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46327
  • 条形码:9787301346327 ; 978-7-301-3463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本书特色

一本面向初级刑辩律师及有志于从事刑辩工作的法科学生的内功心法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内容简介

刑事正义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正义,而刑辩律师正是底线正义*有力的维护者,“为人辩冤白谤,是**天理”,亦为刑辩律师之天职。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刑事辩护制度和刑辩事业也取得了靠前的发展。但是,对于那些刚刚涉足刑事辩护的青年律师、实习律师甚至有志于从事刑事辩护的法科学生而言,他们急需打好刑法和刑诉法的基础,为今后的刑事辩护工作做好准备。相对于辩护技巧的那些“术”来说,刑法与刑诉法基础的这些“道”,对于初学刑辩者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初阶刑辩律师或有志于从事刑辩的法科学生的刑诉法基础图书。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由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对该所全国各地的刑事辩护律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挑选出他们心目中对于刑事辩护而言*为基础、*为重要的若干刑诉法问题,然后邀请目前活跃在我国理论界一线的优秀刑诉法青年学者,结合司法实务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真正实现“消费者”(刑辩律师)导向的创作方式,形成了《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一书,希望能为我国刑事辩护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目录

**讲论“交涉性辩护” / 001 一、交涉性辩护的前提 / 002 二、交涉性辩护的场域 / 002 三、交涉性辩护的目标 / 004 四、交涉性辩护的展开 / 005 五、交涉性辩护的困境 / 007 六、交涉性辩护的未来 / 009 七、结语 / 010 第二讲“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辩护的机遇与挑战 / 011 一、“捕诉合一”还是“捕诉分离” / 011 二、争鸣:捕诉关系应如何配置? / 013 三、“捕诉合一”视野下的刑事辩护 / 017 第三讲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 / 021 一、监察法制定与刑诉法修改 / 021 二、程序的衔接 / 026 三、证据的衔接 / 033第四讲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 / 39 一、疑罪从无之艰难 / 39 二、中国刑事证明制度与实践的独特性 / 43 三、“疑案”的意涵及基本类型 / 49 四、疑罪从无在中国刑事审判中的规则表现 / 54 五、疑罪从无的辩护思路与技术 / 58 第五讲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实务判断 / 63 一、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概念厘清 / 63 二、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 / 65 三、证明力的合理评价 / 72 第六讲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 / 79 一、排非规则在证据法体系中的定位 / 80 二、排非规则的适用范围 / 84 三、如何启动排非程序 / 98 四、如何说服法官排非 / 105 五、排非没有成功怎么办 / 111 第七讲证据印证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 / 113 一、证据印证规则的精义 / 113 二、证言印证规则的具体运用 / 116 三、口供印证规则的具体运用 / 121第八讲证据补强规则在辩护中的应用 / 129 一、补强规则的基本内容 / 129 二、中国口供补强规则的内部结构 / 131 三、口供补强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思路和方法 / 142 第九讲鉴定规则在刑事辩护中的应用 / 145 一、从两起案件谈鉴定意见辩护 / 145 二、鉴定意见审查的基本法律框架 / 150 三、鉴定意见的质证要点和方法 / 157 四、总结:律师如何对鉴定意见进行有效的辩护? / 164 第十讲刑事推定在辩护中的作用 / 167 一、问题的提出 / 168 二、基于刑事推定要素和特征的辩护思路 / 173 三、基于刑事推定的结构和效力的辩护思路 / 179 四、基于刑事
展开全部

刑辩一年级2:刑诉法基础 作者简介

江溯,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 / 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评论》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会信息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会理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整体刑法学杂志》(ZStW)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于靖民,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大学)、MBA(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北京市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律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