与西部开发 一、宋代在西部地区的统治 二、宋代对西部的开发 第二节 辽夏金三朝对西部的影响 一、金代在西部的统治 二、辽夏金对西部的开发 第三节 元朝统治下的西部地区 一、蒙古的西进与南征 二、元朝对西部地区的统治 三、元朝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西部开发 **节 明代西部农牧业的缓慢发展 一、明代的西部政区 二、明代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 三、明代西部的交通 第二节 清代西部经济社会的新动向 一、清代设在西部的政区 二、清代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传统农牧科学技术继续发展 一、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继续发展 二、传统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发展 第四节 封建生产关系缓慢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高度发展 二、封建租佃赋役剥削的加强 三、商品经济发展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四、农牧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第八章 近代的西部开发 **节 近代西部社会状况 一、鸦片战争后的西部社会 二、辛亥革命前后西部社会的巨变 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西部社会 四、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西部农业科技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现代农业技术的萌芽 三、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种与选育 四、农业科学教育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近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传统畜牧技术的传承 二、家畜品种改良和育种 三、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近代西部地区的农牧关系 一、封建专制生产关系对农牧民的迫害 二、帝国主义对西北农牧经济的控制和掠夺 三、农牧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四、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农业经济 第五节 中国近代西部地区的工商业 一、西北地区的工商业 二、西南地区的工商业 第九章 现代的西部开发 **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 一、西部地区建设的重点项目 二、西部进行的 “三线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 一、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二、“西部大开发” 决策的实施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西部开发 一、“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与实施 二、“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西部开发 第十章 西部开发的启示 **节 历史上开发西部的几种模式 一、关中平原等地的精细化开发 二、黄土高原等地的粗放式开发 第二节 历史上开发西部的经验教训 一、历史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经验 二、历史上开发西部的几点教训 第三节 破解西部开发瓶颈的对策 一、关于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关于土壤退化问题 附录 中国历代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析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中国西部开发史 作者简介

张波,有名古农学与农业历史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及陕西省政府参事、中国农史学会副会长。出版各种著作20余种800余万字,代表作《西北农牧史》获中国图书奖,专著《农业灾害学》被编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另著《农史研究法》《国学两谭》《中国当代农业改革发展史略》《农业科技史述略》《不可斋农史文集》《农言降帐集》《曲水兰亭诗文集》;校注整理古农书多种。研究学科跨度大,发表论文及各类文章200余篇。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博士后,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现为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央视《中国地名大会》嘉宾。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史学著作40余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获宝钢教育奖之“优秀教师奖”和明德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