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768251
  • 条形码:9787507768251 ; 978-7-5077-682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北运河课题组”2022年的研究成果。项目组主要选取了北运河流域台湖影视小镇、西集生态休闲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四个特色小镇,在当地展开了数年的田野调查研究。书稿围绕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等问题,侧重于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记录当地的人文历史与记忆。 **部分,台湖影视小镇: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的研究 第二部分,西集生态休闲小镇:地理及人文基础、小镇文艺资源、小镇文化空间建构、小镇文化产业化。 第三部分,张家湾设计小镇:漕运重镇的运河记忆、红学之乡的文化赋能、情境再生与景观重塑。 第四部分,宋庄艺术小镇:传统村落公共民俗、艺术集聚区自然形成期的公共生活实践。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目录

**章 张家湾特色小镇的遗产保护与价值重塑 **节 张家湾地域文化的多维观照004 一、地理、场域与历史:张家湾漕运文化的存续004 二、想象、认同与构拟:红学文化的“博物馆化”031 三、张家湾捺钵文化的挖掘038 四、通俗演绎与运河文化的重构046 第二节 张家湾工业记忆的保管与呈现056 一、张家湾工业区建设史056 二、公共记忆与个体叙事059 三、工业遗址景观化:张家湾设计小镇的空间营造063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张家湾模式” 066 一、从地域性到公共性:毛猴制作技艺的理念革新067 二、“活化”与“赋能”:花丝镶嵌的发展新路径073 附录一 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演化特征及传承路径 079 一、竹马文化的嬗变与流布080 二、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地方建构及公共性阐释083 三、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当代传承路径思考088 四、结语090 附录二 张家湾设计小镇:工业遗产与空间艺术的“交响”091 一、工业遗产的蜕变重生091 二、公共空间的艺术营造093 三、张家湾设计小镇的未来发展愿景095 附录三 突出特色 立足根本——关于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098 附录四 调研日志103 一、项目组成员赴通州图书馆调研103 二、访谈张家湾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手艺人106 三、访谈张家湾博物馆筹建者曹志义、里二泗小车会传承人刘学成 110 四、访谈故事创作师刘恩东、张家湾村民康德厚114 五、访谈张湾镇村村民康氏兄弟、里二泗小车会会首韩德成117 第二章 西 集“生态休闲小城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节 村落治理助推组织振兴127 一、乡村振兴中的百年渡口村127 二、运河岸边的美丽乡村肖家林138 三、“运河岸上的甜蜜村庄”沙古堆147 第二节 文化产业引领西集镇产业振兴158 一、“三产融合”与通州巧娘158 二、西集家宴与幸福厨娘170 三、特色民宿与“新农人
展开全部

民俗传统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毛巧晖,女,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文学学史、民俗学。王卫华,女,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 张青仁,男,苗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拉丁美洲社会与文化研究。王文超,男,汉族,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民俗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